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938425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缺血性中风的早期处理指南循证医学证据水平级 资料来自低假阳性和假阴性错误的随机试验 级 资料来自高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的随机试验 级 资料来自非随机的并行队列研究级 资料来自非随机的使用历史对照的队列研究级 资料来自不确切的系列病例 推荐程度A级 级证据支持的B级 级证据支持的C级 、 或级证据支持的即刻的诊断与评估l确定患者的病情是由于缺血性卒中引起而不 是其他全身性或者神经科疾病,尤其是脑出 血引起;l评估是否需要紧急溶栓治疗;l进行一些诊断学研究以明确是否存在急性的 内科或神经科方面的卒中并发症;l对病史和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分析以推断本次 卒中的血管分布区和可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史和体检

2、l突发的或逐渐进展的局灶神经科症状;l大部分患者意识是清醒的(大面积半球 梗塞、小脑梗塞或者基底动脉阻塞可能 影响意识);l25%左右患者会出现头痛;l脑干或小脑梗塞的患者会出现恶心、呕 吐。中风诊断的正确率l敏感性:86.1% 特异性:99.1%l容易误诊为中风的疾病:未被确认的癫 痫发作、意识混乱状态、晕厥、中毒或 代谢性疾病,包括低血糖、脑肿瘤、硬 膜下血肿等;l上述容易误诊的情况更多表现为全脑受 损而不是局灶神经科症状。与脑出血的鉴别l非常重要!l有下列情况之一脑出血的可能增加一倍 :到达医院时已经昏迷;呕吐;严重的 头痛;目前在进行华法林治疗的;收缩 压220mmHg或非糖尿病患者血

3、糖 170mg/dL;l光有临床表现还不够,影象学检查非常 重要。起病时间判定l对考虑要溶栓的患者,病史非常重要,尤其是起病 时间;l起病时间应以患者最后一次被发现没有症状为准, 所以对睡眠中起病的患者,起病时间应算作没有症 状开始休息时;l如果患者有一个较轻的症状随后逐渐加重,起病时 间应从症状首发开始算;l如果患者有一次TIA发作但完全缓解,随后又有第二次发作则起病时间应从新症状出来时开始算。溶栓时要关注的其他问题l近期的其他疾病情况:外伤、出血、手术、心梗或有卒中史等等;l有无使用特殊药物,特别是口服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l如果患者有意识混乱、失语等情况需要从家人、朋友了解病史,尤其是起

4、病时间。关注生命体征l要特别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存在呼吸问题、心率失常、高血压、发热等;l反过来生命体征也可以提示卒中的病因或预 后:心率失常心源性栓塞;显著升高的血压高血压脑病或原发性颅内出血可能性增加;发热感染引起的卒中或并发症。中风严重性和预后l基于神经科体检得出的中风严重性与预后有 很大关系;l在中风后1年最初的NIH评分20 分的患者该比例只有4-16%;lNIH评分也能提示溶栓患者出血的风险:NIH 评分20分的患者颅内出血的机会是17%,而 NIH评分1/3大脑 中动脉分布区),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 险增加。但如果发病时间明确在3小时以内,还是推 荐进行溶栓治疗。头颅

5、MRIl常规MRI(T1、T2和质子相)在脑缺血发生的数小时内能发现 病灶的不到50%;lDWI在症状发生的数分钟就可以发现缺血区(敏感性88-100% ,特异性95-100%),PWI可以对脑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测量;l缺血半暗区DWI和PWI mismatch?超出溶栓时间窗的患者是 否还可以接受溶栓治疗?在某些情况下,DWI显示的缺血区也是可逆的;l局限:对急性颅内出血的发现不能令人满意;时间长、费用高 、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物植入的无法检查。其它脑灌注技术lPET能够对区域的脑血流量(CBF)和氧消耗进行定量,确定缺血半暗带, 但不够实用;lXeCT和Perfusion CT较快速定量C

6、BF,分辨率不够,有待进一步研究;lSPECT半定量CBF,分辨率不够。其它检查lECG心律失常、心肌梗塞l血液检查血糖、电解质、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 )、PT、APTT、INR、肝肾功能等等;l胸片如没有临床表现,在中风急性期可不作为常 规;l脑脊液如怀疑出血而CT阴性可以进行;lEEG如果癫痫被怀疑是引起神经系统体征的原因 或者是脑卒中的并发症可以进行(癫痫发作是溶栓 的相对禁忌);l血管成像TCD、MRA、CTA、DSA如有需要可以 选择。一般支持和急性并发症的处理呼 吸l保持气道通畅、吸氧或辅助通气(需要气管 插管的患者预后不佳,约50%的患者在30天 内死亡),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

