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复习教学研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93851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复习教学研讨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复习教学研讨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复习教学研讨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复习教学研讨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复习教学研讨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复习教学研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复习教学研讨(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2年高中语文会考年高中语文会考 复习教学研讨复习教学研讨2011年11月9日一、会考复习策略源清中学 潘慧群 二、关于高中会考复习的思考杭州七中 王立勤 三、2012年省会考语文样卷分析市教研室 金瑞奇2012年省会考样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分值、题型 1.客观性试题(选择题) 22题,共50分。包括语基8题、文言基础4题、论语外国小说欣赏各1题、古 诗赏析2题。每题2分,共32分。小阅读3题、文言文阅读3题。每题3分,共18分。题量减少,分值增加 (原卷古诗1题2分,小阅读两篇6题12分,文言文阅读4题8分)2 .主观性试题( 简答题、填空题、翻译题、语用题、写作题) 7题,共5

2、0分。包括现代文阅读3题、名句默写题、翻译题、语用题、写作题。二、考题取材、试题难度分析考试材料直接取自课本的有15题39分:文言基础、 古文阅读、句子翻译、名句默写论语、牲畜林、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内外结合(语言基础知识语料)课外材料(小阅读、语用题、作文)难度分布容易题约占70% 稍难题约占20% 较难题约占10%三、考查内容及试题选析 客观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读准字音 易读错的形声字、多音字 (熨帖 狭隘 粗犷 ) 2.辨识字形 音同(近)异(近)形的字 (晶荧 凭添 签暑 ) 3.选用近义词 区别词义轻重、适用对象范围、感情色彩 4.成语运用 常见成语 容易误用

3、 (锦上添花) 5.辨析语病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6.语句衔接 选用诗句 理解诗意,前后衔接 7.辨析修辞 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 8.文化常识 对联与传统节日的对应(中秋,清明)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诗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梅暗香浮动,幽幽地飘香在千年的古诗里。“ ”,我 感受到你的独领风骚;“ ”,我体会到你的坚贞不渝; “ ”,我感悟到宋人的辩证思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 输梅一段香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 B C D 8下列对联的内容与传统节日不对应的一项是A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元宵) B美酒雄黄,正气独

4、能消五毒 龙舟锦标,遗风犹自说三闾( 端午) C九九芳辰,年老又赏登高景 三三令节,秋深还添延寿春( 重阳) D千重山远,十分相思百分念 三秋桂子,一轮明月两地心( 清明)(二)文言基础 9.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10.古今异义 实词,古今词义不同(祖父) 11.文言虚词 15个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2.文言句式 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三)论语选读 13.下列对论语章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A孔子认为对百姓不能施行暴政 B孔子认为执

5、政者应该率先向善C孔子认为道德对人有感化作用 D孔子认为执政者应当虚心纳谏(没有依据)(四)外国小说欣赏 14.下列对牲畜林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现在,他对林子里能看到各种家养的动物,已毫不奇怪了。他伸 手去抚摸那只猫,希望能听到它的呼噜声,聊以自慰。要知道,很久以来,这个林子里就有一只凶恶的野猫,专门捕食 飞禽,有时甚至到村子里偷鸡吃。原以为可以听到猫呼噜的德国兵, 看到那只凶狠的动物,竖起全身的毛向他扑来,他感到快要被野猫的 利爪撕成碎片。人和野猫在厮打中一起滚下了石崖。A画线句子写德国兵产生错觉,以为在牲畜林遇见的是家猫。B描写野猫的凶恶与强悍,衬托出了农民朱阿的胆怯与无能。C

6、德国兵恐惧心态的描写,增添了小说对侵略者的讽刺意味。D小说的结尾让邪恶与邪恶同归于尽,构思巧妙,令人回味。(五)古诗词赏析 15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A“乱石穿空”三句,运用比拟手法,展现出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 。B“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C上片抒发对英雄伟业不灭的赞叹,下片借景引出

7、自己壮志难酬的 感慨。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 场面。16.“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意象叠加,组成了一个统一 的意境。下面四首诗中最接近这种写法的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 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 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 江雪。(六)论说类文本阅读人的潜能是多元化的。因此,所谓的创新型人才也绝非仅仅是学术意义 上的创新。学校教育究竟如何能够顺合人的自然禀赋来挖掘人的潜能?在众 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感言或传记中,我们几乎都

8、无一例外地发现,好奇心是 他们成功的主要内在因素。对每个人而言,好奇心最初本是无功利的,它不 过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满足。但是,随着人的成长,在与他人或社会互动过程 中,好奇心可能会逐渐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如果学 校在不同阶段,能够持续地给予这种好奇心以呵护,以智慧性的引导,所谓 人的创造性潜能就会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开掘。然而,审视我们当下的教育现实,好奇心的满足对于我们大多数学生而 言几近于一种奢侈。漠视人的好奇心,甚至以各种显性或潜在的强制和规训 方式逐渐抹杀之的体制化教育,在单纯的知识理解或获得上或许是不坏甚至 是不错的,但是,在人的各种潜能开掘及各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上,却可

