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3339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具身认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具身认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具身认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具身认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具身认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身认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身认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具身性认知一、认知心理学的转向1、从控制实验转向情境分析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的外周论 ,但在方法上却继承了前者。控制条件下 的认知分析强调的是抽象表征和符号加工 。 这样一种研究模式的直接结果是,心 理学的研究脱离情境、脱离现实、脱离生 活,认知心理学成为象牙塔中的科学。这种脱离现实、脱离情境的研究模式早 就引起了心理学家的疑虑。信息加工认知心 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奈塞尔(Neisser)曾经 被称之为“认知心理学之父”。他最早出版了 认知心理学,总结和概括了信息加工认 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但是在1976年,他又 撰写了认知与现实一书,提出知觉是实 时的(real time )、发生于具体

2、环境中的行动 ,与情境有着密切联系,认知过程的抽象分 析背离了认知过程的实际。情境分析要求对认知过程作实时的、具 体的分析。关注的是认知研究的“生态效度” 。 2.从个体加工机制的探讨转向社会实践活动的分析l 认知过程的社会情境分析也说明了认知心理学的另 一个转向,即从那种专注于个体内部心理机制的探讨 转向认知的社会实践过程分析。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把注意的重心转向内 部过程,寻找行为的认知机制。符号加工的认知心理 学用计算机的符号加工作为心理过程的隐喻,以信息 的接收、加工和存储、信息的输出作为认知的一般机 制。联结主义的认知心理学以神经系统的网状结构作 为隐喻,以信息表征的并行加工作为

3、认知的机制,但 无论哪一种方式,对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都是根本的 和决定性的,而表征是内部的和个体的,所有这一切 都发生于有机体的内部。环境因素、文化影响、社会 实践的作用等成为边缘因素。3.从静态的表征转向认知的动力学分析 认知的动力系统分析从以下一些方面与传统认知心理学的表征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区别: l (1)变化对状态。 (2)几何学对构造。(3)时间对静止。 (4)定时对定序。(5)平行对序列。(6)持续性对输人/输出。(7)互动模式。 (8)表征和反表征。 认知的目标是适应环境,一切行为都指向这个根 本的目标。 “第二代认知科学将认知主体视为自然 的、生物的、活动于日常环境中的适应性主

4、体”概括起来,“第二代认知科学倡导的认 知观念是:认知是具身的、情境的、发展的 和动力学的。”摘自唐孝威在“语言与认知文库”的总序(2007 )认知是具体身体的认知。l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幽灵,凌驾于身体之上。心智离不开身体的体 验。我们的思想范畴、推理和判断、感知和记忆等并非客观现实“ 镜像”式的反映,而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完成的,特别是与感觉运动 系统的体验密切联系的。具身认知的本质在于强调身体在认知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揭 示出认知对身体的依赖和身体体验对认知产生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接近和躲避的肌肉运动影响到对新 颖物体的评估和判断。在社会心理学家Cacioppo等所做的一项实 验中,拉近

5、一个物体的肌肉运动导致了更为积极的评价,而推开 一个物体的肌肉运动导致了更为消极的评价。这些研究“揭示出, 态度或者评价并非仅仅存在于头脑中,而是涉及到知觉者的整个 身体,同接近或离开一个真正物理意义上的物体的运动息息相关 。”l 认知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行动。认知不 是一个孤独的主体面对着一个漠然的世界。从具 身一嵌人的观点来看,认知产生于身体与环境的 互动。认知同身体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体的。认 知是身体的认知,身体是认知的主体,皮亚杰曾 经指出,儿童的认识既非产生于主体,也非产生 于客体,而是产生于认识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 动中,儿童通过身体的动作作用于客体,认识就 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活

