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神经系统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184789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10.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神经系统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3.神经系统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3.神经系统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3.神经系统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3.神经系统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神经系统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神经系统幻灯片(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由众多的神经细胞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 信息网络,联络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从功能上,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传入、中枢和传出。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中枢部分脑(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大脑) 脊髓周围神经按解剖部位按有关功能脑神经脊神经 植物性神经躯体神经感觉(传入神经)运动(传出神经)躯体感觉神经植物性感觉神经植物性运动神经(支配内脏器官、 心血管和腺体)躯体运动神经(支配骨骼肌)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周围部分主要内容v一、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特征v二、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和活动v三、 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v四、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v五、

2、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v六、 脑的高级机能一、一、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1、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neuron) (1) 基本结构(2)主要功能: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而引起兴奋或抑制; 对不同来源的兴奋或抑制进行分析综合; 分泌激素等 (二)神经胶质(neuroglia)雪旺氏细胞、星形胶质细 胞、少突胶质 细胞、小胶质细 胞、室管膜细胞等 ( 2 2)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a a、支持、绝缘和屏障作用 血脑屏障b、吞噬和免疫应答作用 c、参与神经递质代谢d、合成和分泌活性物质 e、维持内环境稳态f、修复和再生作用(三)神经纤维(NF)传导兴奋的特征:(1). 生

3、理完整性(2). 绝缘性(3). 双向性(4). 不衰减性(5). 相对不疲劳性影响NF传导速度因素:直径、髓鞘、温度、状态 (四)神经对所支配组织的作用功能性作用:突触释放神经递质,改变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 营养性作用:神经末稍经常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 组织内部的代谢活动,影响其持续性的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 这种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突触传递与非突触传递脊髓前角神经元突触约有2000个; 皮层神经元突触约有3万个;人类CNS内大约有突触1014个。2.1 突触的分类:传递方式: 化学性突触(图) 电突触(图)接触部位(图): 轴 树型轴 体型(图)轴 轴型(

4、图)功能: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2.2 突触结构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传递机理Ca+通道开,内流APAP前膜去极化前膜去极化递质释放递质释放突触后膜受体突触后膜受体EPSPEPSP Na+内,去极K+外/Cl-内,超极IPSPIPSP突触后膜离子通道通透性变化突触后膜离子通道通透性变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 突触前膜兴奋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经突触间隙弥散至突触后膜的受体,引 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Na+内流,使突触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形成的 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原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升高,使其容易产生A

5、P 。局部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 IPSP )突触前膜兴奋后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改变其 离子通透性,K+外流或Cl-内流,使突触后膜超极化而产生的电位变化。 使突触后神经原对其它刺激的兴奋性下降,使其不易产生AP。EPSP在轴突的始段(轴丘)达到52mV 左右时,就可以引发动作电位IPSP 沿细胞扩散引起细胞的抑制整个细胞的活动取决于该时期EPSP 与IPSP的综合效应v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 突触前神经元 突触 突触后神经元 、总和作用 、突触延搁 递质的释放 扩散 对突触后膜的作用 、对内外环境敏

6、感性 缺氧 酸碱5、对某些化学物质敏感性 咖啡因 可可碱 士的宁电电突触(缝隙连接)突触间隙5nm; 突触小体内缺乏突触小泡; 间隙电阻小,形成低电阻通 道,AP直接通过突触间隙 作用于突触后膜。 传递的速度快,电阻低、 几乎无潜伏期,双向传递非突触性传递神经原轴突末梢形成许多串珠样曲张体,内部有大量含有 递质的小泡。神经冲动到达曲张体时,递质从其中释放出 来,经弥散方式到达邻近或稍远的靶细胞与其受体结合, 发挥生理效应 植物性神经和所支配的效应器植物性神经和所支配的效应器特点:无特化突触结构,信息传递时间长;曲张体与耙细胞距离远;不是一对一的支配关系;产生效应与否与效应器有无相应受 体有关神

7、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由其神经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 到突触后膜,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 的受体,使信息从突触前传递至突触后的特殊化学物质。3、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神经调质(neuromodulator):是指神经元产生的另一类化学物质, 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 但它们并不是在神经元之间起着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 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起到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3.1 外周递质与受体a.乙酰胆碱 Ach 胆碱能神经纤维分布较广泛 运动Nf、植物性N的节前纤维、绝大部分副交感N节后纤维支配汗腺和骨骼肌的舒血管交感N节后纤维b.去甲肾上腺素

8、( NA or NE ) 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除支配汗腺和骨骼肌的舒血 管以外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嘌呤类或肽类 嘌呤能或肽能神经纤维胃肠道壁内神经丛中的一些纤维释放ATP、血管活性肠肽、 促胃液素、生长抑素等。受体胆碱能受体: 以兴奋为主毒蕈碱M型: M1/M2/M3/M4/M5 烟碱N型:N1/N2 肾上腺素能受体: 以兴奋为主:1受体:1A/1B/1D2受体:2A/2B/2C以抑制为主: 1、2、33.2 中枢递质与受体乙酰胆碱:感觉、运动、学习、记忆 单胺类:(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情绪、觉醒、睡眠 氨基酸类:谷、天冬、甘、GABA 肽类:阿片样肽(脑啡肽,强啡肽 )与痛觉

