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83608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第九区讲述了维库斯感染了某种神秘病毒,正逐渐变成一个外星人,为了不沦为研究的对象遭受非人的实验,他只有逃往唯一安全之地第九区。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 为什么大部分科幻作品总是幻想两个星球战争的局势?包括第九区中人类与虫族的敌对。一个智慧文明对于另一个智慧文明的态度应该如何?无数的小说和电影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小说三体和安德系列给出了几个逻辑。假设一个文明 A 在宇宙中发现了另一个文明 B,B 文明目前的发展水平低于 A,但是进步速度惊人,可能会在几个世纪内超越 A。那么 A 应该作出怎样的判断?B 星球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我们暂且不谈善意的选项。假如它的

2、倾向是恶意的,当它发展成熟超越 A 星的时候,A 星面临的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那么,A 星是否能够承受这个“假如”?这并不是吃西瓜还是吃苹果的问题,生死攸关。退一步说,B 星是善意的。比如安德系列中的那个猪猡星球。人类的一位教授研究了它们许多年,一向谨慎和友善,最后却遭到了开膛破腹的命运。是猪猡族残忍吗?并不是。原来它们的生命形态与人类不同,开膛之后可以实现由动物到植物的形态转换。它们只是希望通过这场人类概念中的“谋杀”来帮助教授实现“升华” 。每个星球的生态状况和道德认知都无法预知,如何确定 B 星的善意不会对A 星造成损害?如果说各个文明有什么共通的地方,那么应该就是“逻辑”了。逻辑是任何

3、学科发展的基础。而从逻辑上来说,我看不出 A 星还有别的任何选择。摧毁或占领 B 星,这是逻辑上的必然。至于是否违背了道德?这样的疑问,是基于何种道德的前提?A 星的还是 B星的?两个文明的道德衡量是否共通?如果不同,那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意义。星际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从来就是逻辑命题,而不是道德命题。但第九区有它特殊的地方。我的一些朋友看完后,都对虫族炸飞人类的场面而大呼过瘾。为什么作为一个人类却选择了外星人的立场?这里虫族和人类在语言上是可以沟通的,他们的行为和思考都符合我们的模式。看到虫族为死于生化实验的同伴哀悼,为回归家园的努力,对半人半虫主角的接受我们忍不住感叹这些虫人真是比人还要像人。

4、比人还要像人?好吧,不如说,它们就是人,除了虫子一般的外表这就是为什么观众会对其产生认同感。这是一个披着科幻外衣的地球故事。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个殖民的比喻。人类对于虫族的行为都影射着历史上的暴行。为什么几百年前欧洲人可以对印第安人大肆杀戮?为什么德国人会对犹太人种族灭绝?为什么日本人会在中国犯下兽行?“猪猡” “虫子”等等是前者对后者的蔑称。正是因为对异族的非人类化处理或者说对“异族”的“异类化”才让他们杀戮起来可以残忍得心安理得。对于他们,这些跟杀一只狗和一头猪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辛德勒名单中,作为一个德国商人的辛德勒为什么会保护犹太人?因为他在工厂里与工人有了沟通和接触,了解他们的背景,知

5、道他们作为犹太人,首先是一个“人” 。一个文明与另一个文明,一个种族与另一个种族,它们和平相处的前提必定是互相了解对方,碰触到其中人性的那个部分。外表可以千差万别,人之所以为人,是基于“人性”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第九区中的虫族根本就是人类而非异类。我们是根据自己的道德观情感观社会观创造了它们。这也是为什么比起那些政府军队,我们更偏向于虫族。因为在这个影片的描写中,我们没有看到前者人性的部分。但是这种偏向何尝不是危险和狭隘的。片子中几个政府官员为了几千万的利益要杀死男主的时候,恐怕大家都觉得义愤填膺吧?让我们换一个场景:我方的侦查员被敌方捕获,我们潜伏在敌军阵营的一个间谍被派遣执刑。如果不杀这个

6、侦查员,他自己的身份就要暴露,那么全盘计划都会付诸一炬。杀还是不杀?前者是为了金钱,后者是为了革命。前者为人不齿,后者却每每受到赞美。是否只要动机够崇高,某部分人就可以夺取另一部分人的生命?你是如何判断动机的崇高性?同理,你又怎么判断自己道德的正义性?以此类推某个人类被外星生物附体,必须杀掉才能拯救全人类,杀还是不杀?某个村庄集体病毒,有感染周遭的危险,杀还是不杀?某个民族低劣愚笨,为了提高全人类的素质,杀还是不杀?很眼熟吧?纳粹诞生了。如果我们可以对“牺牲一个人而有利于大部分人”这个事实让步,那么有一天,我们也能接受在所谓“正义”和“利益”的幌子下“牺牲一家人的利益” , “牺牲一个城市的利

