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站在初中的尾巴作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903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漠河———站在初中的尾巴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漠河———站在初中的尾巴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漠河———站在初中的尾巴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漠河———站在初中的尾巴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漠河———站在初中的尾巴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漠河———站在初中的尾巴作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站在初中的尾巴现在我初三了。站在初中的尾巴。没有当时的轻狂,却比当时更加轻狂。不知道是什么抑制或者鼓励了我的这种情绪和秉性。常常想,我就这么轻狂下去吧。我不知道我还能被称呼为孩子的身份多久,也不知道我还能轻狂多久。一下子有了思绪,一下子又实在想不到什么。我的确是那么地矛盾。我有点迷惘,对青春,对自己,对这个我们生活的星球。可是我想不出来为什么要迷惘。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说。你不要觉得我是用那种很颓废的语气来写这段文字。我是真的有点想说些什么,如果你认为很颓废,就这么认为吧。我想,你是逐字逐句地读我的这篇文字呢?还是很大概地一目十行呢?虽然我知道如果你是一目十行,也许就不会注意我的这句话

2、了,但我还是要说。那么我就说说吧。有关于初三,抑或与初三无关的话题吧。我写字,打字都很慢,包括看书。我记得200 页左右的书,我差不多要看一个星期,有时我也着急,想着要改善一下,可是速度并没有提高不少。于是我想就这么看吧,这么看下去吧。买了好多好多的书,都堆在房间里。很多看过的和没有看过的书。很多的书看了一部分就没看了,也有很多书在中断了阅读之后又翻出来看了,还有很多书看了一遍就不再打开了,很多很多的书看了好几遍。书角折了,翘了,才想到要保护好,在吸取了教训,兴致勃勃地打算替新买来的书包书皮时,却找不到合适的书皮。很多很多的书陪伴着我,在课余的闲暇,和我一起面对着那些年少轻狂。我很喜欢那些外国

3、文学,喜欢那种异域语调,那种声韵。诙谐地想,常常会出现那些一惊一乍的语气。我觉得这样的文字很顽皮。家里的书摆了几个书柜, 外国小说参插在不同的书柜里,以各自深厚长久沉淀的魅力感染着我。让我对在大师们的手笔之下的那些闪着理性光泽的文字唏嘘不已。我对它们充满了热切的憧憬,对文字,对故事情节的,对那些思想的渴望。对于青春小说吧。我和大家一样喜欢那几个当红作家。可以说是大众化,还是赶潮流呢?无论与否,畅销的小说一定有自己能够畅销的原因。 我很愿意去读这些书。我最近比较喜欢笛安的书。第一次读笛安的书是 西决 ,很喜欢尾页那段我自认为很壮阔,很大气的一段文字。笛安的文字真的是那种一字都不能删改的类型,她的

4、每一个文字都有她的用法,无论多高明的删改,都会让人觉得使文字变味。笛安的文字就是很有味的那种。读了她的 西决, 告别天堂 ,还想读下去。我喜欢安妮宝贝,却只看了她的一本书。莲花。是看了一些,没有接着看,过了一段时间才接着看完的。其间的跨度是我的初一和初二。刚刚买到书的时候,据说是莲花最新版,看完的时候,已经出了修订版。看莲花的过程很艰难,不是不愿意读下去,而是在某个章节的时候有些读不下去,那些强大和低弱的精神的交杂,让我对这些文字在厚爱之后有了一些迷惘。在莲花的某个章节常常把小说的女主人公弄混了,男主人公我倒是记得很清楚,那个叫做善生的男人。这些名字、这些情节陪伴了我,让我对西藏有了最初的憧憬

5、。在此之前, 除了西藏在地图上的位置,藏族的模糊轮廓还有那首叫天路 的歌以外一无所知。而莲花 真的让我接近了西藏一些,但是我不知道西藏的腹地在哪?莲花 的腹地在哪?想得稍深了些,就有点不知所云了,于是还是抑制住了某些念头,读完了这本小说。只读了一遍,却印象深刻。我喜欢安妮宝贝的文字,喜欢她文字中的和文字之外的某些东西。我的家里有安妮宝贝的3 本书,分别是莲花 、 素年锦时 、 八月未央 ,却只读了一本。因为安妮的文字吸引着我,却让我觉得读得有些疲累。剩下的两本还有更多的书就慢慢去读吧。郭敬明的文字很鲜艳,很美丽,很旖旎。读了他的很多文字,最初的是 1995-2005 夏至未至,接着是幻城 、

