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3233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之十三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古代中国的乐教一、中国上古的音乐成就黄帝是人文初祖,其成就之一体现在音乐上,相传他曾命乐官伶伦创作乐律。伶伦取嶰溪之谷的竹子,断为三寸九分长的两节,以吹出的音为黄钟之宫;然后以此为本,听凤皇之鸣,制为十二律,雄鸣、雌鸣各六。舜命夔典乐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 无敖。诗言志,歌永言,声依咏,律 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 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 兽率舞。”尚书尧典“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列子汤问说,薛谭到秦青 门下学习唱歌不久,自以为水平不 输老师,便想离开。秦青非常伤感 ,乃在郊外为薛谭饯行,他“ 抚节

2、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 谭大惭,遂留下继续学习。“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列子汤问说,韩娥游历到齐国,因断粮而在城下唱歌求食,歌声美妙婉转,令人惊叹!民众纷纷赠以食粮。韩娥离去三天后,她的歌声似乎还萦绕在房梁之上,久久不绝。曲高和寡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 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 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 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文选宋玉对楚王问贾湖骨笛1987年5月,河南舞阳贾湖 新石器遗址出土了16件用鹤类的肢骨制作的骨笛,已经具备七声 音阶,制作精良,有一支骨笛任 何音程的误差小于5个音分,年 代为B.C 7000年6500年。 曾侯乙编钟1977年,

3、曾侯乙编钟总重4400多公斤,12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从最低音到最高音,跨越五 个8度又一个大 2 度。尤其令人惊异的是,编钟是双音钟,每枚钟都能 发出2个呈3度音程的乐音。二、儒家的音乐理论到春秋战国之际,器乐和声乐都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此时,儒家开始研究音乐理论,对音乐的本质、起源、功用,音乐与民风、国家兴衰的关系等问题进行 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 “乐教” 的理念,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色之一。音乐的作用(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 以歌八阕。 吕氏春秋古乐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 精神而和正心者也。史记乐书礼乐的本质不在形式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

4、。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礼记乐记声音乐三分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於中,故形於声。声成 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乐始于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 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 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德音之谓乐德音之谓乐。夫乐者,与音相近而不同。礼记乐记君子以道制欲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 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礼记乐记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 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 兽 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 。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不知声 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

5、可 与言乐 。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 之有德。德者,得也。 三、音乐通乎政凡音乐通乎政。吕氏春秋 适音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 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 、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於乐 ,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 深矣。吕氏春秋音初上古的采风据礼记王制记载,上古君王有定期巡守四方的制度,所到之处,地方官 员要“述职”,其主要内容之一,是展示当地流行的民歌。君王据此可以了解民风是否淳朴。发现纯正无邪的民歌,则由随行官 员记录后推广,此即“采风”。盛德之帝必有盛乐黄帝之乐名咸池。颛顼命飞龙仿 八风之音,名为承云,用以祭祀上帝 。帝喾时作唐歌,又作鼙鼓、钟磬、 吹苓、管埙、篪鼗、椎钟等

6、乐器,合奏声 起,凤鸟起舞。尧祭上帝之乐名大章 ,乃是仿效山林溪谷之音而作,用鼓和磬 伴奏,百兽起舞。舜时发明二十三弦瑟, 又谱成九招六列六英等乐曲 ,以昌明舜德。盛德之帝必有盛乐凡是勤劳天下、吊罪伐恶的君王,也有乐章流传。大禹治水,万民欢欣,于是舜命皋陶作夏迭表彰其功。汤商伐桀,黔首安宁,汤命伊尹作大护之舞、晨露之歌,以展现其善。武王克商,而命周公作大武。殷民叛乱,用象群为虐于东夷。周公奉命东征,驰师驱逐之,乃作三象以嘉其德。观其音而知其俗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吕氏春秋适音亡国之音夏桀、殷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磬 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俶 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

7、所未尝见, 务以相过,不用度量。 宋之衰也,作 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 衰也,作为巫音。吕氏春秋侈乐乱世之乐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 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 声则若噪。以此骇心气,动耳 目,摇荡生则可矣,以此为乐 则不乐。吕氏春秋侈乐郑声乱雅乐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 邦家者。” 论语阳货郑声淫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 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 ,佞人殆。” 论语卫灵公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用德音雅乐教化民众,可以敦厚乡风,化民成俗,足以引领社会走向和谐,故我国自古有“乐教”。乐教成本低、见效快,诗云“诱民孔易”,此之谓也。

8、求心为难凡学者,求其心为难。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郭店楚简性自命出 声感人也深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 其入拨人之心也(厚)。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乐之动心也,濬深郁陶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 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论语述而礼乐教化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魏文侯知音而不知乐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唯 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 敢问古乐之如彼 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子夏对曰:“ 今夫古乐 ,进旅退旅, 和正以广,弦匏笙簧,会守拊鼓, 始奏以文,复乱以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 君 子于是语,于是道古,修身及家,平均天下。

9、此 古乐之发也。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滥, 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獿杂子女,不知父子。乐 终不可以语, 不以道古。此新乐之发也。今君所 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 乡饮酒礼中的乐教乐工歌唱鹿鸣四牡皇皇者华, 说的都是君臣之间的平和忠信之道。接着,笙奏 南陔白华华黍,说的是孝子奉养父 母之道。然后,堂上、堂下轮奏,堂上鼓瑟唱 鱼丽之歌,堂下笙奏由庚之曲;堂上鼓瑟 唱南有嘉鱼之歌,堂下笙奏崇丘之曲; 堂上鼓瑟唱南山有台之歌,堂下笙奏由仪 之曲。最后器乐与声乐合起,奏唱周南的 关雎葛覃卷耳,召南的鹊巢 采蘩采蘋,说的都是人伦之道。一乡 之人在揖让升降、笙瑟歌咏的愉快气氛中,受到 礼乐的教化。 乐之和

10、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 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 中, 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在 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 和亲。礼记乐记 君子以乐自化有道之君子抚琴听乐,涵泳体味,沉醉其中,追求的是意境、格调,以此陶冶心性,净化灵魂,希冀走向身心的和谐,而非单纯追求 演奏之“术”或者乐器。音乐疗法举例台湾东海大学开设 “音乐疗法” 课,学生气质有明显改变;德国某争端多发的汽车站播放 古典音乐后,争端率明显下降;新加坡监狱放音乐,囚犯闹事 减少。乐内礼外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 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 。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 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 而鄙诈之心 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 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 者也 ;礼也者,动于外者也。 礼乐如同天地礼, 外也。乐, 内也。礼乐, 共也。郭店楚简乐者, 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礼记乐记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澄心靜慮,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澄心靜慮, 使心靈寧靜使心靈寧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