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937481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教学教学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学科教学法教研室吴明刚 制作教学目标 v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理念与目 标 v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 v综合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v综合性学习实施与评价第一节 综合性学习的理念与目标v一、综合性学习的理念v(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提出v(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念v1、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培养问题意识,发展个性特长v2、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生的体验 ,培养其实践能力v3、强调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求 真务实的品格和创新精神二、综合性学习的目标v总目标:v “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 活的联系,促进语文素养的

2、整体推 进和协调发展”v具体侧重:v1、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兴趣,获得亲历参与 探究的积极体验;v2、强调实践,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v3、强调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学生分析收集 处理信息的能力v4、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v5、提高文化品位,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v6、建构合理知识第二节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征v一、综合性学习的内容v1、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的安排与要求v2、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见322-323)v3、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组织形式v与阅读整合一起的专题式探究活动;v与写作、口语交际整合的实践探究活动二、综合性学习的特征 v综合性 v实践性v主自性 v合作性 v生成性第三节第三节综

3、合性学习的过程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实施评价vv一、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一、综合性学习的过程设计v选择课题 明确时间 v确定目标 组织实施 v策划方案 成果展示 准备材料 评价反思v二、综合性学习的组织与指导 v指导思想 审美体验 v课题选择 动手操作 v发现知识 信息技术 v言语实践 合作意识 v情感态度 总结反思三、综合性学习过程的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v1、从评价目标上看,注重语文能力转变为强 调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v2、从评价着眼点上,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 程v3、在评价主体上,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评 价和互相评价为主v4、在评价方式上,由单一评价为多样化的综 合评价。第四节 案例设计 v春天,春天

4、,在哪里?v 综合学习活动聆听春之声 v 描绘春之景 v 寻找春之韵v 积累春之诗 一、积累有关春的诗句v咏柳(贺知章)v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v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晓(孟浩然) v春眠不觉晓, v处处闻啼鸟。 v夜来风雨声, v花落知多少?春夜喜雨(杜甫) v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鸟鸣涧(王维) v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v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

5、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v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兴(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题都城南庄(崔护) v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绝句(杜甫) v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v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v二、听有关春的音乐 三、看有关春的信息的图画作业: 找春天v要求: 1、包含“春”的气息。 2、引用一句“诗句”。 3、“感悟”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