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9331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4章(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 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 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 盾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和意识形态 教学目的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 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 经济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 意识形态的实质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 及以私有制 为基础的商 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 生

2、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 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 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 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 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二)资本的原始积累“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 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 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的矛盾(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自然经济 (1)定义:自然经济指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 产者自己 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 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 (2)特点:自给自足的经济 与分

3、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 应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2、商品经济 (1)定义: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 产 的经济形式。 (2)产生的历史条件: * 社会分工的出现 *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 的 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 * 交换 * 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 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 动 二 重 性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 品 二 因 素使用价值价 值劳 动 二 重 性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三)价值量的决定商品的价值 (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 *(2)简

4、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 产生(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第一阶段 简单价值形式 等式左端的商品“绵羊”处于主动地位, 它的价值在斧子这一商品上相对地表现了 出来,是价值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 值形式上。 等式右端的商品“斧子“则处于被动地位, 用它自己的商品体表现出“绵羊“的价值, 起着等价物的作用,处于等价形式上。扩大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货币的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 也是一种商品,作为商品,它与普通 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货币又不是普通的商品, 而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 品。货币的这种一般等价物作用使商 品生产者

5、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必须通 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货币是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 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 会经济关系。货币的职能价 值 尺 度流 通 手 段贮 藏 手 段支 付 手 段世 界 货 币流 通 手 段价 值 尺 度价 值 尺 度(2)货币的职能 * 第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来充当衡量商品 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 货币自身也具有价值。 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 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执行(价值尺 度)的职能* 第二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 介顾客用十元钱购买了五斤苹果,表明货 币是在执行(流通手

6、段)的职能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使商品流通 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这两者在时 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包含了商品相对 过剩危机的可能性。 * 第三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 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而保存起来。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只能是金属货币 或金属条块。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 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第四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 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 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缓解了 因缺乏现金而不能购买商品的矛盾,使商品 在缺乏现金的情况下得以流通,减少了

7、流通 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有利于商品经济的 发展;另一方面,它也进一步扩大了商品经 济的矛盾,使爆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进一步 加深。* 第五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 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这是货币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或 银),各国发行的纸币中少数信誉较好的如美元 、英磅等可以在较大范围里流通,在一定程度上 也执行了世界货币的职能,但从根本上说是以其 黄金储备为基础的。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表明,货币是 商品交换过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 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货币的出现,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 两极

8、: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 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 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 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 殊使用价值的商品。 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 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 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 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 称为“商品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 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 所有者”。(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价值规律 *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价值规律的作用(1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

9、产商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 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 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 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 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 格 以 价 值 为 中 心 上 下 波 动 。价值价格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价 值(3)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 调节社 会资源 在不同 生产部 门之间 的配

10、置 自发地 刺激社 会生产 力的发 展 自发地 调节社 会收入 的分配 。表 现私有制个别 劳动具体 劳动使用 价值社会分工社会 劳动抽象 劳动价值W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 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六)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 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 奠定了基础。 * 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 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 供了理论指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 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11、* 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 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 第三,深化对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 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作用的认识。 * 第四,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认 识。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 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 和脑力的总和 * 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 源,除了自身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靠 出卖劳动力为生。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 资本1、劳动力商

12、品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 力这种特殊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 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劳动者繁殖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 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指劳动力 的使用,即劳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 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 值的源泉。劳动力的使用能够为它的购买 者创造剩余价值,这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具 有决定性的意义。3、货币转化为资本 货币可以是资本,但货币

13、本身并不一定就 是资本。 资本可以表现为货币,但并不一定都是用 货币来表现。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就是剩余价值的生 产剩余价值只能发生在流通的第一阶段 ,即所购买的商品上。货币的所 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 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 使用不仅能够创造自身的价值,而且能 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 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由此可见,劳动力成为 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一)所有制和所有权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 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的 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使所有制关系 上升到法的关系的高度,

14、所有制的现实经济 形态就具有了法律形态,即所有权范畴。是 一种排他性权利,强制地规定了人们在经济 生活中对占有物行使权利的界限,直接影响 到现实生活中生产资料的实际利用及其与劳 动者的关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 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 去把握和理解,而不能从所在权出发去认识 。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 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这种意志关系或者法的关系的性质在根本 上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 质与以往的剥削制度不同,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 不是完全占有,也不是人身依附,而是基于劳动者 的完全的人身自由。资本家只

15、能通过购买劳动力的 方式,将出卖了劳动力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在 一起进行生产并取得剩余价值。在这里,生产资料 和货币采取了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 资本家,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 动的关系。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 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 工人的剩余价值。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绝对规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 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工人在 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 本家;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购买10斤棉花, 价值的货币表现为10元 购买纱锭等其它劳动资料, 货币表现为2元 雇佣纺纱工人一天劳动力的价值, 货币表现为3元_ 在生产开始之前资本家共垫支了 15元假定工人在6个小时内将10棉花纺成棉纱结果是: 棉纱的价值(就由棉花和纱锭等其它劳动资料转移来的旧 价值) 12元工人在6个小时内又创造出了一个 3元_棉纱的价值就是 15元 (2)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 值形成过程。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