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课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1936321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通信技术培训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动通信移动通信1 1 移动通信的概述移动通信的概述定义定义: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或至少有一方在运动之中进行信息交换有一方在运动之中进行信息交换通信方式。通信方式。n n它是用户随时随地快速可靠地进行多它是用户随时随地快速可靠地进行多 种信息(语音、图像、数据等)交换种信息(语音、图像、数据等)交换 的理想形式的理想形式。n n移动通信采用无线传输方式移动通信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在传输过程:在传输过程 中,信号处于强干扰环境之下,存在着中,信号处于强干扰环境之下,存在着电电 波衰落与多普勒效应,波衰落与多普勒效应,用户又经常移动,用户又经常移动, 这都严重影响着通话质

2、量。这都严重影响着通话质量。n n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必须有抗衰落能力,移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必须有抗衰落能力,移 动台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坚动台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坚 固耐震等特点。能适应室外温度的变化、固耐震等特点。能适应室外温度的变化、 操作简便,适宜在移动中通信。操作简便,适宜在移动中通信。发展历史发展历史: :n n18971897年,马可尼在陆地与一只拖船之间,用年,马可尼在陆地与一只拖船之间,用 无线电进行了消息的传递,这是无线电进行了消息的传递,这是移动通信的移动通信的 开端。开端。 n n随着随着无线广播和无线电报无线广播和无线电报的出现,早期的移的出现,早期的移

3、 动通信的雏形已开发了出来,如步话机、对动通信的雏形已开发了出来,如步话机、对 讲机等等讲机等等 。n n6060年代年代晶体管晶体管的出现,专用无线电话系统大的出现,专用无线电话系统大 量出现,在公安、消防、出租汽车等行业中量出现,在公安、消防、出租汽车等行业中 应用。应用。n n7070年代初,年代初,贝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提出提出蜂窝系统蜂窝系统的覆的覆盖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后,立即得到迅盖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的理论后,立即得到迅 速的发展,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速的发展,很快进入了实用阶段。n n在在19791979年,年,AMPSAMPS制造制造模拟蜂窝式模拟蜂窝式移动电话移动电话 系统在

4、美国芝加哥试验后,终于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试验后,终于在在19831983年年1212月在美国投入商用。月在美国投入商用。第一代移动通信第一代移动通信(1G)(1G)n n模拟移动电话系统主要采用模拟移动电话系统主要采用模拟和频分多模拟和频分多 址(址(FDMAFDMA)技术,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 技术。技术。n n模拟方式模拟方式:通过电波所传输的信号模拟人:通过电波所传输的信号模拟人 讲话声音的高低起伏变化的通信方式。讲话声音的高低起伏变化的通信方式。n n特点:特点: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质量完全可以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质量完全可以 与固定电话媲美,使通话双方能够清晰地与固定

5、电话媲美,使通话双方能够清晰地 听出对方的声音。听出对方的声音。 n n传输速率:传输速率:1.2kb/s1.2kb/s 10kb/s.10kb/s.缺点缺点:频分多址技术造成频分多址技术造成频率资源不足频率资源不足;保密性较差保密性较差,极易被并机盗打;,极易被并机盗打;只能实现话音业务,只能实现话音业务,无法提供无法提供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的增增 值业务值业务;网络网络覆盖范围小覆盖范围小且漫游功能差;且漫游功能差;模拟手机体积大、重量沉、样式陈旧。模拟手机体积大、重量沉、样式陈旧。1G1G移动通信发展现状:移动通信发展现状:目前手机供应商已停止生产模拟手机,目前手机供应商已停止生产模拟手机

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于20012001年年1212月月3131日后日后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停止经营模拟移动 电话业务。电话业务。n n8080年代后期,年代后期,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算机、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的 大量应用,为开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提大量应用,为开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提 供了技术保障,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供了技术保障,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GSMGSM诞生了,诞生了,GSMGSM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代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代表,简称表,简称 “ “2G2G” ”。第二代移

7、动通信(第二代移动通信(2G2G)n nGSMGSM是欧洲成立的一个移动通信小组的简是欧洲成立的一个移动通信小组的简 称。称。GSMGSM移动电话系统采用移动电话系统采用时分多址技时分多址技 术术(TDMA)(TDMA),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对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 量好,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量好,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 扰能力强等优点。扰能力强等优点。n n传输速率传输速率: : 8kb/s. 8kb/s.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 1、开发更高频段、开发更高频段: : 2 2、有效利用频

8、谱:、有效利用频谱:1) 1)频道窄带化。频道窄带化。50kHz50kHz25kHz25kHz12.5kHz12.5kHz2)2)采用频率复用、时分复用和采用频率复用、时分复用和多信道共用技多信道共用技 术术。3)3)窄带数字调制技术。窄带数字调制技术。4)4)扩展频谱传输技术。扩展频谱传输技术。 3 3、数字化。、数字化。 n nGSMGSM以它相对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的优势,以它相对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的优势,目前广泛地占有市场。同时,在目前广泛地占有市场。同时,在GSMGSM基础基础 上,增加了一些新技术,如上,增加了一些新技术,如通用分组无通用分组无 限技术(限技术(GPRS)GPRS)、无线

