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第二章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3075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薪酬管理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薪酬管理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薪酬管理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薪酬管理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薪酬管理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薪酬管理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薪酬管理第二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中国工资制度变迁与工资管 理的法规政策 n第一节 中国工资制度变迁n第二节 工资管理的法规政策n第三节 目前中国工资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中国工资制度变迁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制度(1949-1952) 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资制度(19521978) 三、转型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的探索(1978-1992) 四、市场经济推进中的薪酬制度变革(1992年至今)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工资分配(1949- 1952)n(一)供给制和工资制并存n(二)1951年开始的第一次工资改革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工资分配(1952 1978)n(一)1956年的第二次工资改革n(二)1959

2、年1966年的工资管理体制n(三)1966年1978年的工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前我国工资制度的特点n1、只有高度集中统一的国家分配制度,不存在自主的 工资制度n2、工资制度受影响严重n3、实为“身份工资”、“资历工资”的技术等级工资 制和职务工资制n总评:低、平、死三、转型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的探索( 1978-1992)n第一阶段,19781982n第二阶段,19831986n第三阶段,1987-1992转型经济时期的工资制度的特点n1、国家下放企业工资分配权,企业可根据经营需要制 定工资n2、结构工资制建立,承认多种因素决定工资,不同工 资形式作用不同n3、问题:“出勤拿工资,干活拿奖金”,奖

3、金名目繁 多,平均化仍严重四、市场经济推进中的薪酬制度变革( 1992年至今)n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n1993年劳动部: “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 监督调控”n1993年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n1997年,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 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n90年代末, “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 主参与,国家监督调控” 政府调控工资手段: 美欧薪酬理论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经济推进中的薪酬制度变革的特点n由政府主导的工资体制变革转向企业需求型薪酬制度 变革n薪酬理念的变化,全面薪酬n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薪酬管理理论和实践,建立 多样化、个性化的薪酬制

4、度课外阅读n曾湘泉,我国高等学校工资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4增刊n刘昕,完善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几点建议,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十期第二节 工资管理的法规和政策 n一、最低工资规定n二、有关工资支付规定n三、有关工资集体谈判的规定n四、工资指导线制度n五、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n六、国家监督调控工资的其他法规政策一、最低工资规定(一)颁布、实施的时间、目的和适用范 围n2004.1.20颁布,2004.3.1.起施行n目的:为了维护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合法权益,保 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n所有组织 (二)最低工资的定义n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

5、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 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 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三)内容(1)n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特 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定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三)内容(2)n月最低工资标准,全日制n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n最低工资的测算、确定和调整、监督检查以及违规的 惩罚等规则n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制定 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二、有关工资支付规定(一)颁布、实施的时间、目的和适用范 围n1994年12月6日颁布,于1995年1月1日实施。n目的:为配合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充分保障劳动 者通过劳动获得劳动

6、报酬的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 的工资支付行为。n境内所有组织(二)内容n对工资支付项目、水平、形式、对象、时间以及特殊 情况下的工资支付作了规定n如,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 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工资支付时间n约定的日期支付n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n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 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加班工资支付n1、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不低于150 ;n2、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补休,不低于200;n3、法定休假节日工作,不低于300。三、有关工资集体谈判的规定(一)颁布、实施时间、目的和适用范围n 2000

7、年11月8日颁布并实施n目的:规范工资集体协商和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以下 简称工资协议)的行为,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 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n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工资协议 的企业。(二)工资集体协商、工资协议的定义n工资集体协商:职工代表与企业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 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 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 行为。n工资协议:专门就工资事项签订的专项集体合同。(三)工资集体协商的具体内容n工资协议的期限;n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n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n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n工资支付

8、办法;n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n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n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n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四、工资指导线制度(一)定义、颁布的时间和适用范围n工资指导线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 企业工资分配进行宏观调控的一种制度,其目的是在 国家宏观指导下,促使企业的工资微观分配与国家的 宏观政策相协调,引导企业在生产发展、经济效益提 高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工资分配和工资水平。n1997年1月30日颁布n适用于各类企业(二)应遵循的原则n1、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 ,坚持“两低于”原则。 “两低于”原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经济 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

9、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 本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n2、分级管理、分类调控的原则n3、协商原则(三)应考虑的因素n主要依据:年度经济增长率、社会劳动生产率、城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n综合考虑:就业状况、劳动力市场价格、人工成本水 平和对外贸易状况等(四)类型、年度颁布时间n本年度企业货币工资水平增长基准线、上线、下线n每年3月底以前,一个日历年度。(五)具体调控企业工资的方法n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应严格执行,围绕基准线, 在下线和上线区间内,不得突破上线。n非国有企业,依据工资指导线进行集体协商确定工资(六)测算的两种方法n一是工资指导线水平测算数学模型n二是“四分位法”测算工资指导线水平 五、

10、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一)涵义、颁布时间n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统一规范和制度要求,定 期对各类企业中的不同职业(工种)的工资水平进行 调查、分析、汇总、加工,形成各类职业(工种)的 工资价位,向社会发布,用以指导企业合理确定职工 工资水平和工资关系,调节劳动力市场价格。n1999年10月25日(二)意义n对于完善政府工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劳动力市场具 有重要的意义。n1、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由直接的行政管理,转为利 用劳动力市场价格信号指导企业合理进行工资分配;n2、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市场形成合理的价格水平,为劳 动力供求双方协商确定工资水平提供客观的市场参考 标准,减少供求双方的盲目

11、性,提高劳动者求职的成 功率和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整体效率;n3、有利于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调节地区、 行业之间的就业结构,使劳动力价格机制与劳动力供 求机制紧密结合,构建完整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三)保证措施n建立规范和统一的统计调查方法n保证准确、真实、具有可比性(四)工资指导价位年度发布时间n在每年6月底以前发布,每年发布一次。六、国家监督调控工资的其他法规政策第三节 目前中国的工资制度面临的主要问 题n目前中国存在很多工资问题,需要解释和改进n政府及其事业单位:公务员工资问题,教师、医护 人员n企业:企业各类人员的工资问题;国有企业工资问 题n农民工工资问题:拖欠工资、工资标准n工资的社会功能问题:工资差距与收入分配 n思考:中国薪酬支付的趋势;国外薪酬技术本土化阅读n我国企业当前薪酬管理的问题与挑战。 P42,薪酬体系缺失之痛 P40,中国企业薪酬的八大病根思考题:1、简述中国工资制度变迁。2、请列举我国政府监督调控工资的主要法规政策,并 简述其核心内容。 3、目前中国的工资制度面临哪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