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语文版语文选修第6课《古从军行》ppt课件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5172525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语文版语文选修第6课《古从军行》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6年语文版语文选修第6课《古从军行》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6年语文版语文选修第6课《古从军行》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6年语文版语文选修第6课《古从军行》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6年语文版语文选修第6课《古从军行》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语文版语文选修第6课《古从军行》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语文版语文选修第6课《古从军行》ppt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边 塞 诗1.边塞诗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 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 外风光,或反映戍边艰 辛的诗作。盛唐边塞诗派派2边塞诗繁盛的原因 战事频繁 尚武之风 文人入幕3.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边塞风光; 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 抱负; 征人思妇的情感; 厌战怨征、议论战争的 得失等。4边塞诗的美学风格 即:雄浑、磅礴、 豪放、浪漫、悲壮 、瑰丽,体现了一 种阳刚之美。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吸引着我们,艰苦热 烈的军旅生活诱惑着我们,醉卧沙场的豪情壮 志激励着我们,这就是边塞诗永恒的魅力!5.边塞诗的意象特点 时间意象:秋天、黄昏 空间意象:楼兰、阴山、雪山、瀚海、凉州 、长城、玉门关、孤

2、城、大漠、辕门 乐器:羌笛、胡笳、琵琶、号角、金鼓 战具:干戈、剑矛、斧戟、战车、旌旗、烽 火、羽书 景物:长云、黄沙、秋月、冬雪、寒雁 行为:箭飞马走、凭栏吹奏、登高饮酒李颀古从军行 李颀 (约690约751),开元二十三 年中进士。 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诗人皆有来往 ,诗名颇高,其诗内容以边塞诗名扬天 下。 最著名的诗是古从军行,借古题古 事抒写自己对古往今来的边陲战和的看 法。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听录音,

3、整体感悟,了解作品主旨【字词点击】 从军行:乐府古题。题目加一个“古” 字,一可避讳。二更有历史概括力。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饮(yn)马: 使马喝水。饮:使动词。 刁斗:古代军中煮饭和打更用的铜锅。 公主琵琶:据载:汉武帝时,乌孙国王向汉 求婚,武帝把江都王的女儿细君封为公主, 嫁给乌孙王,实行和亲政策。出嫁途中,公 主令人在马上弹奏琵琶,以抒思乡之情。 玉门犹被遮:汉武帝命李广利攻大宛,欲取 良马(即汗血马,阿拉伯良马种,又称“天 马”),战而不利,拖了两年,士卒伤亡甚 重。李广利请罢兵班师,武帝大怒,命遮玉 门关,曰:“军有敢入之,斩之!”遮:阻 拦。西极天马之歌汉武帝天马来兮从西

4、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习近平接收土库曼斯坦所赠国宝汗血马 轻车:汉代有轻车将军,此处指将帅。 蒲桃入汉:蒲桃即葡萄,原产西域,汉武帝 时引入中原。据汉书:汉武帝为求天马 轻启战端,迫使大宛王答应汉朝,每年献天 马二匹;汉朝使臣也采葡萄种子而归,遍植 于离宫别馆,弥望皆是。【诗句解读】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诗先写单调紧张 的从军生活。 “白日”与“黄昏”,从时间上显出战争 的紧张感;“登烽火”与“傍交河”,从 空间上显出战争的单调性。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着意渲染边

5、陲恶劣环境, 写尽从军生活的艰苦。 两个“胡”字,有意重复,是从少数民族 的角度去体验战争带来的幽怨和哀伤。 战争对方也物、人同悲。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暗讽当朝皇帝穷兵黩武、 好大喜功、草菅人命。 “年年”两字指出这种情况的经常性。“空见 蒲 桃入汉家”用典故显示出巨大的讽刺笔力,“空 ” 是“不值得”的意思。【诗作主旋律】 诗人不但同情汉族士兵,同时还看到征战 不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苦楚。 这种思想境界,是其他反战倾向鲜明的边 塞诗人所没有达到的,表明诗人没有狭隘 的民族偏见。厌战怨征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节 奏上富有变化。 “刁斗”“琵琶”双声,“纷纷”“夜夜”“ 双双”“年年”叠字叠韵。 诗风悲壮苍凉,而且悲多于壮。【手法点击 】从唐代边塞诗看唐代诗人的 战争反思 唐代诗人对战争的理性思考达到 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冷静思考战争的价值和意义,探讨战争 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负面影响,表达对 陷入战争的双方人民的悲叹,引导人们 更清醒地认识战争的实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