7、益” , “牺牲一个国家的利益” , “牺牲一个民族的利益” 。于是我们看到了纳粹,看到了侵华,看到了美伊战争。我是和平主义者,因为我不相信绝对的正义,也不相信任何动机和名义下,一部分人可以杀戮另一部分人。而我们之所以在观看第九区时乐于看到人类被炸得血肉横飞,不过是因为这个电影中人类的形象不符合我们的道德观和情感观罢了。我们把此处的虫族当作了人类,而把人类当作了异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死有余辜。异族,可以沟通的种族,与我们有着共通的思维方式;异类,不可沟通的种族,行为思维模式不可预知。我们对于前者的杀戮多出于贪婪野心或者误解。而对于后者,我认为多半出于自保。假设一大早,你去前门拿报纸,忽然看

8、到一个如第九区中虫人形象的生物向你飞扑而来。这时候你想起腰间还别着一把左轮手枪你是否会选择拔枪射击?我知道我会的,哪怕它可能真的只是想给我一个拥抱。人性是在生存本能上衍生发展的,所以它免不了贪婪而怯懦,对异族的防备和野心,以及对异类无法克制的恐惧。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但人性迷人的地方是,在我们见过了许多丑恶之后,总还能发现一些温暖的东西。就像片子最后那朵钢铁玫瑰,虽然它是金属,且源自垃圾。但它毕竟是一朵玫瑰。科幻片第九区观后感 有些路是不能回头的,变成异形就是其中之一。我先想到了这句话,然后再想想,尤其是想到片尾那朵金属制的玫瑰花时,便又想要将这话给抹去了其实可能确有一条回头路,唯一要做的就是

9、耐心等待,就好像一切希望都只是过程,唯有在结果不明、目的未知的情况下才能存在;那些能够表现希望存在的电影,它们多半是好的,至少可以让人在允许任意泼洒可能性的联想中回味。我和 Neill Blomkamp 并不熟,不知道 9 区还会有些什么新故事。约翰内斯堡本身是我极为向往的一个城市我听很多人说南非极乱,黑人的性格极度凶残,但我并没有亲见:告诉我这些的这许多人,他们也并没有亲见,只是还有些没有亲见的人告诉了他们少量的来源造成了广泛的印象。那些来源是媒体,就像异形片以及父母、老师、书本、电影和音乐自小告诉我们的那样:外星人多半来者不善,丑恶的多半是邪恶的,陌生人多半不值得信赖,岳父的话多半要听我们

10、自以为见识太多,哪知我国特色的经验实用主义往往最容易迷蒙我们的双眼。无论是片中主角Wikus,还是座下观看影片的众生,对于自我自身于社会,无一例外存有一套成见般的认定:如果它不曾颠覆,那么我们大多可以享有愚钝的幸福;如果它被迫颠覆了,那只有警醒之后的无尽痛苦District9中是这样, 1984亦是这样, 夜访吸血鬼如此, 变形记也还是如此:几个杂乱的例子,无非是想阐明”我竟非我“的困惑。不管是无奈、被迫还是自愿,当你即将成为少数,被逐渐孤立在几个多数之外:在那过程中,脚踩边缘,被曾经鄙视的排斥,被曾经亲近的背叛,无论是人还是外星人,对所有生物的信任都殆尽,唯有力求自保的信念在支撑一具即使在哲

11、学命题上也早已非我自身的躯体想想那种心情,倒可以套用一句流行语来概括:这片子讲的真的不是异形,是寂寞。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讲:每个人的内心,潜藏着对自身身份的一种难言的焦虑。9 区的内在,表现的恰是如此的焦虑:Wikus 先生最初急于扮演一种合群的身份,甘为城管队长,带领武装小队组织搬迁工作。即使到感染脱逃之后,开上高科技动力装甲 VS 暴走之时,原来的面具也还留下小半张:不过,这个运气极好(也可以说是极坏)的人在事发 74 小时的那会儿多了一种新的认同,或者说是释怀是幸运的事,因为这运气极好的人,开始逐渐习惯异形身份了。另一方面,外星人也存有同样的焦虑。他们开着巨型的母舰,有着卓越的外星科技

