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工艺规程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939505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加工工艺规程(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4章 工艺规程设计 v4.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v4.1.1 零件图的审查 v4.1.2 毛坯的确定 v4.1.3 定位基准的选择 v4.1.4 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 v4.2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v4.2.1 数控加工的基本过程v4.2.2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v4.2.3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v4.2.4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编制4.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v4.1.1 零件图的审查v1分析零件图v(1) 检查零件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v检查内容:v检查零件视图是否正确、足够,v表达是否直观、清楚,v绘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v尺寸、公差以及技术要求的标注是否齐全、 合理等。 v(2) 零件的技术

2、要求分析v包括内容:v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主要加工表面的形状精 度;主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加工 表面的粗糙度以及表面质量方面的其它要求; 热处理要求;其它要求(如动平衡、未注圆角 或倒角、去毛刺、毛坯要求等)。 要注意分析 这些要求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是否经济合 理,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否实现。特别要分析 主要表面的技术要求 v(3) 零件的材料分析v分析所提供的毛坯材质本身的机械性能和 热处理状态,毛坯的铸造品质和被加工部 位的材料硬度,是否有白口、夹砂、疏松 等。判断其加工的难易程度,为选择刀具 材料和切削用量提供依据 v(4) 合理的标注尺寸v零件图上的重要尺寸应直接标注,而且

3、在加 工时应尽量使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并 符合尺寸链最短的原则 图av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应便于测量,不要从轴 线、中心线、假想平面等难以测量的基准 标注 尺寸。 图bv零件图上的尺寸不应标注成封闭式,以免产 生矛盾。 图cv零件上非配合的自由尺寸,应按加工顺序尽 量从工艺基准注出。 图v 零件上各非加工表面的位置尺寸应直接标注 ,而非加工面与加工面之间只能有一个联系尺 寸。 图v2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v、概念: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满足使用性能 的前提下,是否能以较高的生产率和最低的成本方 便地加工出来的特性。v、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应考虑几方面: v(1) 有利于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

4、量v合理确定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v保证位置精度的可能性 图v(2) 有利于减少加工劳动量 v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加工面积 图 v尽量避免或简化内表面的加工 图 v(3)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转下页) v(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v零件的有关尺寸应力求一致,并能用标准 刀具加工。 图v减少零件的安装次数 图v零件的结构应便于加工 图v避免在斜面上钻孔和钻头单刃切削 图 v便于多刀或多件加工 图4.1.2 毛坯的确定v1毛坯的种类 v(1) 铸件v铸件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零件毛坯。其铸造 方法有砂型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 压力铸造等。 v(2) 锻件v锻件适用于强度要求高、形状比较简单的零

5、 件毛坯。其锻造方法有自由锻和模锻两种。 v(3) 型材v型材有热轧和冷拉两种。热轧适用于尺寸较大 、精度较低的毛坯;冷拉适用于尺寸较小、精 度较高的毛坯。v(4) 焊接件v焊接件是根据需要将型材或钢板等焊接而成的 毛坯件 v(5) 冷冲压件v冷冲压件毛坯可以非常接近成品要求,在小型 机械、仪表、轻工电子产品方面应用广泛。 v2毛坯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v(1) 零件的材料及机械性能要求 v零件材料的工艺特性和力学性能大致决定了毛 坯的种类。 v(2) 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外形尺寸v(3) 生产纲领的大小v(4) 现有生产条件v(5) 充分利用新工艺、新材料v为节约材料和能源,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应

6、充分考虑精密铸造、精锻、冷轧、冷挤压、粉 末冶金、异型钢材及工程塑料等在机械中的应 用 4.1.3 定位基准的选择应采用同一组基准 定位加工零件上尽 可能多的表面,就 是基准统一原则。 当对工件上两个相 互位置精度要求很 高的表面进行加工 时,需要用两个表 面互相作为基准, 反复进行加工,以 保证位置精度要求v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v应先精基准,再粗基准。 v1精基准的选择原则v(1) 基准重合原则 概念 图v(2) 基准统一原则 概念 v(3) 自为基准原则 概念及图v(4) 互为基准原则 概念v(5) 便于装夹原则v2粗基准选择原则v(1) 选择重要表面为粗基准 图v(2) 选择不加工表面为

7、粗基准 图v(3) 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 v(4) 选择较为平整光洁、加工面积较大的表面为 粗基准 v(5)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只能使用一次 重要表面一般是 工件上加工精度 以及表面质量要 求较高的表面 v3定位基准选择示例v例4-1 右下图所示为车床进刀轴架零件,若 已知其工艺过程为: v(1)划线;v(2)粗精刨底面和凸台; v(3)粗精镗32H7孔;v(4)钻、扩、铰l 6H9孔。v试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基准并确定各限制几个 自由度。 车床进刀轴架 v解:第一道工序划线。当毛坯误差较大时, 采用划线的方法能同时兼顾到几个不加工面 对加工面的位置要求。选择不加工面R22 外圆和R

8、15外圆为粗基准,同时兼顾不加 工的上平面与底面距离18的要求,划出底 面和凸台的加工线。 v第二道工序按划线找正,刨底面和凸台。 v第三道工序粗精镗32H7孔。加工要求为尺 寸320.1、60.1及凸台侧面K的平行度 0.03。根据基准重合的原则选择底面和凸 台为定位基准,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凸台 限制两个自由度,无基准不重合误差。 v第四道工序钻、扩、铰16H9孔。除孔本身的精度 要求外,本工序应保证的位置要求为尺寸40.1 、510.1及两孔的平行度要求0.02。根据精基 准选择原则,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案: v(1)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K面限制两个自由度v(2)32H7孔限制四个自由度,

