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三定律_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519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第三定律_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牛顿第三定律_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牛顿第三定律_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牛顿第三定律_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牛顿第三定律_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第三定律_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第三定律_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牛顿第三定律(庐江中学:汪健)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是单个物体在不同的力学情境下所遵循的规律问题,但是自然界是物质的,不同的物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对于力,不能脱离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而独立存在,讨论时必然要涉及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它们之间所遵循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的恰恰就是这一规律。正是由于牛顿第三定律才使得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到物质世界的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现实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得以圆满顺利地解决.事实上,牛顿第三定律是如此地重要和深入人心,以致我们常常是不自觉地应用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中,若细致深入追究起来,又似乎不是

2、那么顺理成章。教材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讨论是渐次深入逐层推进的:先通过司空见惯的实例得到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再通过实验总结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定量关系,然后分析汇总得出牛顿第三定律.最后再回到实际应用中去,让学生体会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以达到定律的深入理解和融汇贯通的目的。教学重点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教学难点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课时安排1 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确切含义,会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3.会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3、. .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通过鼓励学生动手、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可提高学生自信心并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好物理的信心. .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两个、力传感器、钩码、计算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实验导入让学生同时鼓掌,感受鼓掌时手掌的感觉? 实验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火箭升空时的情景分析,引导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概念?推进新课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演示:用手拉弹簧,弹簧受到

4、手的拉力,弹簧发生形变.手也因而受到弹簧力的作用而产生形变 . (课件展示)火箭升空时火箭在推动前进,气体向相反方向运动。设定情景:让学生坐在椅子上,用力推桌子,让他们体会有何感觉。观察PPT 中的案例。教师设疑:1.以上情况中,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各是什么?2.以上事例中, 各力的作用方向有何关系?作用点位置有何特点?各是什么性质的力?3.各事例中,力的先后顺序有何特点?4.各事例中所涉及的两个力的作用效果能否抵消?合作探究1.对弹簧来说,手是施力物体,弹簧是受力物体;对手而言,弹簧是施力物体,手是受 力物体 .两船事例中,每个小船都可以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这取决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同样,

5、学生推桌子事例,桌子和学生既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 2.手对弹簧的作用力与弹簧对手的作用力,方向相反, 彼此作为对方的作用点.弹簧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弹簧的作用力都是由形变引起的,都是弹力.下两例与之相类似. 3.以上事例,力总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无先后顺序. 4.作用效果不能抵消. 以上所举事例所涉及的力均为弹力.是否只有弹力才具有以上的特点呢?提示: 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其实地球也在受到地面上物体的吸引,这种吸引力也是相互的 . 归纳结论: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 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

6、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性质相同.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叫做反作用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二、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关系:从上述事例中我们得到的相关信息是:方向相反, 同时作用。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一个定量的问题,而定量的问题只靠日常观察和经验是解决不了的,它需要通过实验来测量. 实验演示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把 A、B 两个弹簧测力计连接在一起,B 的一端固定 .用手拉弹簧测力计,如图4-5-1 所示,可以看到两弹簧测力计指针同时移动.这说明弹簧测力计A 受到 B 的拉力 F,弹簧测力计 B 受到 A 的拉力

7、 F.F 与 F大小总是相等、方向总是相反.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关系?它们受力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图 4-5-1 做一做先把一个力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在传感器的钩子上挂上钩码.钩子受力的大小随时间 变化情况可由计算机屏幕显示. 如图 4-5-2 所示,把两个力传感器同时连在计算机上,其中一个系在墙上,另一个握在手中,横坐标轴上下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个传感器受力的大小. 图 4-5-2 用传感器显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用力拉一个传感器, 可以看到在一个传感器受力的同时,另一个传感器也受到力的作用.而且在任何时刻两个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力的方向都是相反的.如图 4-5-3. 两个钩子受力的情况可以

