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936602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解析(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内容解析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质量标准处周云龙二六年七月二日*1出台的背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公众关注自身的 健康和生命安全瘦肉精、孔雀石绿、甲胺磷中毒,张北 毒菜、香河毒韭菜、广州绿色和平组织|入世后农产品国际竞争压力太大技术壁垒、欧盟动物源产品封关、日本 肯定列表制度|政府强化职能需要促进产业发展和维护公共安全|政府转变工作方式的需要依法行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法律框架法律解析问题的症结|产地被污染了本底污染(富矿区)、外源的工业污染、 农业内源的种养及农业化学品污染|有意无意地违禁使用和滥用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不规范苗种选择、种养措施、采后处理、分等分 级等

2、|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政府不重视,重视了又无法可依、投入不 足立法过程问题提出 争取立法农 业部 向国 务院 提出 立法建议 调研起草 2003年 ,国务院 正式列入 立法计划 ,6月农 业部成立 领导小组 和起草小 组报请国务 院审批 2004年1 月,农业 部第4次常 务会议讨 论通过了 法律草案 送审稿,1 月30日正 式上报国 务院 234提请全国 人大审议 2005年6 月国务院 常务会议 讨论通过 了法律草 案,提请 全国人大 审议。 5法律出台 全国人 大常委会 第18次( 18/10) 、20次( 25/02) 21次( 25/04) 会议对

3、法 律草案进 行了分组 审议;4 月29日全 委会表决 通过法律 草案。 6无公害食 品行动计划 试点过程中 ,各地提出 了法规缺失 的问题 1 要符合国情农情 核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目标:保障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解决无法可依、职责不清、制度缺失 从农田到市场全程控制 现代农业的雏形立法的指导思想填补空白与现有法律衔接相结合全程监控与突出源头治理相结合 从严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统一管理与分工负责相结合 借鉴国际惯例与尊重国情农情相结合 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协会自律相结合基本原则| 第一章 总 则(10条)|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4条)| 第三章 农产品产地(5条)| 第

4、四章 农产品生产(8条)| 第五章 农产品包装和标识(5条)| 第六章 监督检查(10条)| 第七章 法律责任(12条)| 第八章 附 则(2条)共八章,五十六条法律框架第一章 总 则共10条(第一条到第十条)主要对立法目的、调整范围、管理体制、政府职责、风险评估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发展优质农产品、科研与推广、宣传引导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第二章 农产品质 量安全标准是政府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职能的基础,是农产品 生产经营者自控的准绳,是消费者判断农产品质量是否安全 的依据,是开展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依据,更是各 级政府部门开展例行监测和市场监督抽查的依据。 第二章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

5、准共4条(第十一条到第十四条)主要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体系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制定、制定要求、修订要 求和组织实施进行了规定。第三章 农产品产 地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源 头。不符合标准的产地环境中不 可能生产出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的农产品。共5条(第十五条到第十九条)主要对农产品产地安全 管理、基地建设,产地要求、 产地保护、防止投入品污染 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第三章 农产品产地第四章 农产品生 产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者只有严格按 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农产品生产,科学 合理地使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农药、兽药、肥料、饲料 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适时地收获

6、、捕捞和屠 宰动植物或其产品,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农产 品,才能保证消费安全。 共8条(第二十条到第二十七条)第四章 农产品生产主要对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制定、投入品许可和监督抽查、 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科研推广 机构职责、生产记录、投入品合 理使用、产品自检、中介组织自 律与服务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第五章 农产品 包装和标识是实施农产品追踪和溯源,建立农产品质 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前提,是防止农产 品在运输、销售或购买时被污染或被损坏 的关键措施,是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我 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共5条(第二十八条到三十二条)主要对包装标识管理规定、 保鲜剂等使用要求、转基因

7、标 识、检疫标志与证明和农产品 标志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第五章 农产品包装与标识第六章 监督检 查是法律规定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保证。本法 遵循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与授权 、责任与手段相匹配的原则,规定了农业部 门监督检查的情形和要求。 共10条(第三十三条到四十二条)主要对禁止销售要求、监测计 划与抽查、检验机构管理、复检 与赔偿、批发市场和销售企业责 任、社会监督、现场检查和行政 强制、事故报告、责任追究、进 口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进行了规 定。第六章 监督检查共12条(第四十三条到五十四条)第七章 法律责任主要对监管人员责任、监测机构责任、 产地污染责任、投入品使用责任、生产 记录违法行

8、为处罚、包装标识违法行为 处罚、保鲜剂等使用违法行为处罚、农 产品销售违法行为处罚、冒用标志行为 处罚、行政执法机关、刑事责任和民事 责任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主要对生猪屠宰管理和实施日期进行了规定。第八章 附 则共2条(第五十五条到第五十六条)法律解析农产品质 量安全法基本制度法律突破争议问题五个遗憾 涉及主体六个禁止八个不得三个鼓励两个支持两个引导六个关系三个关键40个应当法律解析涉及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标准)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公众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