6、悲伤逆流成河 、 岛还有他主编的杂志最小说。一直觉得郭敬明的文字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的东西。我很喜欢他对自己生活的描述。我记得那是在书店里,找到了岛 银千特,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郭敬明的文字,我只是大致地看了其中郭敬明对自己生活的一些描述。那个时候,我的阅读还仅限于童话和一些被修订的比较浅显的小说。像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这些当时和现在都一样很着迷的文字。发现郭敬明的文字的时候,我已经这个名字已经有所耳闻了,却没有刻意地去找他的书。就这样很偶然的,我看到了岛 银千特这本致使我对郭敬明文字最初印象的起源的书。于是买了1995-2005 夏至未至。现在还依稀记得对这本文字的迷恋。我总是这么容易对事物

7、产生迷恋。在郭敬明的文字之下,我逐渐触摸到了青春文学的纸页。有时候, 觉得青春文学中的人物就是自己,有时候觉得其中的情节和自己的生活有出奇的相似点,有时候却又觉得这些故事和自己隔得好远,觉得好幻灭。韩寒的文字是很实在的类型。你总是能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就像和一个人闲聊,带点调侃的闲聊。知道韩寒是在初一的校本课程上,源自带东北口音说话很抑扬顿挫的那个老师的口中。于是,我知道了韩寒、知道了杯中窥人 、知道了三重门 。在差不多相同的时期,我知道了韩寒、郭敬明这两个早有耳闻却在这之前对他们名字很模糊的作家。韩寒的文字最初读的是三重门,我记住林雨翔,这个很鲜明很有个性的少年。接着读了光荣日、 他的国,以及

8、最近刚刚拿到的他的像少年啦飞驰 。我没有按他出书的顺序读。我常常这样,像我挚爱的哈利波特,我是从第四部读起的,然后反反复复地读,这部小说促成了我比较爱幻想比较随意的性格。读韩寒的文字读得很快意、很流畅。这样的感觉真的很好。再说说严肃文学吧。我一直对文学的分类很模糊,常常不知道哪有些书是属于严肃文学,哪些书是属于青春文学的呢?无论文字展现了不同种类文学的哪一面,还是哪些能够以之分类的鲜明特点。我只是喜欢读,喜欢很随意或者比较认真地去读。我喜欢史铁生的文字,尤其喜欢他的 秋天的怀念 ,这篇在我小学的阅读文练习中出现了好几次的文字。我背过这篇文字,虽然有些淡忘了,但是对这篇文字还是有一些以小学生的心

9、智触及文字脉络的最初的感念。那种感念是钝重的,有声音的。是在刻意的声情并茂的朗诵之外的,最原始的感动。那种感受是种痛,一种被抑制的痛,蔓延了整个身体的痛。不是很绝对的感伤,却真的有些伤感了。我热爱这篇秋天的怀念,热爱它的文字, 标点, 和段落之间语句之间的空格,这点空格留给我可以思考的余白。史铁生的这些文字对于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我觉得他的每个文字都有着完整的筋骨, 文字气息的筋骨。 值得我一一品读的。我喜欢这样文字落在手心,落在心里的感觉。说了有关的文字的这些。写了一些在被我频繁想到、提起的文字和作者。还有许许多多我热爱的文字和作者,他们对于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在写到韩寒的时候,电脑的背景音乐

10、刚好戛然而止。我没有反应过来,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这篇原本想写写生活中书和书以外一些事物的文字,却将几大段的文字都用来写青春文学了。除了在生活占很大比重的书之外,我还想再说些什么。思绪有些纷乱了,这么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些有关书的体会。我这样记叙得很散,也比较片面。这些都是我对书最初的体会,不加思考,就想要表达的。我听着音乐,写着这些文字,用很松懒很闲适的姿势坐着。我常常在课本和各种材料小物件的堆积旁写字。书桌很乱,各种笔还有小物件毫无规则地随意摆放着,总是避免不了和这些物品的亲密接触。被书本或小物件平滑的部位碰到倒好,但是如果碰上了物件尖锐的部分,就免不了一些小小的恼怒了,就像偶尔的我的手或者

11、衣服会被不同颜色的笔划到。最初的时候,会不经意间觉得自己太不小心。尤其是遇到自己喜欢的衣服被笔划到,会小小地沮丧一阵。渐渐就就习惯了下来,习惯了在书堆里写字,习惯了被各种笔尖或者物件的触碰下写字。虽然这样在衣服原有的质地上增加色彩或褶皱的细节和艺术搭上关系比较牵强,但是我还是对在纷乱之中写字比较享受。虽然被物件戳到,会制造一些小小的缺陷,但是总体看来,我有些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是一种生活的小艺术。这是我连艺术的边缘都没接触到的情况下,擅自下的定义。偶尔地从纷乱之中探出头来,总会带一些比较矫情却觉得比较灿烂的笑。我喜欢听音乐,喜欢在听音乐的时候写字,喜欢在听音乐的时候吃些小甜点或者水果。常常这样地自

