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05专题金属知识规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4095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05专题金属知识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高中化学05专题金属知识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高中化学05专题金属知识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高中化学05专题金属知识规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高中化学05专题金属知识规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05专题金属知识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05专题金属知识规律(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金属知识规律淮安市车桥中学 赵怀元考试内容要求层次了解: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 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 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 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 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知其然”, 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 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 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 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关于金属部分的考纲要求总论: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 握典型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与其性质的关系,了解其它常见金属的单质 及其化合物

2、。 分论:、族元素典型的金属 ()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 似性和递变性。 ()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其它常见的金属(如:、) ()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 。 ()掌握和的化学性质。 ()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以()()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 ()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高考试题中对金属知识的

3、考查主要集中碱金属及镁铝铁等 物质上,这部分内容与化学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实验 有广泛联系,实际应用也很广泛,主要表现在离子共存 、离子方程式、物质推断、制取、鉴别及计算等,题型 主要有选择题、填充题、推断题和计算题。经典考点有 :钠及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碱金属的递变规律镁、铝、铁单质的性质与置换反应规律、Al2O3、Al(OH)3、等两性物质的性质和应用镁、铝、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与的相互转化及变价金属的性质金属的三角关系金属离子的水解、双水解、复分解、氧化还原等离子共 存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考纲解读、掌握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征及与 其性质的关系。 、掌握、等常见金属的单质 和

4、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内在规律及应用(制法),理解 、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 递变性。 、有关金属三角的转化关系。 、掌握Fe、Fe2+、Fe3+的相互转变,并以( )()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 元素的氧化还原性。 、综合运用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进行解 题H Li Be Na Mg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Cs Ba La.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

5、o Fr Ra Ac. Rf Ha 一、金属的位置与结构在人类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中,大部分 是金属,约占4/5。而且每一周期都是以金 属元素开始,以非金属元素结束,即金属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部。钫镭金属元素的位置过渡金属碱金属金属元素分布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大部分金属元 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电 子,金属元素原子 半径比同周期的非金属原子半径大,故金属原子易失 去电子。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位、构、性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4个。(失电子能力与还原性强弱) (例外:、) 价电子:主族最外层电子;副族最外层+次外层电子。(化合价与化学式,金属阳离子电荷及周期表位置) 半径:(惰性气体元素例

6、外) 位、构、性 同一周期:原子 r金属r非金属(左 右)金属离子:左 右 同一主族:原子 r金属r非金属(下 上)金属离子:下 上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阳离子 r原子r阳离子(电子数多者大 )、下列叙述中,可以肯定是一种主族金属元素 的是 A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的一种金属 B熔点低于100的一种金属 C次外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的一种金属 D除最外层,原子的其他电子层电子数目均达 饱和的一种金属 【解析】 过渡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是12 个,次外层电子数一般都超过8个,且 次外层 可能是饱和的电子层结构,也可能是不饱和的 电子层结构。熔点低于100的金属不 一定是 主族,如副族元素汞常温下的单质就

7、为液态。 故A、C为正确选项。A、C、关于IA族和IIA族元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周期中,IA族单质的熔点比IIA族的高 B:浓度都是0.01mol.l-1时,KOH溶液的PH值比 Ba(OH)2的小C: Na2O的熔点比MgO的高D:加热时,碳酸钠比碳酸镁的高B、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 (1)定性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分: KPb和弱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发生 置换反应,生成H

8、2 。 KPb和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等)发生 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生成H2。 Al、Fe遇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CuAg和强氧化性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PtAu和强氧化性混酸(王水)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 二、金属的性质 例巩固:(2)定量规律电子守恒金属与酸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产生氢原 子的物质的量当参加反应的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差相等时, 则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增加相等。相同物质的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 的量之比等于反应后对应金属呈现的化 合价之比 。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 之比等于其金属失去1mol电子时质量的倒数比。 若产生相同量的氢气,所需金属的物