8、由计算机屏幕显示. 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力的大小图 4-5-3 结论: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教师设疑:以上实验中,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都是静止不动的,处在平衡状态.那么两个运动中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满足上述规律呢?合作探究把一个传感器系在一个物体上,另一个握在手中.如图 4-5-4,当通过传感器用力拉物体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可随着力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任何时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图 4-5-4 用传感器显示运动中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结论:牛顿第三定律所揭示的规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9、与参考系的选择也无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四同:同大小,同直线,同性质,同时性. 三不同:方向相反,作用点分别在两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 在生活和生产中牛顿第三定律的例子是很多的. 交流讨论:划船时桨向后推水,水就向前推桨,从而将船推向前进. 汽车发动机驱动车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的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汽车前进.如图 4-5-5,把驱动轮架起悬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车轮虽然转动,但车轮不接触地面,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汽车不会前进. 汽车驱动轮向后推动地面,它们获得的反作用力成为汽车的牵引力图 4-5-5 课堂训练1.

10、以卵击石,鸡蛋“粉身碎骨”,而石头“安然无恙”.对于这一过程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以卵击石的过程中,鸡蛋“粉身碎骨”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所以鸡蛋碎了B.在以卵击石的过程中,石头“安然无恙”说明鸡蛋对石头的力小,所以石头无恙C.在以卵击石的过程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D.以卵击石的过程中,石头无恙而鸡蛋 “粉身碎骨” 是因为蛋壳能承受的力远小于石头所能承受的力解析:以卵击石过程中,鸡蛋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鸡蛋的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这两个力总是大小相等.鸡蛋之所以“粉身碎骨”是因为蛋壳的承受力小于石头对它的作用力. 答案: CD

11、2.一物体受绳拉力的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为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小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才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解析:作用力、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与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处的状态没有关系. 答案: D 三、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前面我们曾经学过平衡力的概念.若二力平衡,则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有什么区别呢?学生

12、交流讨论后归纳总结. 相同点: 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作用力反作用力必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一对平衡力性质可以不相同;作用力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一对平衡力却不具有同时性;作用力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但平衡力的作用点是同一个物体;就作用效果而言,作用力反作用力分别对两个物体起作用,而平衡力对一个物体起作用,效果可以相抵消. 课堂训练1.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

13、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种性质的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性质相同,具有同时性. 答案: A 2.如图 4-5-7 所示,在等臂托盘天平两盘中,一盘放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另一盘放 着电磁铁和铁块,天平平衡.当电磁铁接通的瞬间,铁块被吸引而离开盘底,则铁块未到达电磁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天平右盘下降B.天平左盘下降C.天平仍保持平衡D.无法确定天平状态图 4-5-7 解析:电磁铁接通后, 铁块向上加速运动, 磁铁对它向上的吸引力势必大于铁块的重力,由牛顿第

14、三定律知,铁块对磁铁向下的吸引力大于铁块本身的重力,因而天平左盘下降. 答案: B 说一说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的现象司空见惯,所以不难相信它的正确性.但是,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似乎又不尽然. 一个孩子与一个大力士“掰腕子”,两手之间的作用力一样大吗?若两者一样大,大力士怎么会赢呢?如图4-5-8 所示 . 图 4-5-8 参考:大力士与孩子两手之间的力一样大.大力士之所以会赢是因为孩子的承受力小,大力士的承受力大.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材第 83 页“问题与练习”4、5 题 . 2.课下组织合作小组,分析讨论人行走过程中所涉及的作用力反作用力,平衡力的情况. 板书设计5 牛顿第三定律一作用力和反

15、作用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三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四探究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区别:(1)性质不同(2)同时性关系(3) 作用点不同(4)效果不同活动与探究课题:拔河比赛中的力学问题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目的1 到图书馆、上网查阅有关拔河比赛方面的书籍介绍相关网站和书籍1.让学生更多地了 解 拔 河 中 的力学2.在实践中 体 会 力 的 无处不在2 通过初步了解,知道拔河比赛中常见的力学知识指导学生进行探讨、思考3 不同力学知识在拔河比赛中的应用,怎样使用这些知识才能赢得比赛的胜利进一步帮助学生研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4 参与一场拔河比赛,具体体会一下比赛中力学知识的应用和体育教师一起组织一场拔河比赛,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