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计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199265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单元计划(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单元计划单元教学目标一、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二、识记理解生字词,积累名句、名篇;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体会课文的意境,品位凝练、生动的语言。单元教学重点一、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二、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体会课文的意境,品位凝练、生动的语言。单元教学难点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二、发现并欣赏自然之美,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单元课时安排三、山行 二课时四、天净沙秋思 二课时秋词(其一) 一课时采桑子 一课时登高 一课时秋颂 、 落叶 二课时“

2、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二课时复习测试 二课时合计 十三课时三、山 行杜牧教学目标1、理解诗的意境,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2、能够进行诗词的对比阅读。教学难点1、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2、能够进行诗词的对比阅读。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思考,后交流。 )(教师肯定学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丽

3、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山行 。二、自主合作,理解诗意。1、简介作者:杜牧(803852) ,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有樊川文集 。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 ,称杜牧为“小杜” 。2、自由朗读,读到流利、有感情为止。3、点名学生生朗读,互相评价。4、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5、小组交流,互相答疑,教师做适时点拨。6、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加如合理的想象,以第一人称试将山行改写为优美的

4、游记散文,独立完成后在班内进行交流并点评。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1、朗读诗歌,在文中找出作者所描写的景象,并说明作者的思想感情。提示:作者所描写的景象有: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晚、霜叶红。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2、思考:若将“红于”改为“红如”可以吗,为什么?提示:“红于”有比较之意,而“红如”无此意,若改为“红如”无法突出出霜叶之红,更无法表达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2、 说说你对“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层理解。提示:这一句是全诗的中心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更表现了昂扬的生命力:若我能象红叶一样经历霜打,经受挫折的考验,不就能大有作为了吗?四、集体朗读

5、山行 ,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五、快速默记并抽查背诵情况。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思考课后练习二。板书设计寒山 石径山行 白云 人家 喜爱、赞美枫林晚 霜叶红第二课时一、检查课文背诵情况。二、比较阅读:将山行与范仲淹的渔家傲 、 苏幕遮进行比较,试说明不同之处。1、点名学生分别朗读渔家傲和苏幕遮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同桌互助,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大意,讨论后请同学简单讲述词的内容。1、 试分别说明渔家傲 、 苏幕遮与山行的不同之处。提示:渔家傲表现了边疆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热爱国家,决心守卫好边疆的爱国之心,整首词慷慨悲凉,表现了诗人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苏幕

6、遮以低徊婉转,沉雄清刚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词的上阕写辽远的秋景,暗含思乡情;下阕直接抒发思想情怀。情景交融,深刻的表现出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2、 根据对词的理解,加入合理的想象,任选一首将其改写为一篇一二百字的小散文,特别要注意情景的交融。完成后当堂交流,师生共同点评。3、 当堂背诵两首词并检查背诵情况。三、布置作业:1、完成创优作业相关内容;2、预习第四课。教学后记:餐饮加盟 餐饮资讯 http:/ 加盟资讯 餐饮资讯网 zqrplkm3 四、越调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教学目标:1、 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及特点;2、 了解作者及其生平;3、 诵读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 能够通过意

7、象来体会意境;5、 能够背诵并默写全文;6、 能够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够通过意象来体会意境;3、能够背诵并默写全文;教学难点:7、 能够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比较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眼中,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也许是丰收的,也许是浪漫的,也许是多愁善感的。那么,在一个游子的心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去体会体会。二、相关资料介绍:1、 解题:“天净沙”是曲牌名, “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

8、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2、 作者简介: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 20 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 ,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1、教师配乐范读2、学生齐读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学生配乐朗读。四、品析鉴赏:1、学生根据诗句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图画,体会思乡之情。如: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

9、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1) 、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提示: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 ,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骨、玺、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简约之中见出深细。(2) 、体

10、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提示: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3) 、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提示: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1、、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3、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五、总结:这首小令仅用 28 个字就是道德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 , 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六、布置作业:1、背诵诗歌; 2、思考课后练习三。第二课时一、检查课文背诵情况,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二、比较阅读四首天净沙 ,说说为什么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似乎更能打动人?(具体内容见课

12、本第 48 页课后练习三)1、 点名学生分别朗读朗读四首天净沙 ;2、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理解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3、 分组讨论:为什么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似乎更能打动人?提示:白朴的曲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抒写对离别之人的思念之情。前三句烘托出萧瑟的气氛,后两句却写出秋天绚丽多彩的色调,没能抓住黄昏与思念的逻辑联系。张可久的曲是一首写景之作。作者以凝练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种从容闲适的情趣。无名氏的曲吟咏塞外秋景,语言质朴,格调清新,色彩艳丽,无一般吟秋之作之感伤,别

13、具一格。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情调和以上三首小令相比更为低沉,他借助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带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因而更能打动人,引起人们的共鸣。三、背诵这三首曲并当堂检查。四、布置作业:完成创优作业相关内容。板书设计枯藤老树昏鸦图小桥流水人家图 浓烈的思乡之情古道西风瘦马图餐饮加盟 餐饮资讯 http:/ 加盟资讯 餐饮资讯网 zqrplkm3 教学后记秋词(其一)刘禹锡教学目标:1、掌握有关文学常识。2、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4、背诵默写全诗。教学重点:1、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

14、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教学难点:对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的理解。教学方式:诵读、探究教学时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课:同学们:自古以来,文坛诸多人物每每见秋,或聊发赞美之情, “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其真实的写照;或悲叹萧凉悲伤之感, “断肠人在天涯”印证了他们的心迹,等等。今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 。二、作者作品介绍: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

15、 。他的仿民歌竹枝词 ,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 卷。 三、诵读课文并探究以下问题: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者的豪情壮志。2、: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提示:对比手法。作者首先写了古代文人每当受挫,身陷逆境时,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寞凄凉。接着道出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秋天胜过春朝。3、为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提示:因为“晴空一鹤白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作者认为“秋日胜春朝” ,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还有哪首诗中的内容表现了相同的观点?提示:山行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本单元中哪篇文章可以印证“自古逢秋悲寂寥”?提示:天净沙秋思 。作者在写景的基础上,发出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感叹、6、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提示:“晴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