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培训教材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878670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10培训教材(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1修订概况1修订背景2修订背景n我国的工程规范每10年修订一次,高层建 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到了应该修订的时 候。n从规范颁布使用到现在,应用中发现了一些 问题,有待研究解决。nJGJ 3-2002颁布后,开展了一些研究和工程 实践工作,为修订规范做准备3主要修订内容4n竖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的限制n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分类与设计要求n框架-核心筒结构、混合结构中框架承担剪力过小的规定n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求n抗震性能设计51 规程适用范围调整为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 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高层建筑结构1.0.2 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

2、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 大于24m的其他民用高层建筑结构。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 度 为6至9度抗震设计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 度 和结构类型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为了与我国现行有关标准协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 2005)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 筑 (不含单层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2005版)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 筑 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住宅类公共建筑结构,其层数虽然不到 10 层,但层高比较高,建筑内

3、部的空间比较大,为适应结构设计的需要,有必 要 将这类结构纳入到本规程的适用范围。 ( 28m 24m) 6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适用范围1.0.3 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当其房屋高度、规则 性、结构类型、场地条件或抗震设防标准等有特殊要求时,可 采 用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新增条文,提出抗震性能设计概念。结构抗震性能设计(1)“超限高层建筑结构”;(2) 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但其规则性、结构类型也存在不符 合本规程有关规定的情况;(3) 位于高烈度区(8度、9度)的甲、乙类设防标准的工程或处于抗震 不利地段的工程。出现难以确定抗震等级或难以直接按本规

4、程进行抗震设计 的情况。为适应此类工程设计的需要,本条规定可采用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进行分析和论证。 7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主要工作4.11.1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应分析结构方案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 的 情况、选用适宜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并分析论证结构设计与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的符合性。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 场 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 等 各项因素选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 四个等级 ,结构抗震性能分为1、2、3、4、5五个水准(表4.11.1),每 个 性能目标均与一组在指定地震地面运动下的结构抗震性能

5、水准 相 对应。 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三项主要工作: 分析结构方案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 情况和程度; 选用抗震性能目标;计算分析和工程判断 8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表表4.11.1 4.11.1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性能水平1:完好、无损坏 性能水平2:基本完好、轻微损坏; 性能水平3:轻度损坏 性能水平4:中度损坏 性能水平5:比较严重损坏9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本条规定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三项主要工作。 1. 分析结构方案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情况和程度国内、外历次大地震的震害经验已经充分说明,抗震概念设计是决定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按本节要求采用抗震性

6、能设计的工程,一般不能完全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结构工程师应根据本规程第4章(基本规定)以及第612章(各类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有关抗震概念设计的规定,与建筑师协调,改进结构方案,尽量减少结构不符合概念设计的情况和程度,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方案。对于特别不规则结构,可按本节规定进行抗震性能设计,但需慎重选用抗震性能目标,并通过深入的分析论证。 10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2. 选用抗震性能目标本条提出A、B、C、D四级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和五个结构抗震性能水准(1、2、3、4、5)。地震地面运动一般分为三个水准,即多遇地震(小震)、设防烈度地震(中震)及预估的罕遇地震(大震)。 A、

7、B、C、D四级性能目标的结构,在小震作用下均应满足第1抗震性能水准,即满足弹性设计要求;在中震或大震作用下,四种性能目标所要求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有较大的区别。11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A级性能目标是最高等级,中震作用下要求结构达到第1抗震性能水准 (完好、无损坏),大震作用下要求结构达到第2 抗震性能水准(基本完好 、 轻微损坏),即结构仍处于基本弹性状态;B级性能目标,要求结构在中震作用下满足第2抗震性能水准(基本完好 、 轻微损坏),大震作用下满足第3抗震性能水准(轻度损坏),结构仅有轻度 损 坏;C级性能目标,要求结构在中震作用下满足第3抗震性能水准(轻度损坏) , 大震作用

8、下满足第4抗震性能水准(中度损坏),结构中度损坏;D级性能目标是最低等级,要求结构在中震作用下满足第4 抗震性能水准 (中度损坏),大震作用下满足第5性能水准(比较严重损坏),结构有比较严 重的 损坏,但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12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选用性能目标时,需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因素。鉴于地震地面运动的不确定性以及对结构在强烈地震下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模型及参数的选用等)存在不少经验因素,缺少从强震记录、设计施工资料到实际震害的验证,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判断难以十分准确,尤其是对于长周期的超高

9、层建筑或特别不规则结构的判断难度更大,因此在性能目标选用中宜偏于安全一些。13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举 例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或处于不利地段场地的特别不 规 则结构,可考虑选用A级性能目标;房屋高度或不规则性超过本规程适用范围很多时,可考虑 选 用B级或C级性能目标;房屋高度或不规则性超过适用范围较多时,可考虑选用C 级 性能目标;房屋高度或不规则性超过适用范围较少时,可考虑选用C 级 或D级性能目标。以上仅仅是举些例子,实际工程情况很多,需综合考虑各 项 因素,所选用的性能目标需征得业主的认可。14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3. 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论证的重点是深入的计算