6、动。具身认知的理论家接 受皮亚杰的观点,强调认识不是一种表征和计算 ,而是一种以适应环境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在这 种实践活动中,我们通过身体经验形成认识。 心智的具身性心智的具身性指:心智有赖于身体之生理的、神经的结构 和活动形式。 如果说“活动”实际上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那么,也可以把心智理解为深植于人的身体结构及身体 与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 1、概念的隐喻性; 2、空间关系概念的形成; 3、“基本”范畴的作用; 4、概念范畴化过程。l 认知的情境所强调的是,认知过程并非发 生于个体的内部,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在与 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 情境认知所强调 的是,认知过程并非发生于个

7、体的内部, 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 中产生的,这样一来,个体的认知就被放 到一个更大的物理和社会环境中,放到文 化与历史的情境中。l情境认知的主张者反对符号加工理论对认知过 程的表述,因为符号加工模式完全依靠抽象的 理性规则和内部的心理表征来描述认知,忽视 生物学意义上的和社会学意义上的情境所发挥 的作用。 注:第一代认知科学是不讲情境性的,更不可能重视人的认知所处的社 会文化“大环境”。应该指出,第二代认知科学重视情境制约 的立场较之于传统的基于环境的认知心理学表 现得更为鲜明和深刻。当然,第二代认知科学并未把“环境”置于 系统中的至尊地位,只是一般而言“环境是认 知系统的一部

8、分”。我们研究认知的分析对象是“认知系统”而 不是环境本身。认知是发展的l认知无时不在变化之中,某一时刻的认知状态 只不过是连续动态变化中的一个即时状态而已 。 认知的发展是有机体调节自身以适应环境(包括 社会文化环境等)的过程认知的动力系统理论(DST)认知动力系统就是以数学的动力系统理论来描述认知的。认知动力系统意指认知不是一个孤立发生于并局限于 头脑中的事件,而是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系统事件”从最 宏观的“身(脑)一心理一环境”的关系而言,“具身心智的 认知活动是与环境相藕合的(coupling),动力系统研究这 种藕合情况下的认知发展的动力机制。藕合关系是一种元 素之间互为因果和相互决定

9、和塑造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 单向线性因果关系。动力认知的理论家用数学的非线性动力系统观来看待 认知。他们把“认知视为嵌人( embedded )环境中的智能 体的实时的适应活动,认知是一个系统事件,认知发展是 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中的变化,它是诸多分散的和局部的 相互作用的涌现的结果。”从动力认知的观点来看,“认知过程是动力的、非线性 的,展现出混沌特征计算主义没有适当地把握认知的 时间特征,仅仅提供了对一串离散的认知状态的描述 ”动力取向的认知科学家认为:“大脑本身和身体一脑一 环境的三者组合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其各部分 之间时刻发生的互动突现性地导致了个人适应行为的稳定 模式一个重要

10、的事实是,动力系统理论可以给有机体 的复杂适应活动(及其与环境的互动)提供解释,而不必求 助于有关世界的内部表征的概念。”。l动力系统理论对认知行为的连续性提供了随时间变化 的自然主义的说明。这是其他范式不能说明的,其他 范式一般来讲是忽略时间概念的。但人类大脑与环境 之间是随时有信息交流的,而且是处在不断变化的, 暂态的连续的认知是随时间变化的。l动力系统理论的优势是对认知的描述是多元的,是一 种经验可检验的理论,可以对描述认知系统的微分方 程进行分析修正,也可以用已知的技术去解这些方程 ,比起其他理论,它是一种定量的分析,是理解认知 的一种确定性的观点。另一优势是动力系统的描述可 以展示人类行为复杂的,混沌的特性。 综述:l 从离身心智到具身心智,从符号计算、亚符 号神经计算到“非计算的动力系统中的状态空 间演化”,第一代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之间经历 着深刻的范型转换。革命的。因此,在第一代 的“计算鸟云”背后,随着认知科学学科群中的 核心学科心理学本身的范型转换成功,整个 认知科学会逐步实现以具身性、情境性和动力 系统模式为特征的深刻变革,真正迎来第二代 认知科学的“阳光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