9、应用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AP)(WAP)和和 无线接口技术无线接口技术( (篮牙技术篮牙技术) ),增加了多媒增加了多媒 体功能。体功能。称之为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称之为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 “ “2.5G2.5G” ”。第三代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3G)(3G)n n第三代无线通信又称第三代无线通信又称3G3G。n n3G3G系统特点系统特点:提供更高的容量、更快的数:提供更高的容量、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及多媒体业务。主要通过在现有据传输速率及多媒体业务。主要通过在现有 网络上发展网络上发展2.5G2.5G技术来实现。技术来实现。n n核心技术核心技术:CDMACDMA(扩频)以及更先进的

10、(扩频)以及更先进的空中接口技术。空中接口技术。n n传输速率传输速率:9.6kb/s9.6kb/s 32kb/s.32kb/s.第四代移动通信第四代移动通信(4G)(4G)n n 特点特点:高容量、更强的多媒体的传输。:高容量、更强的多媒体的传输。n n核心技术核心技术:OFDM(OFDM(正交多任务正交多任务) )。n n其它技术其它技术:CDMACDMA、无线区域环路、无线区域环路(WLL)(WLL)和和 数字音讯广播数字音讯广播(DAB)(DAB)等等n n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最高可达到10Mb/s10Mb/s至至20Mb/s20Mb/s有线电话公用电话网用户回路无线电寻呼

11、控制中心及 主发射台发射台发射台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 1. 1.无线电寻呼系统无线电寻呼系统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单向传输。:单向传输。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公众:公众 通信网通信网。袖珍铃(BB机 )备车载台2. 2.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典型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双向传输:双向传输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公众通信网:公众通信网。公众通信网MSBSBSMSBSBSMSCMSC移动交换中 心或 移动电话交 换局MTSO基站移动台移动通信网MSMS3. 3.无绳电话系统无绳电话系统 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双向传输和单向传输。:双向传输和单向传输。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家庭、办公室及几

12、十公里内。属局:家庭、办公室及几十公里内。属局 域网。域网。普通电话电信点市话局手 机 1手 机 K用户 线4. 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传输方式传输方式:以单向传输为主。:以单向传输为主。适用范围适用范围:调度:调度 系统的专用通信网。系统的专用通信网。n n简单的调度系统简单的调度系统移动台移动台1移动台2移动台N选 呼 电 路调度台.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移动卫星通信系统n n传输方式传输方式:双向传输。:双向传输。n n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海上、空中和地形复杂而人口稀少:海上、空中和地形复杂而人口稀少 的地区。的地区。6. 6. 分组无线网分组无线网n n分组无线网分组无线网:

13、是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是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 换的通信网。换的通信网。分组分组:是由若干个比特组成的信息段。:是由若干个比特组成的信息段。n n分组传输信息分组传输信息:包括:包括“ “包头包头” ”和和“ “正文正文” ”两部分。两部分。n n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实时性要求不严和短消息比较多的:实时性要求不严和短消息比较多的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 。2 2 GSM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数字蜂窝移动通 信系统信系统n n19821982年北欧国家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年北欧国家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 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成立了动电话,需要一种公共的系统,成立了移动移动 特别小组特别

14、小组Group Group SpecialMobileSpecialMobile)简称)简称 “GSM”GSM”,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建议书。,来制定有关的标准和建议书。n n19911991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将年在欧洲开通了第一个系统,将GSMGSM更名更名 为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n n移动特别小组还完成了制定移动特别小组还完成了制定1800MHz1800MHz频段的公频段的公 共欧洲电信业务的规范,名为共欧洲电信业务的规范,名为DCS1800DCS1800系统。系统。n n19931993年我国开通了第一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年我国开通了第一个数字蜂窝移动通信 网。网

15、。一、一、 GSMGSM系统组成系统组成MSMS:移动台:移动台; BSS: ; BSS: 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 NSS: NSS: 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二二、 GSMGSM系统结构系统结构三、三、我国我国GSMGSM通信网结构通信网结构 采用独立网号方式来组网的。采用独立网号方式来组网的。 “ “中国移动中国移动” ” GSMGSM网路接入号为网路接入号为“ “135-139135-139” ” “ “中国联通中国联通” ” GSMGSM网路接入号为网路接入号为“ “130-133130-133” ”。n n全国全国GSMGSM移动电话网按移动电话网按大区设立一级汇接中大区设立一级汇接中 心

16、、省内设立二级汇接中心、移动业务本心、省内设立二级汇接中心、移动业务本 地网设立端局地网设立端局构成三级网路结构。构成三级网路结构。n n移动业务本地网的网路结构移动业务本地网的网路结构 ( PLMNPLMN)全国可划分为若干个移动业务本全国可划分为若干个移动业务本 地网,每个移动业务本地网中应设地网,每个移动业务本地网中应设 立一个立一个HLRHLR和一个或若干个移动业和一个或若干个移动业 务交换中心务交换中心(MSC)(MSC), 还可以几个移还可以几个移 动业务本地网共用一个动业务本地网共用一个MSCMSC。2. 2. 号码与识别号码与识别 (1)(1)国际移动客户识别码国际移动客户识别码(IMSI) (IMSI) GSMGSM移动通信网给移动客户分配一个移动通信网给移动客户分配一个 特定的识别码。存储在客户识别模块特定的识别码。存储在客户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