7、以上,对于意识状态受影响的患者尤其重要;对于没有 缺氧表现的患者吸氧并非必需;l高压氧对于气体栓塞的患者有益处,目前尚 缺乏证据表明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均适用。发 热l急性缺血性中风后体温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可能是因为代谢需要增加、神经递质、氧自由基释放增加;l中风后发热要确定原因并给予退热药或物理降温,对改善预后有利;l低温在动物实验中已经证明有神经保护作用,临床上也在逐步验证。心律失常l右半球的梗塞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引起;急性或亚急性心梗可能与儿茶酚胺的释放有关;l心电图上可以出现ST段压低、QT间期延长、T波倒置、显著的U波等;l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房

8、颤,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少见,但可能导致猝死。高血压l尽管高血压在中风后很常见,但如何处理最佳仍未 有统一意见;l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因素包括:中风的应激、充盈的 膀胱、疼痛、起病前就有高血压、对缺氧的生理反 应、颅内压升高等;l为何降压:减轻脑水肿、减少出血性梗塞的发生、 防止进一步的血管破坏和早期中风复发等;l剧烈的降压可能是有害的,因为可以导致继发性的 缺血区灌注减低从而使梗塞体积扩大。高血压l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不用特别降压治疗其血压也 会下降:保持环境安静、膀胱排空、疼痛控制、休 息良好,降颅内压的治疗也会使血压降低;l除了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需要快速降压或使溶栓治 疗需要,目前尚无证据表明

9、急性缺血性中风降压治 疗对改善病情有益;l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降压处理,以下情况除外:高 血压脑病 、主动脉夹层、急性肾衰、急性肺水肿、 急性心梗。血压处理建议l如果需要使用药物降压,降压过程仍需谨慎;l静脉使用的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容易调整用量,扩血管的作用小,比较适合使用;必要使也可选用硝普钠;l可以选用口服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尼卡地平等;舌下含服钙离子拮抗剂,如nifedipine,应该避免以免降压过于迅速。l对于准备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更应关注血压,因为血压控制不佳会使得脑实质出血的危险增加;患者的收缩压185 mm Hg 或者舒张压110 mm Hg 不能接受溶栓治疗。血压处理建议不符

10、合溶栓标准的患者:l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在120-140mmHg:予拉贝洛尔1020 mg 静推over 12 min ,每10分钟可以重复一次,最大剂量 300 mg;尼卡地平 5 mg/hr 静滴,根据需要每5分钟可以增加2.5 mg/hr,最大剂量15 mg/hr;降压目标使降低血压的10%到15% ;l舒张压140mmHg:硝普钠0.5 g/kg/min 静滴,持续血压监测 ,降压目标同上。血压处理建议符合溶栓标准的患者:l溶栓前:收缩压185mm Hg或舒张压110 mm Hg,予拉贝洛尔1020 mg 静推over 12 min,可以重复一次,如血压仍未达标准则不进行溶栓治

11、疗;l溶栓中和溶栓后:监测血压:在2 小时内每15分钟测量一次血压,随 后的6小时每30 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再后面的16小时每小时测量一次血压;l如舒张压140mmHg,予硝普钠0.5 g/kg/min 静滴并根据血压调整滴 速;收缩压220mmHg或舒张压在120-140mmHg:处理先使用拉贝洛 尔,如果拉贝洛尔控制不佳,考虑使用硝普钠;收缩压在180230mmHg、舒张压在105120 mmHg,处理使用拉贝洛尔。 血压处理建议l急性缺血性中风后出现低血压较为少见,如有要找原因:主动脉夹层、血容量不足、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后心输出量降低;l在中风发生后的数小时纠正低血压很重要,治疗包括用盐水补充血容量、纠正心律失常,如减慢快速房颤的心室率;如果这些措施无效可以使用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l扩容治疗在下面讨论。血 糖l低血糖可以引起类似中风的局灶神经系统体征,严重的低血糖本身也会损伤脑组织,所以血糖的检查也很重要;l糖尿病是缺血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中风患者合并糖尿病其病情较无糖尿病的可能更重,预后差,可能的机制包括无氧酵解后组织酸中毒、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等;炎性机制l目前对于高血糖不利于中风的临床依据尚不够充足;l推荐的血糖控制标准为300 mg/dL (16.63 mmol/L) ,应避免使用含糖的液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