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97432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琵琶行并序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琵琶行并序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琵琶行并序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琵琶行并序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琵琶行并序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琵琶行并序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并序广州一中高一语文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琵琶行并序一、文学常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境内)人。早年热 衷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 ,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 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 动的领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 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 歌、琵琶行则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唐 宣宗李忱在吊白居易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白居易现存诗近三千首,琵琶 行作于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 二、背景材料这首诗记叙诗人谪居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 遇琵琶女一事。

2、对此,作者在诗序中已经大体说明, 需要补充的是作者被贬的原因。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六月三日,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 承宗派遣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 ,白居易首先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没想到却遭 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 ,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 ,这是大逆不道的。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居易在 此前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 ,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 卖炭翁等,得罪了很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 在白居易

3、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此,他虽然不 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政治的热情却 大大减退。只有了解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解这首 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目标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1. 诗中的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应该如何评价这 一人物形象?【思考提示】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本诗是一首 长篇叙事诗,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位天涯沦落的琵 琶女形象,而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作者为我们揭示 了更为深广的社会背景,因此分析琵琶女的形象离 不开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答案: 作者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 妇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 世态炎凉,表达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

4、 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控诉。琵琶女的身世 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悲剧,它概括了冷酷的封建社会中 下层妇女,特别是歌伎的不幸遭遇。“梦啼妆泪红阑 干”是对当时社会的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 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 种被侮辱、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 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华早逝, 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觉醒。诗人也仅仅把她的 遭遇看成是个人的悲剧,却没有认识到这是社会的悲 剧,更没有揭示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这说明作 者的阶级局限性,他还不可能从本质上来认识和表现 琵琶女的悲凉身世。目标二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2. 琵琶行一诗中描写演

5、奏过程的第二段是尤为精彩的 部分,根据乐声的起伏,感情的变化,它可分为几个小层 ?试详细分析。 答案: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用“急雨”“私语”“大珠小珠落 玉盘”三组比喻描写出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感情由 悲愤而凄苦的变化,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第二层:用“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 绝不通声暂歇”的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高潮转 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感情由上层的悲愤凄 苦转而抒发满怀哀怨,进而凄楚难表,以至无声,达到演 奏的低潮。第三层: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描写出突然发出的乐声不但雄壮,而且激越。“四弦一声 如裂帛”写出猛然刹

6、住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描写出 乐声在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高潮,又戛然而止;感情上 由上层的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恣意奔腾,进而凄厉 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 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 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思想的对象, 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把抽 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的作用: (1)用比喻来对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 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依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 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感染力 。 (2)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

7、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 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理 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3)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 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 易于理解。3. 本文中景物描写对音乐描写及诗人感情的抒发起到了重 要作用,试找出并体味分析。 答案: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是江 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获花, 色调暗 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 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 配合, 令人顿感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 的心情。“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

8、月”:这句叙 述离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 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 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 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渲染了氛围。“东船西舷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此句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 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 又仿佛江心秋月也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衬 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4. 烘托是古代诗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中 是如何运用的?答案:烘托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 对象的表现手法。诗文通过音乐效果的描写( 包括环境描写和人的感受)来烘托琵琶声的优 美动听,深切

9、感人。如:“忽闻水上琵琶声,主 人忘归客不发”,这动心移情的音乐不仅使人流 连忘返,还诱得人去“寻声暗问”;又如:“东船 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白描式的 环境描写,逼真地描摹出了听者沉湎于音乐的 痴迷情景,侧面表现了音乐的神奇魅力。目标三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5. 诗人与琵琶女可谓萍水相逢,一次这样的邂逅为什 么会在诗人心底造成如此猛烈的情感震荡以致不能自 持? 【思考提示】要分析这个问题,必须抓住白居易和琵 琶女的认同感,尤其是前者对后者的认同。这里的认 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音乐认同,第二层是 身世认同,第三层是文化认同。三层由表及里层层深 入。 答案:第

10、一层,音乐认同。由诗歌第二段诗人对乐曲 的音色、音质、节奏、旋律所作的十分准确细致、形 象生动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对音乐有很好的鉴赏力并 充满热爱,因此,琵琶女技艺超群的演奏让他惊叹, 而琵琶女亦是因为遇到知音其演绎才更为倾情。第二 层,身世认同。为诗人演奏中间琵琶女两次插入了自诉身世的情节,它大大改变了作品的思想重 心,精彩的琵琶奏乐因此变成了琵琶女心情故 事的伴奏,很可能也成了白居易官场浮沉的背 景音乐,所以他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 慨。第三层,文化认同。沦落天涯的共同命运 造成他们“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同感,更重要的 是诗人一贯的平民情结和普世主义的思想,使 他始终对民间疾苦有着强烈的

11、关心,“同是天涯 沦落人”,这不是居高临下的屈就,而是完全平 等的相知、相怜。1. 精彩回放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 声,主人忘归客不发。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 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2. 技法点拨琵琶行中作者运用了明暗两条线索,明写作者 浔阳送客,暗写琵琶女的个人遭遇,而后通过音乐将 明暗两条线索联系在一起。这种处理方式,既简洁了 文章内容,又丰富了文章内涵。在记叙类写作中值得 我们学习与借鉴。3. 成功运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爱女成凤。严父慈母在我的童年是两个互补的角 色。厉声训斥的父亲在教导我的时候,总有母亲和声 细语的安慰。这便

12、是成功所在。童年,我学的东西扎 实牢固,这是父亲的功劳,我的心灵善良而不娇气, 这便是源于母亲的疼爱有加了。绝不做温室花朵,也 绝不堕落消极。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当叛逆之神降临时,我不再乖巧地讨父母欢心。 总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不再需要陈词滥调的叮咛和 唠叨。喜欢上奇装异服,喜欢上顶嘴,家里的气氛有 些凝重。回想起来,我似乎要走上一条错路了。要多 谢我的父亲,那副严厉的面孔突然换成了和蔼和耐心 。他一步步地引导我,既不揭我的短,也不重复说教,黑色的日子就在无声中过去了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父母终于把我拉扯大了。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 些悲壮的感觉。爸妈老了,当我发现他们

13、鬓上的白 丝;爸妈笑了,当我发现他们满足的欣慰的目光。 我突然哭了,爸妈的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早已铭刻 我心。最后,爸爸说:“孩子,以后的路只能自己去 走了,自己好好把握啊!” 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 我要感谢父亲母亲的教导,他们是最普通的父 母,却是我永远敬仰的明星。他们为我照亮了前方 的路,引导我走向光明的未来。 谢谢!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了。 (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点评:作者以琵琶行中的几句诗为小标题,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间链条,形成了一条明线, 与之相对应的是,作者把人生切割成几个片段, 并与明线相对应,从而形成一条暗线,明暗两条 线索,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这种处 理技巧很值得我们学习。4. 我来试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