9、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收购的单位和个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任何单位、个人和相关当事人法律解析职责各级政府职责1.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经费(第4条)2. 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工作,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第5条)3. 加强知识宣传,引导生产者、销售者加强管理(第10条)4. 批准禁止生产的区域(第15条)5. 加强基地建设并改善条件(第16条)6. 事故报告与处理(第40条)法律解析涉及主体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在法 条中 出现 35次1、县级以上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2、部设立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3、部省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4、各级组织实施农

10、产品质量安全标准5、省市县禁止生产区域的划分和调整6、县级以上建设各类标准化示范区7、部省制定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8、部省对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查和结果公布9、县级以上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和引导10、县级以上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法律解析涉及主体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在法 条中 出现 35次11.部省及授权质检机构资质认定和审核12.县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抽查 13.部快速检测方法的认定14.县以上对不符合标准农产品的查封扣押15.县以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处理16.县以上处罚权17.县以上因检测结果错误,依法赔偿18.各级监管人员不履行职责,滥用职权,依法给予行政处分19.各级各类人员构成犯

11、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解析六个禁止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的农产品。(第8条)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 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第17条)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 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第18条 )禁止伪造农产品生产记录。(第24条)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 投入品。(第25条)禁止冒用前款规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志。(第32条)法律解析八个不得 生产企业与合作组织自检中不符合农产品质 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不得销售。(第26条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农产品,不得销售

12、:(第 33条) 监督抽查检测应当委托符合本法第35条规定 条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不得 向被抽查人收取费用,抽取的样品不得超过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数量。(第 34条)法律解析八个不得 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监督抽查的农产 品,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另行重复 抽查。(第34条) 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第36条) 农产品销售企业对其销售的农产品,应当 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经查验不符 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销售。( 第37条) 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处罚。(第52条 )法律解析三个鼓励鼓励和支持生产优质农产品( 第8条)国家鼓励其他农产品生产者建 立农产品生

13、产记录。(第24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 质量安全进行社会监督。(第 38条)法律解析两个支持鼓励和支持生产优质农产品 (第8条)国家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科 学技术研究。(第9条)法律解析两个引导国家引导、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 产(第8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 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 提高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引导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加 强质量安全管理。(第9条)法律解析基本制度政府统一领导,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管,其他 有关部门的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质检:标准/认证/进出口;卫生:标准;工商:市场主体及除批发市场外 的销售违法行为查处;环保:产地环境污染

14、事故处理;商务:生猪屠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性实施制度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农产品包装与标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法律解析六个关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扶持的关系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与生产者自律之间的 关系市场准入中产品准入和主体准入的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小规模生产和组织化生产之间的关系原则性规定和具体制度之间的关系法律解析三个关键法律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从农 田到市场”整个链条的监督地位,而 不是就生产管生产法律坚持了责任与权力、责任与手段 的一致性,避免有责无权、无手段的 尴尬局面

15、法律厘清了政府的责任、定位和角色 ,明确了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 什么。(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法律解析工具与手段主体准入:认可质检机构投入品监督抽查和信息公布产品检测和监督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生产记录、包装、标识、标志、进货查验对产品现场检查、查封扣押、责令改正、罚款追究责任人法律解析涉及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具备条件(35条)1可能承担的工作(34条)2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考核合格经计量认证合格监督抽查检测承担责任(44条)3伪造检测结果,造成损失的,责 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结 果不实,赔偿,撤销检测资格法律解析立法中争议问题调整范围与法律名称

16、生产环节与全程管理、食用与非食 用、农产品与林产品、质量和安全、 加工与初加工初加工如何界定仍将争议仍将争议, ,起步时手别伸起步时手别伸 太长。太长。猪肉、植物油、大米、茶叶等猪肉、植物油、大米、茶叶等执法主体农业与工商、质检、商务、卫生等 部门的关系如何处理,是否应当明确 农业部门的主体地位 。有权与有责任三个稿子的差别|农业部送审稿:总则、生产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经营管理、标准制定、认定认证、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等10章63条|国务院提请审议草案:总则、质量安全标准、产地、生产、包装和标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等8章64条|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8章56条法律解析法律突破农产品概念有拓展。动物防疫法的动物 产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 的主体地位基本确立“从农田到市场”完整的监管链条比较完整确立了市场准入和信息发布制度赋予了必要的监管手段 建立了相关投入品监督检查和结果公布制度法律解析五个遗憾标准的制定发布(已有3条)绿色食品及农产品认证(仍可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