10、分析和工程判断,找出结构有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提出有针对性的抗震加 强措施,必要的试验验证,分析论证结构可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 目标。一般需要进行如下工作: 1)分析确定结构超过本规程适用范围及不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情况和程度; 2)认定场地条件、抗震设防类别和地震动参数;3)深入的弹性和弹塑性计算分析(静力分析及时程分析)并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15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4)找出结构有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以及需要加强的关键部位,提出有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 5)必要时,还需进行构件、节点或整体模型的抗震试验,补充提供论证依据,例如对本规程未列入的新型结构方案又无震害和试验依据或对计算

11、分析难以判断、抗震概念难以接受的复杂结构方案; 6)论证结构能满足所选用的抗震性能目标的要求。16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性能水准4.11.2 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可按表4.11.2 进行宏观判别,各种性能 水 准结构的楼板均不应出现受剪破坏。 表表4.11.2 4.11.2 各性能水准结构预期的震后性能状况各性能水准结构预期的震后性能状况17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本条表4.11.2 列出了五个性能水准结构地震后的预期性能状况,包括损坏情况及继续使用的可能性,据此可对各性能水准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宏观判断。本条所说的“关键构件”可由结构工程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分析确定。关键构件举

12、例水平转换构件及其支承结构、大跨连体结构的连接体及其支承结构、大悬挑结构的主要悬挑构件、加强层伸臂和周边环带结构中的某些关键构件及其支承结构、长短柱在同一楼层且数量相当时该层各个长短柱、细腰型平面很窄的连接楼板、扭转变形很大部位的竖向(斜向)构件等。 18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计算设计 4.11.3 不同抗震性能水准的结构设计可按下列规定进行: 1 第1 性能水准的结构,应满足弹性设计要求。小震作用 下,其承载力和变形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在中震或大震 作用下,全部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宜符合下式要求:(4.11.3-1 )式中: 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构件内力,不需乘以与抗震等 级有关

13、的增大系数。 第1 性能水准: 无损坏19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第1 性能水准结构,要求全部构件的抗震承载力满足弹性设计要求。小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位移、全部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及结构整体稳定等均应满足本规程有关规定;结构构件的 抗震等级不宜低于本规程的有关规定,需要特别加强的构 件可适当提高抗震等级,已为特一级的不再提高。中震或大震作用下,构件承载力需满足弹性设计要求, 如式(4.11.3-1),式中构件组合内力计算中不计入风荷载作用效应的组合, 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构件内力计算中 不需要乘以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 20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2 第2 性能水准的结构,在中

14、震或大震作用下,竖向构件及关键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宜符合弹性设计要求;耗能构件的受剪承 载 力宜符合弹性设计要求,其正截面承载力宜符合下式要求:(4.11.3-2)式中: 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截面承载力。 第2性能水准:基本完好、轻微损坏; 标准值复核 21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第2 性能水准结构的设计要求与第1 性能水准结构的差别是,框架梁、剪力墙连梁等耗能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抗弯)只需要满足式(4.11.3-2)的要求,即满足“屈服承载力设计”。“屈服承载力设计”是指构件按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承载力Rk不小于按重力荷载及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构件组合内力,作用分项系数( )及抗震承载

15、力调整系数 , 均取1.0。22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3 第3 性能水准的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分析,在中震或大震作用下,竖向构件及关键部位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宜满足式( 4.11.3- 2)的要求:(4.11.3-2) 竖向构件及关键部位构件受剪承载力宜满足式(4.11.3-1)的 要 求;部分耗能构件进入屈服阶段,但抗剪承载力宜满足式(4.11.3- 2)的要求。大震作用下,结构薄弱部位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应 满 足本规程第4.7.5 条的规定(弹塑性变形验算)。 第3性能水准:轻度损坏 ; 标准值复核或设计值复核23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n第3 性能水准结构,允许部分框架梁、

16、剪力墙连梁等耗能构件进入屈服阶段,竖向构件及关键构件承载力需满足“屈服承载力设计”的要求。整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应进行弹塑性分析。为方便设计,允许采用弹性方法计算竖向构件及关键部位构件的组合内力( ),计算中可适当考虑结构阻尼比的增加 (增加值一般不大于0.02)以及剪力墙连梁刚度的折减(刚度折减系数一般不小于0.4)。实际工程设计中,可以先对底部加强部位和薄弱部位的竖向构件承载力按上述方法计 算,再通过弹塑性分析校核全部竖向构件(要求均未屈服)。 242 引入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和方法4 第4 性能水准的结构应进行弹塑性计算分析,在中震或大震 作用下,关键构件的抗震承载力宜满足式(4.11.3-2)的要 求:部分竖向构件以及大部分耗能构件进入屈服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