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9课《荷塘月色》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224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9课《荷塘月色》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第9课《荷塘月色》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第9课《荷塘月色》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第9课《荷塘月色》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中语文 第9课《荷塘月色》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9课《荷塘月色》课件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9课《荷塘月色》课件 粤教版必修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朱自清教学目标 (一)说出课文细 致地描写景物的 特征 (二) 叙述借景抒 情和情景交融的 写法 (三)理解作者的 思想感情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字秋实。1917年改名为:自清 ,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 人、著名学者及民主战士。 1920年毕业于北大后在江浙一带 从事中学教育工作; 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 搞战爆发后,在党抗日民主运动 影响下,思想认识逐步提高。 1948年贫病中逝 理清行文思路心里颇不宁静观赏去荷塘荷塘 月色淡淡的喜悦 四周淡淡的哀愁联想采莲西周曲淡淡的喜悦回到家中 依旧不宁静景 情 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淡淡的哀愁

2、二、分析课文(一)写月夜独自游荷塘的原因,点明题意 。(二)着力描写荷塘月色第一段:写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独特的感受。知识点:景因情异,景随情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今晚的悉尼格外漂亮”奥运会主持人讲话时 代 背 景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 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 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 由生活,但颓丧和骚动使得他们惶惶然 ,看不前进的方向。 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世,求得 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 为超脱世尘的绝妙世界。第二段 淡淡的月下荷塘 个体 静态 整体 动态本

3、 体喻 体原句相 似 点荷 叶白 花 (荷花)清 香舞女的裙一粒粒 的明珠碧天里 的星星渺茫的 歌 声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很相似月光下,白色荷 花与一粒粒 的明珠相似白花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 碧天的星星相似渺茫的歌声和微风中荷香的 断断续续,若有若无修辞手法:通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 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 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通感就是移 觉。举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 (听觉转为味觉)(3)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 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为听觉)(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 着和谐的旋律

4、,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转为听觉)第三段 荷塘中的月色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 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 泻”,用“漂”替代“浮”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 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 梦。“泻”的范围广,与“流 水”相照应,而且有动态 美,显得生动活泼。“照 ”的范围窄,不能与“流 水” 相照应,有点呆板 ,显得不灵泛。结论结论“浮”突出静态美, “笼”可与之对照。 “漂”突出动态美, “笼”不能与之对照。“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 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 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 ,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 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 生动的起了丰富、润饰、强化 形象的作用。”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金志华第四段 荷塘四周由 及 以有声衬 。远近无声(三)由 联想旧时江 南采莲的情景想到 ,想到 。眼前的荷塘两千里外的江南故乡千余年前的六朝三、写作特点 1、情景交融 2、语言凝炼、准确、清新四、小 结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 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 表达了他抑郁孤寂、想超脱现实 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以及 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