12、,却又不幸虎落平阳,沦落到贫民窟中任人宰割(这个形容放在片中实在太过恰当,除了被白人欺压外,当地的少数恶劣黑人还吃他们)。其中一些随波逐流,少数精英却时刻梦想着回归母舰,为此他们甘愿被人辱骂、凌辱甚至射杀,只要他们秘密维护着的计划仍在进行中,种族可以复兴,个体的死亡也无需畏惧。再一方面,Wikus 的岳父、MNU 的佣兵们、9 区的黑人帮派、主角的夫人影片也试图表现他们的焦虑,或多或少:这些都是对画面内各个角色所做的诠释,在那些看上去杂乱又琐碎的细节上,焦虑的光芒就如电磁脉冲枪的发射一般闪耀,矛盾冲突蕴育在所有的种族、集团、民众和个体之间。整个约翰内斯堡的焦虑心情,就像那些悬浮在半空中的巨大母

13、舰,伴随着时刻不停的 DV 视角、新闻报告、事后采访和监视器记录一道,随电影胶片的转动摇摇欲坠着。再稍谈谈 9 区的外在。特效部分,由于本身使用了如同死亡录像 苜蓿地及女巫布莱尔那样的仿真伪记录片风格,就特别注意不去制造太过好莱坞化的火爆镜头。早期特效的亮点在对于蟑螂星人的糟糕生活的刻划上,点缀一些主角变形时拔指甲、掉牙等等很疼的镜头作为调剂;中期入侵 MNU 基地,外星脉冲枪的强力结合影片本身刻意营造的、故作真实的气氛,没有极度夸张的镜头,但却能让人耳目一新基本上,就和玩辐射 2佣兵的装备在外观上很让人满意,但在实战效果和战术布置上却过于科幻和大片化了;机甲的能力也有前后矛盾之处(共有三处,

14、但均可补完后再解释,这就不剧透了)演技上,Sharlto Copley 很值得一提,虽然是半路出家之人,但演出上却能配合 9 区本身的题材,表演出十分自然、真实的效果。全片的镜头基本围绕他展开,甚至可以说 Wikus 是本片的唯一主角:对于 3 天时间内的心理、身体、身份转变,每一个细节都雕琢得恰到好处。前期的企业齿轮酸味、发现身体变化后的黑色苦味,折臂断指之时的腥辣血味,看到电视中污蔑他与异形性交时的无言涩味,结尾目送外星人回归时的微微甜味尽皆可从Sharlto 利落到位的表情动作中品尝出来,尤其是,在影片末尾又闪回最初他即将从总部出发、拿出妻子照片那刻的甜蜜表情时:我竟觉得这已是完全的两个

15、人了当采访中说到”Wikus,在我的记忆中他已经死了“时,仿佛是瞬间替换了自身,生出一股余韵悠长的悲凉滋味:此刻片子已经无关科幻,只剩下对人世无常的感叹了。除此之外,Sharlto 本人还是一部名为Spoon的片子的导演兼编剧,鉴于对 9 区的印象良好,此片大概也值得一看.据说 Peter Jackson 允了三千万给 Neill Blomkamp,请他尽管随意发挥。结果便是这部 9 区票房和口碑大家也看到,估计 Neill 在开机时曾有的焦虑现时也统统去了散了没了。至于 Wikus,如果真得如约等上整整三年,会否在他栖身的破屋后面种满亮闪闪的金属玫瑰呢?倒也真期待看到这样的一圃花田。科幻片第

16、九区观后感 Wikus 的进化过程来得并不像格里高利一样直接了当,简单明了:一天早晨,格里高利萨姆沙从不安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甲虫。Wikus 的进化漫长到要花掉 72 小时的时间,以至于他可以慢下来,睁大还未变异的眼睛好好瞧瞧这个世界上的人,瞧瞧这个世界。这 72 小时里 Wikus 暧昧而孤独,痛苦于无地,在人世边缘游走徘徊、若即若离。籍着残存的人类表征和尚能接手机的右手,他在手机跟前陷入崩溃的边缘,苦苦哀求那一头的妻子,不要放弃自己,而他给出的理由竟是这般强悍而无力:不要放弃我,因为我还没有放弃你这个时候,不用装逼的扯身份的焦虑和认同,傻子都知道可怜的 Wikus 落单了,在有一个月亮和七个月亮的世界里,他两相不是人。同事离他而去(对于城管我们还能期待些什么?),朋友电话忙音,这个时候 Peter Jackson 要再连老婆都给他撤了就该去玩独立电影了。幸好我们的制片人是拍过指环王的,因此,爱情成了 Wikus 最后的救命稻草和信念,他开始告别混沌的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