9、能是 最为失败的。从幼儿园大班开始,所谓的习惯和规矩养成便开始成为学校日 常生活规训最主要的构成部分,随着年级的递增,在目不暇接的考试、竞赛 和评优体制下,学习与学生的内在精神满足渐行渐远。学生的爱好越来越偏 离其自娱性的本质而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色彩。学开始带有被动性,习带有强 制性,好学一旦不再出自于满足好奇心的自我愉悦,而是为了取悦于他人, 求知就逐渐黯淡了其灵性和智慧之光,求技和求艺就渐趋丧失了其创意之美 。在分数至上取向下,原本各有其天赋和潜能的个体,被分等、隔离和排斥 ,被安排在一个跑道上竞争。分数让少数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有了业绩和政 绩,引发了所谓的榜样效应,也收到了所谓激发人们急起

10、直追的竞争(模仿 )效果,但是,它挫伤的却是一代人乃至一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中国人并不 缺乏智力和知识优势,甚至也不缺乏吃苦和勤奋精神,但是,匮乏的恐怕就 是被早期教育所遏制的好奇心以及由其所引发的内在激情和思维的灵活性。(节选自阎光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有删改 )17下列对好奇心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的阐述,恰当的一项是A好奇心能够使学校教育顺合人的自然禀赋,并因此来挖掘出人的潜能。B好奇心能最大程度开掘人的创造性潜能,是获得成功的主要内在因素。C好奇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满足,它会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具有目的性。D好奇心会发展为具有功利性的探索,成为带有个体偏向的兴趣或爱好。歪

11、曲原意 疑问变事实 或然变必然 缺乏依据 18下列对如何呵护好奇心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好奇心带有一定目的性,需要学校在不同阶段教育过程中给予智慧性引 导。B通过合理引导和激发,把个体引向探索之途,使好奇心成为少数人的特 质。C使好奇心发展为一种持续的关注,满足求知之需,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 养。D应该顺合人的自然禀赋,满足好奇心的自我愉悦,满足人的内在精神需 求。歪曲原意 无中生有 19下列对当下教育现实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漠视学生的好奇心,以各种显性或潜在的强制和规训方式逐渐抹杀好奇 心。B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注重习惯和规矩等的养成教育,有利于思维的激 发。C学生的学习带

12、有被动性和强制性,好学是为了取悦他人,具有功利性色 彩。D在分数至上取向下,原本各有天赋和潜能的学生被安排在一个跑道上竞 争。无中生有 紧扣原文 融会贯通 逐一对照 细心辨析(七)文言文阅读 20、实词解释(去、故、要、籍,籍:依靠 ) 21、虚词用法(之指代谁)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之:沛公 25、文意理解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了刘邦粗中有细 的性格。主观题 现代文阅读3题8分主观题 现代文阅读3题8分 23第三段中加点的“狠心”反映了琼珊怎样的心理?(2分)她已抱有必死之心,同时不顾苏艾的感受。 (人物心理分析。结合语境,狠心反映了琼珊害怕最后一片 叶子掉落,自己生命走到尽头,又想看

13、看这片寄寓着自己生命 希望的叶子是否真的掉落的矛盾心理。) 24文中描写了琼珊想活下去的哪些表现?(3分) 自我谴责,想喝汤和牛奶,想照镜子,要看苏艾煮东西,希望 去那不勒斯湾写生,织蓝色披肩。 (对情节的理解分析。答出二个要点得1分,答出三个要点得2分, 答出其中四个以上要点得3分。) 25贝尔曼画常春藤叶这一重要情节是借苏艾的口说出来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借苏艾的口说出来,使得小说结局出乎人的意料,更具艺术性;将贝尔曼 画藤叶隐藏在小说叙述的背后,带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使情节安排更合理; 更能表现出贝尔曼这一平凡的人帮助他人、默默奉献的高尚品格。 (写法赏析。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

14、两点得2分,答出三点以上得3分。) 默写六选四4分(1)道之以政,_,民免而无耻。(论语)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_。(论语)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 _。(韩愈师说) (4)寄蜉蝣于天地,_。(苏轼赤壁赋) (5)千呼万唤始出来,_。(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 (6)_?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名句 论语 古诗文文言语句翻译两句4分(1)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 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句式(疑问句、判断句) 重要实词、虚词 语言运用4分31请写一段话,介绍你曾经到过的一个旅游景点。要求: 真实反映景点特色;语言表达简明流畅,至少运用一种修 辞手法。(60字

15、左右)审题:内容(景点特色) 表达(简明流畅、修辞手法 )写作题30分3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宴席上首席为长末席为卑,奉茶时八分满为宜,走路 不可走在路中间,见面时行拱手礼据调查,这些中国 传统生活礼仪,仅有少数人还在生活中保留着,不少人只 保留了部分常用的礼仪。不过,多数人认为,在现代社会 提倡传统生活礼仪,有利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 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对在现实生活中保留我国传 统生活礼仪,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可以写 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事情,也可以发表见 解。【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 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审题:传统与现代,传统文化传统生活礼仪与现实生活 写作:堆砌材料,不会分析论证摆事实,讲道理平铺直叙,流水账重点突出,有曲折起伏泛泛而谈礼仪,或绝对片面肯定否定辩证分析, 有层次;有个性的深刻见解复习策略 一、梳理课文内容,积累情感和素材。 二、重点提高审题、结构、深化能力。 三、整理过往作文,加强评改升格训练。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重视会考复习。引导认识 研究说明 集中复习 关注两头 2.利用课本,夯实语文基础。生字词语 文言基础 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