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921171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省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青海省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青海省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青海省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青海省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省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青海省 XXXX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XXXX 年年 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青海省 XX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XX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将 XX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XX 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关于 XX 年全省预算执行情况XX 年,面对错综复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体会议精神,按照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

2、各项工作任务,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省财政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1.全省执行情况。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亿元,为预算的%,增加亿元,增长%。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 1506 亿元,为预算的%,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其中,一般公共服务亿元,增长%;公共安全 59 亿元,增长%;教育亿元,增长%;科学技术亿元,增长%;文化体育与传媒亿元,下降%;社会保障和就业亿元,增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亿元,增长 24%;节能环保亿元,增长%;城乡社区亿元,增长%;农林水事务亿元,增长%;交通运输亿元,增长%;住房保障亿元,下降%。全省预算执行结果,总

3、财力为亿元,增加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中央补助收入1000 亿元,新发地方政府债券收入 127 亿元,上年结余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亿元,调入历年财政存量资金及政府性基金等亿元。另外,发行置换债券 168 亿元。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506 亿元,债务还本支出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亿元,上解支出亿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为亿元,全部为结转下年支出。2.省本级执行情况。省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亿元,为预算的%,减少亿元,下降%。省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亿元,为预算的%,增加亿元,增长%。其中,一般公共服务亿元,增长%;公共安全亿元,下降%;教育亿元,

4、增长%;科学技术亿元,增长%;文化体育与传媒亿元,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亿元,增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亿元,增长%;节能环保亿元,增长%;城乡社区亿元,增长%;农林水事务亿元,下降 26%;交通运输亿元,增长%;住房保障亿元,下降%。省本级公共财政预算部分项目支出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减少资金拨付中间环节,确保项目尽早实施,将以往列入省级支出的一些项目资金,直接拨付给各市(州)列支,从而减少了省本级支出。省本级预算执行结果,总财力为 626 亿元,增加 14 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中央补助收入亿元(中央补助收入 1000 亿元,扣除对市州补助亿元),新发地方政府债券

5、收入 78 亿元(全省 127 亿元,转贷市州级 49 亿元),上年结余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95 亿元,调入历年财政存量资金及政府性基金等亿元。另外,发行置换债券 107 亿元(全省 168 亿元,转贷市州级61 亿元)。省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亿元,债务还本支出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00 亿元,上解支出亿元。收支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亿元,实现了当年收支平衡。(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省政府性基金总收入亿元。其中,当年完成收入亿元,中央补助收入亿元,上年结转亿元,新发专项债券收入 24 亿元。另外,发行专项置换债券 9 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亿元,调入公共财政预算亿元,债务

6、还本支出 9亿元,结转下年支出亿元。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亿元。其中,当年完成收入亿元,中央补助收入亿元(中央补助收入亿元,扣除对市州补助亿元),上年结转亿元,新发债券收入 8 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亿元,调入公共财政预算亿元,结转下年支出 21 亿元。(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全省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完成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完成亿元。(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亿元,增加亿元,增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亿元,增加亿元,增长%。省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亿元,增加亿元,增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 205

7、 亿元,增加 100 亿元,增长%。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是关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确定 XX 年预算目标时,全省及省本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按预期增长 8%进行了安排,但在年度执行中,受经济下行、企业效益下滑、工业品价格持续走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以及非即期因素等影响,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一直低位徘徊。通过全省财税部门的共同努力,到年底虽然完成了省委确定的收入增长 6%的底线目标,但较年初预期目标短收亿元。其中省本级短收亿元。对于省本级短收,我们通过积极争取中央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增量、清理盘活财政存量等措施进行了弥补,确保了当年收支平衡。二是关于政府债券纳入预算管理情况。按照财政部

8、要求,XX 年全省发行的政府债券 328 亿元全部纳入了预算管理(其中:新增债券 151 亿元,置换债券 177 亿元),分别在公共预算和基金预算中进行了反映。三是关于新增财力使用情况。省本级在年度执行中新增财力为 25 亿元。按照财政部关于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对于这块财力没有安排新的支出,全部用于补充省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攻坚克难抓收入。XX 年的收入形势比我们年初预期严峻的多,为了确保全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我们始终把抓收支、增总量摆在突出位置。力保收入底线目标完成。加强分析研判,强化工作协调,多方挖掘增收潜力,报

