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107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96 大小:7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校对的理论与实践主讲人:周奇探讨八个问题:现代校对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现代校对的两种功能校对两种功能的消长变化校是非与文字加工的区别校是非的基本方法校对的阅读方式校是非的思维方式校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自我修养一、现代校对的性质、任务和作用现代校对是由古代校雠演变而来的。从古代校雠到现代校对,经历了两千八百多年的演变,演变的动力是出版生产力的发展,现代校对是出版生产现代化的产物。校雠演变示意图校(先秦)出版方式:甲、金、简校雠 (西汉)出版方式:简牍、缣帛纸抄本(东汉以后)校勘 (南北朝)出版方式:纸抄本校对 (隋唐宋)出版方式:雕版印刷( 隋唐 ) 活字印刷(宋)近代校对(19-20世纪) 出

2、版方式:铅活字排版机器印刷我国校书活动,有文字可考的,可以上溯到周宣王时代,距今2800 多年。 国语记载:“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 ”正考父,西周宋国的大夫。宋是商后裔的封国, 民间保存有商代祭祀活动配曲的歌辞,这种歌辞叫做“颂”。正考父搜集到十二篇商代的名颂,恐有讹误,请朝廷掌管礼乐、精通音律的太师帮助校正。这是我国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校书活动。正考父之后,最著名的校书家,是正考父的七世孙孔子。孔子办学,为了传道授业的需要,编校了被后世尊为“六经”的诗书易礼 乐 春秋。编即选编,校即订正,那时编校是合一的。“校”的含义有两说:其一,校,本义“木囚”,即木制的刑具桎和枷。桎和枷都是

3、两片对合囚人的,借其“对合”义表示对古籍的比勘订正。其二,校,本义“门闩”,后作“榷”的假借字,表示推敲、订正。两说共同点:“校”用于校书活动, 含义是“比勘订正”。到了西汉,出现了新概念:校雠 。 “校雠”这个概念是西汉大夫刘向提出的。他给出的定义是: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 若怨家相对, 故曰雠也。雠,会意字,左右两个隹字,隹是短尾鸟的象形字,两隹中间夹个言,会意为“对鸣” 。引申为对答、对比、对头、仇敌。校雠又作校仇,表示视谬误如仇敌。刘向用“雠”替代了先秦“校”的概念,同时赋予“校”“校其上下得缪误”的新内涵,因而突破了“比勘订正”的单一功能。刘向创造的“校

4、雠”概念和他的校雠实践,是我国校对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刘向创造“校雠”这个新概念,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春秋之后,经历了五百年的战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推行“焚书坑儒”,烧毁大量书籍;楚霸王打进咸阳,火烧秦宫廷,宫廷藏书也被烧毁。先秦的古籍连遭浩劫,汉朝建立后面临文化断绝的危机。朝廷用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从民间搜集残存古籍,搜集上来的古籍虽然不少,但都残缺不全。到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 年) ,刘向奉命校正整理这些残缺古籍。刘向校书,有别于孔子校书,需“ 备众本,辨异同,订脱误,删复重, 准经义, 究得失, 述疑似, 存别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只用“校”(比勘订正)涵盖不了如此繁复的内

5、容。所以创造了“校雠”这个新概念,用“雠”表示“比勘订正”,同时赋予“校”新的功能:校其上下得谬误。这样,校书就有了两种功能:比勘订正,通读纠谬。刘向之后, 出现广义校雠和狭义校雠的新概念。广义校雠为编校合一的“治书之学” ,狭义校雠则专指文字比勘订正。至南北朝,狭义校雠更名为“校勘”。勘,从甚从力,会意为“覆定” ,即再三推察而后定。东汉发明了纸,至隋唐,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使书籍批量复制成为可能,出版生产力发生了重大革命。汉以前,古籍出版程序是:搜集不同版本, 通过校雠而改错补漏,再抄在竹简或缣帛上,这就是简策或帛书。隋唐以后,古籍出版程序变了:校勘定稿写样校对雕版印制校勘与校对成了两道工