9、底面限制一个自由 度 v(3)底面限制三个自由度,32H7孔限制两个自由 度 v此方案可将工件套在一个长的菱形销上来实现,对 于三个设计要求均为基准重合,唯32H7孔对于底 面的平行度误差将会影响两孔在垂直平面内的平行 度,应当在镗32H7孔时加以限制。v概念: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路线是指零件生产过 程中,由毛坯到成品所经过的工序先后顺序。 v拟定工艺路线的基本过程图 v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v、概念: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就是为零件上每 一个有质量要求的表面选择一套合理的加工方法 v、考虑下列因素: v(1) 工件材料的性质 v(2) 工件的结构和尺寸 v(3) 生产类型 v(4) 具体生产条件 4

10、.1.4 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v2加工阶段的划分 v (1) 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各表面上 的大部分余量,其关键问题是提高生产率。v (2) 半精加工阶段完成次要表面的加工, 并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做准备。v (3) 精加工阶段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图样 要求,其主要问题是如何保证加工质量。v (4) 光整加工阶段对于表面粗糙度要求很 细和尺寸精度要求很高的表面,还需要进行光 整加工阶段。目的 加工方法 提高表面质量,一 般不能用于提高形 状精度和位置精度金刚车(镗)、研磨、珩磨 、超精加工、镜面磨、抛 光及无屑加工等v划分加工阶段的原因:v(1) 保证加工质量 v(2) 合理使用设备 v (3)

11、 便于安排热处理工序,使冷热加工工序配 合的更好 v(4)有利于及早发现毛坯的缺陷(如铸件的砂眼 气孔等) v应当指出:加工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必须 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工件的刚性来决定 。 v3加工顺序的安排v(1) 切削加工顺序的安排v先粗后精 v先主后次 v先面后孔 v基面先行 v(2)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消除组织的不均匀 ,细化晶粒,改善 金属的加工性能 消除内应 力、减少 工件变形 消除内应力、改善加 工性能并能获得较好 的综合力学性能 提高零件的 硬度和耐磨 性 目的退火与正火目的 时效处理 调质 淬火 、渗碳淬火和渗氮 目的 目的v(3) 辅助工序的安排v 检验工序是主要的

12、辅助工序v需要检验的地方 v其它辅助工序有:v每道工序由 操作者自行 检验 在粗加工之 后,精加 工之前, 零件转换 车间时 重要工 序之后 全部加工 完毕、进 库之前 表面强化去毛刺倒棱清洗防锈v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v(1) 工序集中 v 、概念:v是将零件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中完成,每道 工序加工内容多,工艺路线短。 v、特点: v可以采用高效机床和工艺装备,生产率高; v减少了设备数量以及操作工人人数和占地面积, 节省人力、物力; v减少了工件安装次数,利于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 度; v采用的工装设备结构复杂,调整维修较困难,生 产准备工作量大。 v(2) 工序分散 v概念:v工序分散就

13、是将零件的加工分散到很多道工序内 完成,每道工序加工的内容少,工艺路线很长。v特点: v设备和工艺装备比较简单,便于调整,容易适 应产品的变换; v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低;v可以采用最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机动时间;v所需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数目多,操作工人多, 占地面积大。v工序集中或分散的程度 分析:v考虑的因素:主要取决于生产规模、零件的结构 特点和技术要求,有时,还要考虑各工序生产节 拍的一致性 v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单件小批生产时,只能 工序集中 大批大量生产时,既可以采用多刀、多 轴等高效、自动机床,将工序集中,也可以将工 序分散后组织流水生产。 对于重型零件,为了减 少工件装卸和运输的

14、劳动量,工序应适当集中; 对于刚性差且精度高的精密工件,则工序应适当 分散。 v发展趋势:倾向于采用工序集中的方法来组织生 产。 4.2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v4.2.1 数控加工的基本过程v概念:v数控加工:就是泛指在数控机床上进行零件加 工的工艺过程。 v数控机床:是一种用计算机来控制的机床v数控系统:用来控制机床的计算机,不管是专 用计算机、还是通用计算机都是。v数控系统的指令是由程序员根据工件的材质、 加工要求、机床的特性和系统所规定的指令格 式(数控语言或符号)编制的。 v编程:就是把被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 、运动要求用数字指令形式(数控语言)记录在介 质上,并输入数控系统。 v

15、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方法分类:v手工(人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之分。v概念:v手工编程:程序的全部内容是由人工按数控系统 所规定的指令格式编写的。v自动编程:即计算机编程可分为以语言和绘画为 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v数控机床加工过程框图 v数控加工工艺的内容: v(1) 选择并确定进行数控加工的零件及内容;v(2) 对零件图纸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分析;v(3) 数控加工的工艺设计;v(4) 对零件图纸的数学处理;v(5) 编写加工程序单;v(6) 按程序单制作控制介质;v(7) 程序的校验与修改;v(8) 首件试加工与现场问题处理;v(9) 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定型与归档。4.2.2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v1数控加工内容的选择v、选择原则及内容:v(1) 普通机床无法加工的内容应作为优先选择内容 。v(2) 普通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的内容应作 为重点选择内容。v(3) 普通机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 大的内容,可在数控机床尚有加工能力的基础上 进行选择。v、不宜选择数控加工的内容: v(1) 需要用较长时间占机调整的加工内容。v(2) 加工余量极不稳定,且数控机床上又无法自 动调整零件坐标位置的加工内容。 v(3) 不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完成的零星分散部位 ,采用数控加工很不方便,效果不明显,可以安 排普通机床补充加工。v此外:要考虑生产批量、生产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