12、得其乐。我会在不同的时候喜欢听不同的音乐。我写字的时候就常常听轻音乐,在无聊的时候喜欢来点摇滚的音乐,我喜欢这些那些融合了不同元素不同风情的音乐。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不经意间会提到音乐,总是免不了一阵讨论,我们常常被讨论映衬地充满了激情。在我们的课余生活中音乐占据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对于我这种比较懒散的人,对于音乐的质感和生活中的许多许多一样地享受。我站在什么位置,我不清楚。在学校里我坐在第3 组的第 2 排。运用上笛卡尔的平面坐标系,就是(3,2) 。在数学课讲解平面坐标系的时候,老师随意地用坐标来表示同学的位置。被叫到相应位置的同学总是先是迷惘了一阵,才慢慢反应过来。而最敏锐的总是他人,他

13、们可以很快找到老师报到的同学的位置。当自己成为中心,成为坐标系上的主角时,谁都变得迷惘。我们的位置真的就是被几何化后的那个坐标吗?我知道不是的。我们的位置应该是不定的,它也有和我们一样鲜明的特质。我们也许在不断地寻找对方。我们在寻找着位置,而位置在寻找着我们,我们在现实和虚幻之中一直彷徨,且又坚定着,传颂彼此悠扬的歌。这歌里有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倔强与坚持。我想起了周国平有关安静的一段描述: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我想总有那么个安静的位置,供我们稍稍停息的。总有一种安静, 在褪去了丰富色彩之后有超越色彩的内在精神。那

14、么, 我们是否会在这样的片刻保持着缄默呢?忽然之间,我才意识到我已经初三了。我才真的有了站在初三这个高度上在正常意义上应有的感觉。我才猛然想到,是老师家长苦口婆心地劝诫我们所要面临的中考前的最后冲刺。初一初二已经过去了,初三在这里,在生活的别处。看着课桌上日益堆积的复习材料,我有种下意识的凛然。我觉得迷惘的感觉如习题和资料一样日益推挤起来了。我是真的觉得有种孤独了,横生于现实与虚幻,完整与片面的孤独。这样的孤独说不出来,只能独自感受。我无法告诉你,因为我知道世界上没有唯一孤独的人,我们可能同样地孤独,用相同的方式行走在青春的森林中,在眼前或远方的岔道、荆棘和急流之前一样感到不知所措。那么我忽然

15、觉得爸爸妈妈、老师说的很对。中考这个坎我们是一定要过的,我们所能想像的灿烂生活相对现实显得比较无力,我们还是得以中考、高考大学乃至社会的许多考验作为基础才能展望的。残酷的测验、残酷的竞争、残酷的现实,我们是逃不掉的。每个人都在奋斗,都在努力。我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在教室日光灯的光影之下奋战于习题之中,在寂静的教学楼只剩下我们这个年段的时候,除了疲累,除了抱怨,我们是不是会感到一点安慰,一点充实呢?我们要过这样许许多多的坎,但毕竟我们是一起面对的,一起依靠自己的坚持维系自己的进步从而去跨过的,对吗?我们生活在现实之中。我们可以在暂时的虚幻之中躲避。但虚幻的个人世界不会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我们在面对

16、挫折,面对自己必须要面对却力不从心的现实时,我们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家长老师的温暖与鼓励,我们是不是很满足了呢?世界上有什么事能如此得完美,如此得绝对呢?没有什么能够代替我们面对。忽然间想到刚刚学过的课文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的那么一段: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而今,我初三了,我和许许多多的初三学生一起面对着中考。我多少次想到这样的一句话,我不知未来的某一天,我是否会很怀念初中的这段纯粹的日子。我们的未来会有更好的青春吧,会有更美丽的人生吧。我不想去预想,我只能想想现在,想想在我们努力的时候,在我们疲惫的时候,爸爸妈妈老师们站在昏黄的路灯旁为我们未知的路途点起的欢快的南瓜灯。哦,我的小巫师, 我的棉花糖, 我的南瓜灯,我的童话,我的幻想,我的想念,我的纯粹,我的初中,我的童年,我的爸爸妈妈、老师的那些爱与唠叨,我忽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