6、序,出现了最早的定稿后的校对,编校开始了分工。至宋,发明活字印刷术,校对成了排版后的独立工序,编校进一步分工。到了近代, 铅活字排版和机器印刷术的引进,催生了近代出版企业,编校从此彻底分离,产生编辑专业和校对专业,校对成了编辑工作完成之后、图书印制之前的一道重要工序, 成了图书出版系统工程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国最早的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在建立伊始就设置了校对部门,独立承担编辑后的校对任务。校对概念的演变,不是名称的变更,它反映的是出版生产力的发展而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更。现代校对的特征是同编辑工作分离,成为编辑后的独立工序。现代校对是出版生产现代化的产物,是历史的进步。现代校对的任务和作用:1.

7、校对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出版物本身不过是一种物质载体,其价值在于其负载的内容,即思想文化信息。而出版物负载内容的功能,是通过文字符号来实现的。南朝刘勰说: “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 ”清代学者戴震说得更明白:“经所以载道、所以明道者,词也;所以明词者,字也。学者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所以,用字用词乃至符号使用的准确无误,直接关系着图书价值的实现。即便一字一词一符的错误,都可能影响图书载道明道的功能,影响图书价值的实现。出版物当然是作者的创作成果,是编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但是,如果没有校对的创造性参与,就不可能准确无误、完整无缺地转换为印刷文本,从而具备出版条件。因为如果出版物存在

8、错漏,其负载的信息就会失真,而失真的信息是没有传播和传承价值的,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说,列宁指出: “最重要的出版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用不着出版。 ”南宋诗人陆游认为: “错本散满天下,更误学者,不如不刻之为愈也。 ”2. 校对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编辑把守,编辑以作者原创作品为对象,以审读加工为手段,改正原稿差错,提高作品的质量;第二道防线由校对把守,校对以编辑发排文本(通称原稿)和依据原稿排版打印的样张(通称校样)为对象,通过对校改正排版的错漏,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地转换为印刷文本;再进行通读检查,发现并改正原稿差错, 从

9、而为出版物的出版创造条件。 从出版程序来说,校对是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的最后防线,编辑工作的疏漏,由校对来弥补和完善,校对工作的失检,则无可挽回地成了出版物的差错,甚至使作者创作和编辑工作前功尽弃。所以,鲁迅说: “校对和创作的责任是一样重大的。 ”从本质上讲, 校对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3. 校对是实现文化传播、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保证。近代学者叶德辉这样评价校雠的作用:“有功古人,津逮后学。 ”古人,指原著作者;改正了传抄、翻刻的错误,当然有功于作者。津,渡口或桥梁;逮,到或及。津逮后学,即为读者获取知识提供可靠出版物。由于出版物超时空的特质,优秀的出版物不仅有益于当

10、代读者,而且传承后世惠及子孙。如果最后防线没有把守好,出版物里错误百出,其负面影响也是超时空的,不仅危害当代而且贻害子孙。现代学者钱钟书也说: “亦知校书如扫落叶,庶免传讹而滋蔓草尔。 ”结论:校对是出版生产流程中的独立工序,处在编辑工作完成后、印制生产开机前的特殊环节, 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出版物出版之前,补充并完善编辑工作,从而保证出版物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因而是最重要的出版条件。二、现代校对的两种功能校对的功能是校对理论的重要内容,所以研究校对学不能不研究校对的功能。何谓功能?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释义的: 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那么,现代校对在图书出版过程中能够发挥

11、什么样的“有利的作用”呢?要找到准确的答案,必须从校对的对象和任务入手,研究校对活动对图书出版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校对活动的过程:校对过程示意表原稿校样眼知识脑 经验比较质疑推理查找依据判断改错补漏现代校对活动的过程,是校对主体生理的、心理的转换过程,是信息流通和处理过程,是校对主体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校对主体自始至终处在主导地位,按照出版要求精心改造客体的过程,是为作者和编辑的劳动成果创造出版条件的过程。现代校对的基本对象是校样,任务是把校样上的差错消灭在图书付印之前,使之具有出版的完备条件,从而保证图书的传播价值和传承价值。因此,校样上的差错类型、出错原因就必然成为研究校对功能的

