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51934961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以南水北调为例教学目标v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v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 (2)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 型工程 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 调、北煤南运等 一、南水北调的原因 我国水资源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人口(占 全国%)耕地( %)水资资源总总 量占全国 (%)人均水量 ( )北 方43.5%58.2%14.4%938南 方54.4%36.6%81.0

2、%4180年径流总量(亿米)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加拿大 俄罗斯巴西271152811329702312204000051912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年径流总量的比较我国水资源的总量 大,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径流量(米/人.年)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巴西加拿大216711294145092699032343105117我国同世界部分国家人均径流量的比较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中国水资源的特点v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v空间分布上:“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v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 大”为什么说长江在地理条件上有利 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 1 1、长

3、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长江流域属我国的丰水区3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 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2 2、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长江年径流稳定,年内径流的季节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分布也较北方各河流相对均衡二、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方案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东线 中线西线扬州天津三峡丹江口郑州石家庄北京南水北调方案 东线东线 工程 中线线工程 西线线工程评评 价优优 点缺 点有京杭运河可以 利用,工程量较 小,前期投资少 、工期短 黄河以南地区地 势北高南底,需 梯级抽水北送, 耗能多(流经地区 可能造成二次污 染)可自流供

4、 水需挖河道, 工程量很大青藏高原地势 高于华北、西 北可自流供水长江上游水量有 限,只能为黄河 中上游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华 北的部分地区供 水 三、南水北调的影响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经济效益: 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供水 区的经济发展。1、积极意义: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 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 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 金。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的矛盾,有利 于社会稳定 3、生态效益: 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 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

5、工业圆区众 多,输 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 排放会降低水质。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 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 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 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 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思考:南水北调对我们徐州有何影响呢?1.盐碱化土地面积可能进一步扩大 2.钉螺导致的吸血虫病增加.总量加大,水位上升,航运便 利为工农业发展提供充足水资源 .水质改善,可以降低某些疾 病的发病率 .使得当地生态环境得

6、到改善不利:有利: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都不 均匀,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 变率也很大。 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分布不平衡,河流径 流量小; 人口稠密, 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缺乏节水和环保意识,污染浪费严重.2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 原因何在?3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路线规划是:东线方案 计划从长江 _游扬州市江都段取水, 利用_大运河及大致与其平行的河道 作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 平湖,再采取隧洞虹吸方式穿越_ 河进入天津。中线方案计划从长江支流 _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 ,沿京

7、广线以西的伏牛山、太行山引水到北 京。西线方案计划从大渡河、雅砻江、通天 河调水至黄河_游,供宁厦、内蒙古、 陕西、山西。下京杭黄汉江上4除南水北调外工程外,我国重要的大型调 水工程还有_入津、_入唐、 _济青、_入晋等。 5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 各自采取的措施是:( )A. 节约用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B. 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6. 反映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 通常以_为主要指标。我国 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位,但人均水资源 值仅占世界人均值的_。人均水资源 最多的大洲是_,最少的洲是_ 。引滦 引滦 引黄引黄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61/4 大洋洲 欧洲二. 西气东输

8、工程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区,其中四大盆 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 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这四大盆地的气区全部分布在我国中西部 ,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最丰富的地区,累计探 明储量达419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是,将 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往能源短缺的长江三角洲 地区。西气东输的主干线是由塔里木至上海的4200千米管道, 它西起新疆的轮南油田,经甘肃武威、宁夏干塘、陕西靖边、 山西长治、河南郑州、安徽淮南、江苏南京等,最终到达上海 市区。西气东输意义重大,可以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 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

9、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 时也会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拉动相关产业,从而形 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 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 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 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 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 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 海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使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各自的优势得 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各地区的进一 步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 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 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 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改变过

10、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改变过分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 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结构,提高具有清洁能源优势的天然气 比重。比重。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现状煤炭一直 占到70左右。 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的问题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 煤 炭天然气 优 点缺 点开采成本低开采成本低 储存、运输方便储存、运输方便 价格便宜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 燃烧效率高 比较价格低 使用不方便 燃烧效率低 废气、废渣排放量大 开采、储运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国家层面的意义 有利于调配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 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

11、为主的能源消费 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 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为沿途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激活沿途省区钢铁、建筑、建材、运 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和机械电子 等产业的发展潜力。2从具体意义分析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1按能源的分类,天然气应属于:( )来自太阳能 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 常规能源 新能源A B. C. D. 2.下列有关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有大面积的花岗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质丰富B.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

12、机质丰富C.地质史上,激烈的地壳运动也带来丰富的天然气资源D.只要是盆地,就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DB3.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由西向东途径的地区,自然带变化依次是_、_、_、。这主要反映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4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途径地区,属于我国能源最大的输出省(市)是_,属于我国最大的输入省(市)是 _。5利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有何优点?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山西 上海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占地少、安全可靠 6在天然气分布丰富的四大盆地中,有属于全国商品粮 农业基地的是_盆地,号称“聚宝盆”的是_ 盆地,有着“天府之国”之称是_盆地,即将建成我 国西部石油工业基地的是_盆地。 四川柴达木 四川 塔里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