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 公式推导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938268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6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设计原理 公式推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结构设计原理 公式推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结构设计原理 公式推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结构设计原理 公式推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结构设计原理 公式推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设计原理 公式推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设计原理 公式推导(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有关公式推导的假设与技巧1.混凝土受压时应力-应变曲线欧洲混凝土协会的标准规范 (CEB-FIP Mode Code)应力 应变关系在极限弯矩的计计算中,仅仅需知道 C 的大小和作用位置yc即可。 可取等效矩形应应力图图形来代换换 受压压区混凝土应应力图图。等效原则: 1.等效矩形应应力图图形与实际抛物线应力图形的面积相等,即合力大小相等;2.等效矩形应应力图图形与实际抛物线应力图形的形心位置相同,即合力作用点不变变。2. 等效矩形应力图 ( Equivalent Rectangular Stress Block )3.规范JTG D62-2004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2002)受弯构件公式比较 规范JTG 公式:规范GB 公式:3.偏心受压构件:当x xb时fsdAs fsdAsNM当x xb时ssAsfsdAsNM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偏心距增大系数当受压构件为短柱时 :若he0eib.min=0.3h0,一般可先按大偏心受压情况计算小偏心受压(受压破坏) he0eib.min=0.3h0受拉钢筋 应力如何 求?x=b xnss=Eses“受拉侧”钢筋应力ssA)不对称配筋截面设计1、大偏心受压(受拉破坏)已知:截面尺寸(bh)、材料强度( fcd、fsd,fsd )、构件长细比(l0/h)以及轴力Nd和弯矩Md设计值,若he0ei

3、b.min=0.3h0,一般可先按大偏心受压情况计算fsdAsfsdAsNe heiAs和As均未知时两个基本方程中有三个未知数,As、As和 x,故无唯一解。与双筋梁类似,为使总配筋面积(As+As)最小? 可取x=xbh0得若As2a,则可将代入第一式得若x xbh0?若As若小于rminbh?应取As=rminbh。则应按As为未知情况重新计算确定As则可偏于安全的近似取x=2a,按下式确定As若xxb,ss - fsd ,则As未达到受压屈服因此,当xb (2b -xb),ss= -fsd,基本公式转化为下式,若x h0h,应取x=h,代入基本公式直接解得As重新求解x 和As由基本公

4、式求解x 和As的具体 运算是很麻烦的。 迭代计算方法用相对受压区高度x ,在小偏压范围x =xb1.1 ,对于级钢筋和 Nu,为小偏心受压,由(a)式求x以及偏心距增大系数h,代入(b)式求e0,弯矩设计值为Md=N de0。2、给定轴力作用的偏心距e0,求轴力设计值N若he0e0b,为大偏心受压未知数为x和N两个,联立求解得x和N。若heie0b,为小偏心受压 联立求解得x和N 尚应考虑As一侧混凝土可能出现反向破坏 的情况fsdA sNe0 - eaefsdAse=0.5h-a-(e0-ea),h0=h-a另一方面,当构件在垂直于弯矩作用平 面内的长细比l0/b较大时,尚应根据l0/b确

5、 定的稳定系数j,按轴心受压情况验算垂直 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 上面求得的N 比较后,取较小值。双向偏心受压如何配筋? 同时承受轴向压力N 和两个主轴方向弯矩 Mx、My的双向偏心受 压构件,同样可根据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 基本假定,进行正截 面承载力计算。对于 具有两个相互垂直轴 线的截面,可将截面 沿两个主轴方向划分 为若干个条带,则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 一般公式为,试推导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任 一点应力公式,并讨论施工 阶段与使用阶段应注意事项试推导普通钢筋混凝土 偏心受拉构件公式试推导腹部配有均匀纵向钢筋的偏 心受压构件公式(矩、T、I形)T、I形截面公式为二、 规范中有关构造的要求一)一般规定:1.保护层最小厚度(附表1-8 )2.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表4-1 )3.钢筋接头:一般双面焊接。双面焊 焊接长度5d单面焊 焊接长度10d在任一焊接头中心至长度35d且不小于500mm 区段内,同一钢筋不能有两个接头焊接接头钢筋面积与总钢筋面积比:不宜超过50%绑扎钢筋长度见表4-3其它连接方式参见规范(JGJ108)和( JG/T3057)二)板:1.空心板的顶、底板最小厚度:不小于80mm2.斜板钢筋:四边简支时:(角部有翘起,底部Y形裂缝 ,顶部与边成45。斜缝) 三)梁:1.主钢筋间距:2.构造钢筋及间距:0.4%(0.3%),30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