12、切入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确校对的功能,找到消灭差错的有效方法。校样上的差错有两大类:一、排版 (包括改版 )过程发生的错漏;二、从原稿复制过来的错误。排版、改版过程发生的错漏,是疏忽或操作失误造成的,是“无心之误 ” 。这类错误同原稿有差异, 因此最有效的方法是将校样同原稿逐字逐句比照,发现了差异,包括错和漏,就依据原稿改错补漏,从而使校样与原稿完全相同,不错不漏,完整无缺。在这个校对过程中,原稿是判断正误的标准,也是改错补漏的依据。这种以原稿为依据、以对照为特征 的校对功能叫做“校异同 ” 。从原稿复制过来的错误就不同了,是原稿本身存在的错误。从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这类错误有五种情况:其

13、一,作者写作错误,而编辑认同了;其二,作者从他书、他文转引的引文存在错漏,编辑加工时未核对原著;其三,由于作者误读引文所致不准确的释义或不恰当的发挥;其四,古籍校订者的妄改, 改不误为误;其五,编辑加工错改, 也是改不误为误。前四种发生在创作或校订过程,属于作者、校订者写作错误;后一种发生在加工过程,属于编辑写作错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写作主体 (作者、校订者、编者)以误为正、以非为是,所以说是“有心之误 ” 。这类错误复制到校样上,跟原稿没有差异,用比照的方法发现不了, 必须通过是非判断才能发现。这种以 通过是非判断辨误改错为特征的功能叫做“ 校是非 ” 。由于校对对象存在两类错误,校对活

14、动必须同时发挥两种功能,才能将校样上的一切差错消灭在图书付印之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校对的功能有二:校异同,校是非。对于“校异同” ,出版界没有异议;但是,对于“校是非” ,出版界的认识却不一致。曾经有一位校对员,写了一篇几万字的论文,引经据典,得出的结论是:校对的功能只有一项,就是“校异同”。曾经有两位出版界的重量级人物这样质疑“校是非”:要求校对员校是非,还要编辑干什么?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根本原因是他们对校对的对象和任务缺乏全面的认识。“校异同”“校是非”两个概念,是我们从古代校雠学中引用的。古籍经历代传抄翻刻,出现众多版本,多数已失去原著本来面目,由于很难找到原著,后代校订者只

15、能搜集各种版本,从中挑选一种比较接近原著的版本充当 “底本 ” ,而将其他版本作为 “别本” ,然后将“别本”与“底本”比照,发现了差异,则“择善而从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复归其正”,即恢复或接近原著本来面目,所以校雠学家称作“正底本 ” 。做到了“正底本”, 还不一定就是 “善本”( 没有错讹或错讹极少) ,因为底本 ( 原著 ) 本身还可能存在错讹,只有通读检查发现疑点,再进行是非判断,从而改正错讹,所以校雠学家称作“ 断是非 ” 。清代校雠大家段玉裁总结古代校雠历史经验,用“校异同 ”和“校是非 ”来表述“ 正底本 ”和“ 断是非 ”这两种功能。何谓校异同?段玉裁定义:照本改字,不

16、讹不漏。 现代校对的“照本改字”,就是依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错漏。何谓校是非?段玉裁定义:定本子之是非。现代校对的“本子之定非” ,就是原稿上的错误。段玉裁认为: 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讹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段玉裁明确指出:“不正底本 ( 不校异同 )则多诬古人 ( 原著作者 ) ,不断是非 ( 不校是非) 则惑来者 ( 后代读书人 ) 。 ”校样上的两类差错,出错的原因不相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消灭差错。所以说,两种功能缺一不可。三、两种功能的消长变化校对的两种功能缺一不可,但它们在校对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发生消长变化的,消长变化的决定因素还是校对对象的状况,即校样上的差错类型及出错原因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出版生产力发展的反映。我在前面已经分析了,先秦时代校书是“比勘篇籍文字异同而求其正”, 目的是“使学者知其所归”, “校异同”是校书的基本功能。到了西汉,经历几百年战乱之后,先秦的大量古籍毁于战火,幸存下来的已经残缺不全,错乱相糅。奉命主持校书的学者刘向认为,仅仅“比勘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