9、质的量之比 等于反应后对应金属呈现的化合价的 倒数比。 若产生相同量的氢气,所需金属的质量比等于失 去1mol电子时金属的质量比。例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 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判断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激烈程度等情况。 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强弱。 判断金属低价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 判断金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 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判断和水、氧气反应条件以及产物。 判断相同浓度相同阴离子溶液的酸碱性强弱顺序。 判断电解时阳离子和金属电极的放电顺序。 判断金属单质的制备方法(见后)。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原子易失去价电子成为

10、阳离子,因而表 现出较强的还原性。由于不同的金属原子 结构、原子半径的不同,表现的还原性也 有强弱不同。 (1)O2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常温迅速 成膜加热 加热能反应 不反应(2)H2O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冷水剧剧烈 热热水缓缓慢 水蒸气高温 不反应应氢氢氧化物和氢氢气 氧化物和氢氢气 (3)酸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Cu Hg Ag Pt Au常温下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氧化性酸 王水 (4)置换反应、与金属有关的置换反应规律: ()按元素的性质划分,金属与非金属单质间的

11、置换。 较活泼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较不活泼的另一种金属(金 属活动顺序) 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 2Al+Fe2O3 Al2O3+2Fe 铝热反应 Al还可与V2O5、CrO3、WO3、MnO2等发生置换Fe+CuSO4 = FeSO4+Cu () 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 2Na+2H2O = 2NaOH+H2 2Mg+CO 2 = 2MgO+C 3Fe+4H2O(g) = Fe3O4+4H2 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H2+CuO=Cu+H2O C+FeO = Fe+CO Si+2FeO =2 Fe+SiO2 高温高温高温高温高温点燃()按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划分,同族元素单质 间的置换与不同族元素单

12、质间的置换。 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 Na+KCl = NaCl+K 2Na+2H2O = 2NaOH+H2 不同主族元素单质间的置换 Mg+2HCl =MgCl2+H2 2Mg+CO 2 = 2MgO+C 2Al+6HCl = 2AlCl3+3H2 2F2+2H2O = 4HF+O2主族元素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 H2+CuO=Cu+H2O 2Al+Fe2O3 = Al2O3+2Fe C+CuO =Cu+CO 2Al+3Hg2+ =2Al3+3Hg Na+TiCl4 =4NaCl+Ti 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主族元素单质 3Fe+4H2O(g) =Fe3O4+4H2 Zn+2H+ =Zn2+H2

13、 副族元素的单质置换副族元素的单质 Fe+CuSO4 =FeSO4+Cu()按物质类别划分,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和单质与非氧化物 间的置换。 单质与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2Na+2H2O = 2NaOH+H2 2Mg+CO 2 = 2MgO+C 3Fe+4H2O(g) = Fe3O4+4H2 H2+CuO= Cu+H2O C+FeO = Fe+CO 2F2+2H2O= 4HF+O2 2Al+Fe2O3 = Al2O3+2Fe 3 H2+Fe2O3 = 2Fe+3H2O 单质与非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Mg+2HCl = MgCl2+H2 2Al+6HCl = 2 AlCl3+3H2 金属从酸(非氧化

14、性酸)溶液中置换出氢(“氢前”金属) 金属从水中置换出氢(“氢前”金属,温度条件)金属从醇或酚中 置换出氢(很活泼的金属如钠、钾、镁等) 金属与氧化物或盐的高温“干态”置换。 如:2Al+Fe2O3=2Fe+Al2O3(还有其它的铝热剂反应)2Mg+CO2=C+2MgO 非金属与其它化合物的“干态”置换 如:氢气与氧化铜或氧化铁的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炼钢炉中C+FeO Fe+CO Si+2FeO SiO2+2Fe.HClO3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将铜加入氯酸 溶液中,难以得到的物质是( ) A、氯酸铜 B、氯化铜 C、氢气 D、氯 气C两种金属混合粉末15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生 成11.2L氢气(标准状况),符合上述情况的金 属混合物的是( )A.Mg和Al B.Mg和Ag C.Al和Zn D.Fe和 Zn【巩固】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 成的混和物10克,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 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升,则混和物中一定含 有的金属是A、锌 B、铁 C、铝 D、镁B、CC下图表示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1)若单质甲为金属,单质乙为非金属,指 出它们的物质名称,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2)若单质甲为非金属,单质乙为金属,指 出它们的物质名称,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 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