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4479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分校(站、点): 电大工作站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科专业调查报告调 查 笔 记调查时间: 2016年 10月 8 日2016 年 10 月 15 日调查对象:罗源县碧里乡溪边村主任调查方式:座谈调查内容:该村现有的人口、基础设施情况、村民经济收入情况完成情况:良好调查时间: 2016年 10月 17 日2016 年 10 月 22 日调查对象:罗源县碧里乡溪边村主任和村民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资料查询调查内容:溪边村村民医疗卫生保健情况完成情况:良好调查时间: 2016年 10月 23

2、日2016 年 11月 28 日调查对象:罗源县碧里乡溪边村村民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资料查询调查内容:溪边村儿童入学教育情况完成情况:良好关于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8 年下发的涉农“一号文件”均提出: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基础不断加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央政策指引下,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捷报频传:2010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9%,增速超过城镇居民;目前已有8.35 亿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1.9 亿人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的生产补贴继续增加, 2011 年中央用于“三农”的投入达到了988

3、4 亿多元,等等。种种情况说明,乘着强农惠农的东风, 我国农村、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势头,广大农村尽显一片繁荣昌盛、 安居乐业、 和谐安康的美好局面。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实际现状, 我于 2016年 10月 8 日-28 对罗源县碧里乡溪边村进行调查并将了解到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罗源县碧里乡溪边村基本情况介绍2010年 11月初步了解该村的人口、 路道、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 人口 3500余人,为五年前的 1.5 倍,路道建设已通村通寨,房屋建筑有所改善。2011 年 4月调查该村水电设施、教育设施、家庭建设情况。该村完成了自来水安装设施、电路照明设施, 新建了小学校

4、舍, 80% 的人家都有电视, 但还有 10 多户人家生活困难,缺乏经济来源。该村的儿童入学率为92% ,教育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但仍有个别困难户无力解决孩子读书问题。该村年人均收入为2800 元,相比新农村建设前提高了 20% 的收入,除现有煤矿企业,更多的开辟了第三服务产业。外出务工人员多,基本是青壮年。医疗卫生及保健有所改善,参合率达90% 。但农民仍存在看病难,特别是大病看不起的严重现象。二、罗源县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一)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工作亟待加强。当前绝大多农民素质不容乐观,据不完全统计, 在我村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约占15%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约占2

5、0% ,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 1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态势, 并且呈现老年化趋势。同时, 大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 因缺乏城市生活常识和就业技能而就业不稳,回流现象较为普遍。 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农民的新思想、 新观念和新思路,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新农村。因此,必须对农民进行大规模的引导和职业技能培训。(二)相当地方的农民整体收入偏低,城乡差距日渐拉大影响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吞食农民收入的增长份额 ; 二是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农业产业化程度不

6、高,名特优农产品比例不高,制约农民增收后劲; 三是因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较大, 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农民走出去的渠道不够畅通,各种合法的正当权益难以保证, 城乡壁垒依然存在; 五是内地县市本地工商企业欠多、欠大、欠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弱。(三)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1) 公益事业发展难。由于多年来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欠帐”太多,农村基础设施非常薄弱,老百姓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行路难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 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都是补助性的,投入非常有限, 老百姓的义务意识和集体观念越来越淡化。农村的一些

7、公益性基础建设的维修和新建很难组织发动。例如通村水泥路。(2) 村容村貌改善难。 受经济发展和传统观念的制约, 农村村庄就象撒播的庄稼,分布散乱,七零八落,镇村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配套,农村“露天厕、泥水路、压水井、鸡鸭院”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贫困山区,农户居住十分零散,住房十分简陋,长期烟薰火燎,人畜混居。针对集并村庄、完善设施、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问题,资金难筹,工作难做。(3) 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配套设施不全,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 同时,由于部分农村大兴小水电站建设,不仅使农村生态遭受巨大破坏,而且直接影响了下游的农田灌溉和农民饮用水的水源来源。(四)

8、农业投入缺乏保障,投入不足制约农村发展。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依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一是一些农业项目难以立项。 目前资金投入以项目为主, 内地县市尤其是贫困山区在争取项目上缺乏优势 ; 二是农村“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是相当多地方财政困难,投入能力十分有限 ; 四是农民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农民收入偏低,自身积累主要用于住房改造和子女教育、婚嫁,真正用于农业投入的资金不多。(五)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欠缺,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基层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当前在群众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 很多工作需要他们去引导。 但是,目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 包括我

9、们的一些乡镇干部 ) ,由于缺乏培训“充电”等种种原因,自身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发挥不了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六)目前村建设尚在规划和初步实施之中,但是存在着以下不足:1、绿色与环保在规划中缺位。在不少农村,新村建设往往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 但大多空有外观美丽的外表,新村的内核缺少绿色和环保的理念、缺少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水的处理设备和设施,一些新村建设点的房屋外观美丽,屋后却污水横流,不忍目睹。绿色、生态、环保原本就是新农村最大的资本,但不少新农村规划中最缺少的就是农村适用的廉价和环保的污水处理设施和设计方案,并未考虑将污水处理洁净才

