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975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7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教师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文言文分点训练(四)-筛选文中的信息一、考点精讲【考纲要求】筛选文中的信息,考查重点主要包括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判断信息所属的性质,根据要求提取相关信息。能力层级为C 级。-摘自 2012 年江苏考试说明【考点解读】“信息”的筛选,主要是在遵循原文内容事实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取材主要是人物传记,因此, 我们在对文中涵盖信息的把握时就要充分理解材料,全面把握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成就等),事件(前因、后果、始末、经过、影响等),特别是对体现人物某种性格品质的信息要准确把握。筛选文中的信息常涉及八个方面。1. 表现人物 行为举止 的信息: 2

2、.体现人物 主张 的信息;3. 表现人物 情感 的信息; 4.反映人物 思想道德 的信息;5. 展现人物 性格 的信息; 6.反映人物 志向 的信息:7. 表现人物 才智 的信息; 8.有关 选文的综合信息等【常考题型】其常见题型为选择题。该题在题干明确提出筛选信息的要求,从文中挑选若干文句交叉编为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该题分值为3 分。考题回顾1、(2007 年江苏高考题) 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高进之善于计谋的一组是(3 分)()与下沛薛彤为友,因薛交檀道济事平,以功让道济及围广固,进之作攻具,甚精巧为霍,则废;为曹,则否进之诈道济书致晦,与之连遂请护粮,乃免A B c

3、 D考题回顾2、( 2008 年江苏高考题)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3分) ()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敢轻冒进兵者斩汉乘利进逼成都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A B C D考题回顾3、(2009 年全国卷二)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郭原平孝顺父母和仗义助人的一组是( 3 分)()A. 唯飧盐饭而后人未及,常停住须待B. 父抱病笃疾弥年要使微贱,然后取直C于母前,示有所啖岂可减溉田之水D原平乃拜而受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二、尝试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 题。 (2010 年江西卷)2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

4、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 自护兵当前, 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 及归, 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 “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 ”公亦令曰: “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 ! ”至阵,士卒帖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儿矣 ! ”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曰:“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受其侵。”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

5、太后亦寤,卒听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曰:“是尝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曰: “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

6、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 ) 【注】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护:统率。帖:安定,顺从。按辔:扣紧马缰缓行。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薄:轻视B除福州观察使除:授予官职C继迁兵相随属属:连接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3 A 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拔剑切而啖之B 武康为公令于军不求闻达于诸侯C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 惜乎朝廷无一忠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下列各组句子

7、中,分别能表现王德用“善治军旅”和“坦荡无私”的一组是() (3 分)A至阵,士卒帖然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B及归,公又请殿将与人不疑,不诘小过C至阵而乱行者,斩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D左右皆望公,莫敢近士大夫亦多服其度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

8、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4 (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3 分) 译文:(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4 分) 译文:(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3 分) 译文 三、尝试归纳1、请你说说筛选文中的信息的方法?2、请你联系前面我们做过的文言文(中自习文言文专项训练),归纳筛选文中的信息常设干扰项的特点。四、课堂精讲【名校模拟】(2011 年南通模

9、拟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其先为农为儒,不恒其业。道少纯厚,好学能文,不耻恶衣食,负米奉亲之外,惟以披诵吟讽为事,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寻荐为霸府从事,俄署太原掌书记,时庄宗并有河北,文翰甚繁,一以委之。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 请少罢减。 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遽命道对面草词,将示其众。道执笔久之,庄宗正色促焉,道徐起对曰:“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 今大王屡集大功,方平南寇, 崇韬所谏, 未至过当, 阻拒之则可, 不可以向来之言,喧动群议

10、, 敌人若知, 谓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 则天下幸甚也。 ”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为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明宗入洛, 遽谓近臣安重诲曰: “先帝时冯道郎中何在?”重诲曰:“近除翰林学士。 ”明宗曰:“此人朕素谙悉,甚好宰相。”未几,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凡孤寒士子,抱才业、素知识者皆与引用;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有工部侍郎任赞,因班退,与同列戏道于后曰:“若急行,必遗下兔园策。”道知之,召赞谓曰:“兔园策皆名儒所集,道能讽之,中朝士子止看文场秀句,便为举业,皆窃取公聊,何浅狭之甚耶!”赞大愧焉。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

11、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臣每记在先皇霸府日,曾奉使中山,径井陉之险,忧马有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则无复持控,果为马所颠仆,几至于损。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兢兢业业,臣之望也。”明宗深然之。【注】湛如:安然。兔园策:书名,即兔园策府,唐人编著,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童蒙熟读。今佚。5 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冯道有胆量的一组是()( 3 分)虽大雪拥户,凝尘满席,湛如也崇韬所谏,未至过当唐末衣冠,履行浮躁者,必抑而置之道所掌笔砚,敢不供职何浅狭之甚耶陛下勿以清晏丰熟,便纵逸乐 A. B. C. D. (二) 、 【名校模拟】(20

12、10 年南京调研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杨维岳传戴名世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 而维岳受其金, 则不祥; 使此人当罪, 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崇祯中,陕西盗起, 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 不可以不见。 ”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 寇益急, 诏天下勤王。 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

13、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 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

14、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选自南山集,有删节)注:主:死者的牌位。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以维岳故贳之贳:赦免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连续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攻破D慎毋以示世也慎:小心2. 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3 分)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即毁家以为

15、士民倡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避将何之?吾死耳乃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闻者莫不为之流涕A. B. C. D.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6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在史可法死后,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3 分)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4 分)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3 分)五、巩固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陈亮,字同甫,永康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朝士白事,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隆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