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二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96352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第二章(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三节 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节 区域经济特征分析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第一节 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 区域经济发展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二、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三、自然条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一、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 1自然界、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自然资源的区域性自然资源的多用性自然资源的动态稳定性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的差异性自然条件是区域开发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然条件直接、间接影响生产力中的两 大部分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区域开发一定要以自然的可能性为

2、前提 。二、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 的重要影响2.自然条件对于劳动 生产率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工业、农业和交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取原料,自然资源的数量、质 量及开采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效益。 大庆油田平均吨油投资只有资源条件较差的油田的1/10 中东地区每桶原油成本约6美分,而美国每桶原油平均成 本为1.2美元。成本相差20倍。 3.自然条件对经济部门的影响自然条件对经济部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不同的自然条件往往形成不同的产业部门其二每一个自然因子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程度不 同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矿业具有强 烈的地域性。 在煤铁资源基础上兴起的工业区有

3、美国五 大湖南岸工业区,美国伯明翰工业区,德 国鲁尔工业区等。 我国黑龙江省四大外调物资石油、木 材、煤、粮食,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每一个自然因子对于不同的经济部门的影 响也有差异。如气候对各个经济部门的影响顺序大致为:(l)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2)运输业,特别是航海业。(3)建筑业,气温、降水量影响建筑施工费用 。(4)矿业,特别是露天采矿。(5)旅游业。(6)加工工业。 4.自然条件对于产品质量和形式的影响 自然条件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形式的自然基础。 如:新疆的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梨如意大利通心面、福建的线面在中国的名酒,贵州茅台,山西杏花村酒, 四川的泸州老窖、五粮液、剑南春

4、,安徽古井 贡酒、遵义董酒、青岛啤酒等,都因良好水质 建筑物形式、服装形式 三、自然条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语言、交通规则和体育运动三个社会生活的侧面,剖析自然环境的痕迹,有助于理解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间的相互渗透。 语言及词汇语种的词汇与语言形成时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英语中关于牲畜的词汇,以牛(ox)为例,有公牛(bull)、母牛(cow)、小牛(calf)、牛肉(beef)、牛奶(milk)等,说明英语形成时期畜牧业在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地位,也说明英语形成时期的自然环境与畜牧业比较协调。在人际间关系上,英语的词汇比较简单。汉语中的姨母、姑母、婶母、舅母、大妈、大娘、阿姨等词汇在英语中只有一个

5、词 (aunt)。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丰富的伦理观念,促使汉民族注意人际间关系的细微差别。交通规则如:世界公路交通规则分左行制和右行 制两类。 左行制以英国为代表。右行制以美国为 代表。我国二战前随英制,即左行制; 二战后随美制,改成右行制。 左行制与岛国环境和交通工具有关。 右行制与三匹马或六匹马拉车有关。体 育 冰雪的地方:北美和北欧等北方国家是冬季奥运 会的主力。在我国,黑龙江和吉林控制着冬季运 动会的大部分奖牌。 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制订体育运动发展战略可以 事半功倍。我国采取由小到大、由巧到力方针与 东方人的生理素质有一定联系。如,乒乓球、羽 毛球、,排球等。在体操

6、、跳水等灵巧项目中, 我国有优势。我国各地区在发展体育时,都根据 环境,制订战略。云南利用高山缺氧的训练优势 ,发展长跑项目;新疆和内蒙古利用辽阔草原发 展马术运动。山东人身高体壮,在田径上下力功 夫;两广采取“短、小、水、巧”方针。自然条件是城市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 市的背景、底色和依托。城市设计、城 市建筑和城市空间格局与自然协调是保 持和发扬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第二节 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二、人口构成、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一、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发展1人口数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口数量对生产规模和区域开发

7、程度有 较大的影响 作为生产力的劳动人口,对生产的部门 构成和水平有重要影响 作为消费者人口数量对产品的生产和销 售有重要影响2人口增长速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 中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 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或过慢,直接影响产业 部门的形成。 第三世界不少国家人口增长过快,成为当 前与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并列的三大社会 问题之一。二、人口构成、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1人口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的性别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的年龄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的城乡构成与区域经济发展 人口的文化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2人口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比较 经济日报2

8、003年8月18日单位小时的劳动力成本1990年 我国的劳动力费用是每小时0.244美元 德国人工成本是21.88美元 美日等发达国家接近每小时13美元 亚洲“四小龙”的费用也在3至4美元1999年 我国劳动力成本增加到每小时0.756美元 德国涨到26美元 美、日在20美元左右 “四小龙”的成本在7至9.5美元之间 墨西哥增加到每小时2.12美元制造业人工成本优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分析报告指出:目前我 国制造业人工成本近1200美元,相当于亚洲“四小龙”的5%至6%,不足发达国家的3%,竞争优势明显。 日本、德国、美国、英国4个发达国家制造业 人工成本均在40000美元以上,我国不足这