10、予回归自然。2、乱占耕地和轮番拆建现象有所抬头。近年来,各地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加上监管不力和缺乏有效的打击手段等原因,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不经批准就直接占用耕地、农保田盖房,个别村干部甚至公开在农保田挖坑取土、开采矿藏,一些农民借用建烤烟房的名义直接占用耕地变相盖房的趋势已经有所抬头。3、规划中节能与节约意识缺失,资源浪费严重。在相当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缺乏节水、节电、节能、节地等节约资源方面的总体规划和方案设计。大多还停留在关注户型格局合理、外观美丽等方面,对于节能、节水、节电、节地等方面的节约设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此外,在一些滑坡地带上的村庄, 例上岩门、六塘等村组,难以抗拒自然灾害

11、的破坏力,一旦发生大滑坡,后果将不堪设想。4、农村产业经济发展规划可操作性不足,前瞻性不足。目前各村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产业规划基本上是由乡镇的挂村干部参照某个示范村“依葫芦画瓢”或“闭门造车”的, 不少农村的产业规划缺少确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其显著特点是可操作性不足,前瞻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强。三、罗源县碧里乡溪边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建议。( 一) 以科学发展观做好规划工作,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基础。1、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有更广阔的视点和视角新农村规划不能简单理解为盖几栋新房,更不能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村建设。新农村的建设应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提升、政治改善、文化进步等等方面。党中央所倡导的建设社

12、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美好的居住环境, 更包括发展农村产业、增强农民经济实力, 只有发达的农村经济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从根本上说,新农村建设规划需要有更加广阔的视角。广义上来讲, 新农村的建设规划还应包括新农村的产业规划,当地政府要有相对应的信息、技术、政策、资金等多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与之配套,规划要充分用好、用活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建议各县 (市、区) 专门抽调一批不同专业的高层技术人才分赴乡镇,协助乡镇基层干部与各村农民朋友共同完成产业规划,做到既结合基层的产业特点, 又高瞻远瞩,真正为农村做好切实可行的规划。在产业发展规划的布局和安排上,要

13、尽可能与当地农民的种养习惯、技术特长、经济地理条件相结合。只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才能最终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目标。2、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应注意生活与生产统筹安排、经济与文化并重并举、人居与自然和谐、节约与集约相辅相成有关专家指出: 在新农村建设中, 有几方面要引起重视,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相互协调, 二是要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三要加强农村体制改革, 还要更加重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因此,新农村规划应当根据生活、 生产需要统筹安排,建设既有利于生产、 又方便于生活的新农村。 规划应布局合理, 功能区切块清晰。生活住宅区、公共福

14、利设施区、办公区、农田区、村办企业区、林木绿化区等定位合理,各得其所。要让农村逐步朝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的目标迈进。 特别是,猪、牛、鸡等畜禽规模养殖场的建设, 要考虑防疫、 环保、厩肥就近到田等因素, 选址应离开居民住宅区。 同时,要加大村容村貌的改造力度,在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上可推行“一建三清四改”(建沼气池,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 ; 改水、改圈、改厕、改厨), 提倡农户对门前、 院落实行“四包” (包硬化、包绿化、包净化、包文化)。通过设施改造和建设,改善和提升农民的生产和居住条件, 引导他们与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彻底决裂,树立新风尚, 营造新环境。人与自然和环境的

15、和谐方面, 新农村规划中规定的各种功能区之间的界限要划出“红线”,不能随便改变,除规划的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项目外,原来的地形地貌、附着的植物群落、繁衍的飞禽走兽要严加保护。不准随便开荒、挖坑取土、伐砍树木,尽力保护山川自然的原生态。对于农村原有的历史遗址、人文景观要予以保护。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民居,如四合院、店铺及祠堂、庙宇等,要予以有选择的保留。对确有价值的、标志性的古居群、名人居、老宅要整体保留,新农村同样要给历史留下记忆与参照。要特别注意防止“大拆大建、 在破坏中建设、在建设中破坏”现象的发生。新农村建设要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做起,达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节约目标。许多地方扩建新村,中

16、间旧村尚未改造,四周新村却不断向外扩展。新农村建设要严格控制土地的审批和使用,村办厂 (场)占地和村民用地都要精打细算,集约使用土地。 农村建筑一定要推广和应用节材、节能、节水的设计方案,建筑材料的应用上要逐步推广使用非粘土空心砖、新型墙体材料等技术, 外墙建筑要有隔音、保温、隔热设计,节约土地、木材等短缺资源。改造旧房或新建住宅时,要在朝向、结构、用材、燃料、照明、保温等方面全面推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我县新农村建设在推广沼气工程的同时,要增加抗震性能的设计、生活污水处理的设施, 要争取在推广节能住宅、 环保型住宅等节约户型的设计上有新的突破。新农村建设要在文体、 卫生、娱乐的设施建设上有所突破,改变农村文化生活极度缺乏的现状。 要从村建规划上入手, 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首先要建好一村要建一座甲级卫生所,为农民提供初级卫生保健; 建好农民文体活动中心或文化夜校, 加强县文化馆、 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 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有条件的村要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敬老院、篮球场、舞台以及健身房等,并要推动实施农民体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