9、请省委、省政府同意,按照既定的收入底线目标,量化分解各地区、各部门收入任务,竭尽全力抓好自有收入组织工作,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 6%的底线目标如期完成。坚持不懈争取中央补助。针对中央财政财力趋紧、专项转移支付结构调整、增量减少的情况,主动跟进,积极应对,着力增强争取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在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保障房、彩票公益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争取中央各类补助 1000 亿元,同比增长%。另外,落实对口援青资金亿元,争取政府外债项目优惠贷款 2 亿美元。高度重视支出进度和效益。分解落实各地月度支出任务,加快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提高支出有效性和均衡性。通过预算安排、盘活存量资金

10、、争取债券发行额度等,保障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支出需求。同时,督促各地区及项目主管部门加快项目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以支促收的作用。(二)加力增效稳增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持续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下达资金亿元,重点支持东部城市群、公路、铁路、机场、水利、保障性住房等重大项目建设,有效发挥了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把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点,更加注重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来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下达资金亿元,增加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制

11、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下达资金 12 亿元,实施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以及民族贸易等项目建设。下达支农资金 120 亿元,推动高原特色农牧业、现代畜牧业、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支持现代农牧业提升水平。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认真贯彻落实结构性减税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全年共减免税收亿元。适当下调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费率,取消、停征、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101 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亿元。(三)完善机制促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细化改革任务举措,稳步推进各项财税

12、改革。注重制度建设。加强总体制度设计,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青海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明确了财税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为主攻方向,省政府出台了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政府债务管理、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进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等意见,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同时,省财政厅也制定了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创新财政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投入方式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操作办法,确保改革分层对接、有序推进。稳步推进重点改革。按照省委“四个搞清楚”要求,健全完善台账制度,扎实推进年度改革任务,加大了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调入公共预算的力度,完善了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整的政

13、府预算体系基本建立。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省对市州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达到%,提高了个百分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并分类纳入了预算管理。同时,深度参与司法、社保、科技、金融、公车等重点改革,较好地发挥了财税改革的基础支撑作用。强化财政管理。加大财政存量盘活力度,共盘活存量资金 630 亿元,为 XX 年底存量资金的%。统筹加强全省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借融资机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深入开展,重点专项评价不断拓展。财政法治建设、基层财政管理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四)创新方式增效益。坚持市场导向,把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作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的主要措施强力推进。积极

14、探索“拨改投” 。拨付资金亿元,以股权投资形式重点扶持 43 户企业、支持实施“双百”工程、重大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培育、服务业发展项目。发挥中小企业等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以阶段性参股的方式向 93户中小微企业或担保机构注入资本金亿元,推动全省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巩固提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残疾人服务等试点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全省社会事业发展,XX 年出台了政府购买学前教育、大病医疗保险服务、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农村住房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政策措施,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转变支农资金投入方式。切块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资金,并将资金安排权下放到县

15、,支持按产业或项目拼盘方式整合统筹使用,有力促进了现代农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强化财政金融联动。全面落实财政支持金融发展政策措施,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规模,落实信贷风险补偿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普惠金融发展。注入资本金 3 亿元提升省信保集团再担保能力。探索推广 PPP 模式。安排专项资金设立推广 PPP 模式引导基金,建立 PPP 项目库,通过“青洽会”等经贸活动进行项目推介,海东市乐都区污水处理厂项目、西宁市污泥集中无害化处理项目已签约实施。(五)统筹兼顾保民生。始终坚持把保障民生作为重要任务,通过优化支出结构,统筹整合存量资金,千方百计加大民生投入,全年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 1142 亿

16、元,占到财政支出的%。同时,着力推动相关领域的支出政策安排,突出公共性,增强可及性和可持续性。支持实施精准扶贫。深入推进扶贫资金因素法分配到县、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减贫任务责任落实到县的工作机制,下达资金亿元,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连片特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项目,推动贫困地区农牧民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研究出台了培训、补贴、奖励、担保、贷款贴息、就业扶持、企业稳岗等政策措施,支持实施基层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就业创业政策体系,努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教育各阶段学生资助体系,建立中职生均公用经费和高职生均财政拨款制度,全面落实教育民生提标政策。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食品药品监管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市(州)公立医院改革经费补偿机制,调整提高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干部职工体检补助标准。加大生态保护投入力度。支持增加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认真落实移民困难补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和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等政策。支持实施三江源二期、祁连山、环青海湖等重点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