9、和镇痛有关; 脑肠肽(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等)下丘脑释放的调节性多肽都有相应的受体脑啡肽的镇痛功能1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辐辐散式:兴奋或抑制的扩散 聚合式:总和或整合连锁连锁 状:空间上加强了作用范 围环环状:后放或及时终止正、负反馈的基础 P265 二、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和活动2.1中枢内兴奋的特征 a.单向传递 b. 中枢延搁:突触延搁递质释放、扩散、与受体作用等,一个突触传递约需0.5ms c. 总和:单个EPSP不足以引起AP,时间、空间总和 d. 兴奋节律的改变 e.后放:(图) f.局限化与扩散 g.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递质和受体2 中枢兴奋与中枢抑制中枢活动的两种基

10、本过程 2.2 中枢抑制过程的特征突触前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回返性抑制 图 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兴奋性递质释放的减少结构基础:轴-轴突触、轴-体突触抑制作用发生在突触前膜,与Ca+内流有关突触后抑制: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引起,抑制性递质的作用传入侧支性抑制回返性抑制3.1 反射与反射弧反射:在中枢NS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 刺激的 应答性反应。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方式 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反射中枢多级 3 反射非条件反射:动物在种族进化过程中建立和巩固并可以遗传 给后代的反射。 条件反射: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经过训练在非条件反射的 基础上建立的反射。3.2 条件反射与非条

11、件反射中枢NS的高级功能 ,有更大的灵活性 ,更适应于复杂多 变的生存环境。吃肉(非条件刺激)引起唾液分泌(非条件反射)动物经过训练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无 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 合,使中枢NS内无关刺激的 兴奋灶与非条件刺激的兴奋 灶建立了新的功能性联系。 条件反射的意义v感觉:感受器受到有效刺激后产生N冲动,经神经传 导通路进入中枢NS,产生一种与刺激相适应的反应。感觉是神经系统反映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一种特殊的高级功能。 三、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机能v由特殊分化的传入Nf末梢及其附属装置构成的生物换能器v一般生理特性:a. 适宜刺激 b. 换能

12、作用c.适应现象 快适应(嗅觉感受器) 慢适应(痛觉感受器)d. 对比现象和后作用:3.1 感受器刺激感受器神经冲 动脊髓丘脑 大脑皮层 感觉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浅感觉传导路径:痛、温度、轻触觉 在脊髓的界面上先交叉到对侧后上行3.2 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深感觉传导路径:本体感觉、深部压觉 同侧上行至延髓薄、楔束核后交叉脊髓半断离时,离断对侧发生浅感觉 障碍,同侧发生深感觉和辨别觉障碍初级中枢丘脑:感觉传导的换元接替站丘脑的核团: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非特异性核群3.3 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躯体特异性投射系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感觉接替核接受躯

13、体各种特异性感觉传导通路来的神经冲 动,再通过Nf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产生特定的感觉。 丘脑联络核 点对点,产生特定感觉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感觉传导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 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在网状结构内多次换元前行,到达丘 脑非特异性核群(髓板内核群),最后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 层的广泛区域。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维持觉醒躯体感觉区:左右交叉和前后 倒置排列(头、面部除外),感觉 功能越精细所占面积越大。本体感觉代表区 内脏感觉代表区 视觉代表区 嗅觉代表区 味觉代表区3.4 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最高级中枢v躯体运动是动物对外界反应的主要活动,在 NS各个部位的

14、调节下,由许多骨骼肌的协调 和配合运动来实现 脊髓-脑干-小脑-皮层四、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运动动神经经元与运动单动单 位 4.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stetch reflex)屈肌反射腱反射 肌紧张脊休克(spinal shock):肌梭: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腱器官: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中,等长收缩时受到的刺激 最强,为肌肉张力变化感受器牵张反射的机制脑干:延髓、脑桥和中脑4.2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肌紧张 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姿式易化区 :加强肌紧张和肌肉运动。脑干中央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可加强易化区活动 抑制区: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

15、 等高级中枢可抑制易化区活动或加强抑制区活动去大脑僵直:在中脑前、后丘之间切断脑干,可出现四肢僵直 、脊柱硬挺、头向后仰、尾部翘起,躯体呈角弓反张姿式。 原因:抑制区活动减弱,易化 活动加强,肌紧张加强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 抑 制 区易 化 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 (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 位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 (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 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 (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 )上级中枢下传通路作 用特 点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 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 抑制N元兴奋性 肌梭敏感性 肌紧张和肌运动网状脊髓束 加强N元兴奋性 肌梭敏感性 肌紧张和肌运动4.3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前庭小脑(原始小脑) 维持躯体姿势平衡 脊髓小脑(旧小脑) 调节肌紧张 皮层小脑(新小脑) 协调随意运动 v发动和协调肌肉运动 起源 大脑脑皮层联络层联络 区; 设计设计 大脑脑皮层层、基底神经节经节 和小脑脑外侧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