9、 些国家的3%,其中相当于日本的2.1%、美 国的2.2%、德国的2.8%和英国的2.9%。 我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省其制 造业人工成本在20000至23000美元之间,我 国仅相当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5%6%,其中 相当于我国香港的5.2%、韩国的5.2%和新加 坡的5.9%。 亚洲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 菲律宾,其制造业人工成本在2000至 6000美元之间,我国不到这些国家的 50%,其中相当于马来西亚的22.7%、泰 国的44.2%和菲律宾的48.3%。 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略低于印度,相当 于印度的95.6%,但仅相当于巴西的 18%和墨西哥的11.3%。 中国男女比例

10、严重失调 参考消息2002年5月17日 自然的男女性别比例应该是105100 107100。在20年前,中国男女性别比例只 是稍稍高于这个数字。 目前的男女性别比例1169100已经比 1990年进行的人口调查中的1113100高 出了5%以上。在两年前进行的人口调查公布 的数字中,某个地区的男性比例高达 135100。全球城市生活费用排名参考消息2002年7月13日 在全球范围内,莫斯科是继香港之后生活费 用最高的城市,其后依次是东京、北京、上 海。 在全球范围内,南非的约翰内斯堡是生活费 用最低的城市,与此同时,在十五个生活费 用最高的城市中亚洲城市占了十一个。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

11、析 第三节 技术与区域经济发展技术是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手段和方 法的总和,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知识、经验等精神范畴的东西,是技术的软件 。 工具、装备等物质方面的东西,是技术的硬件 。一、技术进步可以削弱区域经济发展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1.技术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 随着技术进步使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越 来越广泛 技术进步使许多有害的自然条件转化为有利 的自然资源2.技术进步减弱了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 的束缚二、技术进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的变化1.技术进步对农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 农业技术的发展及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每一个农民 生产农产品可以满足更多的非农业人口的消费。 农业技术进步

12、加速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社会分 工,为农业的区域化生产创造了条件。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农业内部的结构也会 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作业的比重下降,畜 牧业的比重上升。在种植业内部和畜牧业内部,在不 同的地区或同一地区的不同发展时期其结构也有明显 的变化。2.技术进步对工业及其内部结构的影响 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业的原料、燃料结构 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业产品结构 技术进步使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第四节 区域经济特征分析 (教材P155)一、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确定1、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条件 建立区域分工体系的主要根据是各个区域 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差别。确定区位优势 的经

13、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4个方面: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因素 政局的稳定性。(必要前提条件) 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与效率。 地区法规的完善程度。 区域内社会各阶层、各民族、各社会团体的协作与 团结;区域与相邻区域或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否和睦 。 地区财政收入大小及分配使用的政策,税收政策是 否公平合理,是否有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及各产业部门运 作效率。 区域的市场条件。 由区域资源的供应条件。 区域劳动力供应条件。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第三,区域的科学技术环境 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技术结 构,主要技术的地位,科技队伍的素 质、规模,区域

14、创新能力,技术转化 效率,技术市场的发育水平。第四,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与自然 资源条件 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发条件、动植 物,森林、水资源、水产、自然动力 、土壤、气候、地形、地理位置等。2、区位因素转化为区位优势 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区位因素(条件),这种区位因素就可能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某些企业吸引过来,从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认为,具有下列特点之一的区位因素有可能转化为区位优势:区位因素转化为区位优势 能够降低地区特定部门产品的成 本或提高其质量 区位因素在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越大,优势越突出 难移动的区位因素,有可能转化 为区位优势 3、区位优势如何

15、转化为现实优 势(产品优势、产业优势) (l)地区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条件只有与国家总体 发展战略目标一致时,才有可能转化为地区优势 。 (2)区位优势是相对的,在各地区之间比较具有 相对优势时,才能形成优势。特别是与国际市场 需求一致时,才可形成优势。 (3)地区的某种优势因素只有与区内其它相关的 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综合协调运用,才能形 成区位优势。4、确定区域优势的方法列举法步骤: (l)首先根据地区生产发展的有利条 件,粗略估计有哪些部门有可能发展成 为地区的优势部门一一粗选优势部门。 (2)列表筛选。 二、区域经济病理分析与诊断1.区域经济发展病理分析落后地区经济结构落后 第一,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是初级产业 部门。 第二,生产发展停滞不前,发展缓慢,劳动生产 率低,导致设备闲置,失业严重。 第三,居民收入水平低。 第四,地区文化教育、卫生医疗事业落后。 第五,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公用事业败落。 第六,人口大量外流,特别是科技人才外流。 第七;资本外流,地区经济发展每况愈下。 第八,外贸出口很小,主要是初级产品出口,国 际收支逆差。萧条地区经济结构陈旧 第一,产品需求收入弹性低,市场难以扩 大。在低工资地区的竞争下,生产很难维 持,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严重。 第二,人均收入水平增长缓慢。这些地区 与落后地区的差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及生产 力水平仍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