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和能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428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67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和能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热和能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热和能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热和能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热和能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和能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和能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和能 习题及答案详细解析1、( 2013?雅安)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2、( 2013?南京)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B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C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D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3、( 2013?内江)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C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

2、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4、( 2013?淄博)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B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5、( 2013?临沂)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6、( 2012?深圳)水是生命之源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象是()A水的重力与质量B水的密度与质量C水的比热与温度D水的压强与深度7、(2012?肇

3、庆)分子动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上述理论与如图所列现象相对应的是:、(以上三空选填如图中的字母代号即可)8、( 2012?苏州)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的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 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人后会进人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 PM2.5 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属于 / 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PM2.5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9、( 20

4、12?三明)【故乡名片】请回答下列与如图中四幅图相对应的问题:(1)朱熹出生于尤溪县,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在九曲棹歌诗中写道:“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桑麻叶上的“露”是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一过程是热的;(2)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建宁县均口镇台田溪为闽江正源溪水飞流直下的过程中,其能转化为动能;瀑布上方出现的七色彩虹,颜色分布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3)2011 年 11 月 7 日,首届海峡两岸客家擂茶文化交流会在中国擂茶之乡- 将乐县隆重召开用于制作“擂茶”的陶瓷器皿内刻有许多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来增大摩擦;擂茶制作过程中,在远处就能闻到茶叶盒芝麻

5、的清香,这是由于的缘故;(4)永安桃源洞的景色酷似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小船漫游在桃源洞的山水间,以山为参照物,船上的游客是的;若游客向对面崖壁呼喊,经0.4s 听到回声,则崖壁与游客的距离大约为m (声速取 340m/s)10、( 2012?济宁)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t3时的内能(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理由是11、( 2011?咸宁)如图是速滑运动员在赛道上奋勇拼搏的镜头滑冰鞋的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很小是为了增大运动员对冰面的;比赛时滑冰鞋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是(填“静”或“滑动”)摩擦,在这过程中,冰刀温度升高,是通过的方式增

6、加了它的内能,运动员到达终点线后由于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12、( 2013?扬州)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1)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2)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沙子 / 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13、( 2011?梅州) 2011 年 3 月 11 日 13 时 46 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 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都会产生(选填 “

7、次声波” 或“电磁波”)日本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破坏,日本当局不断采取向反应堆空中、地面注水的方法进行冷却,以免造成更大的核事故,这种注水方法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14、( 2011?莆田)高档红木家具加工场空气中浮动着淡淡的檀香,这是现象,是红木分泌出的芳香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的结果 家具在制作过程中,木头交接处要留有适当的缝隙,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木头会产生现象用布对家具表面进行“磨光”处理,布与家具表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摩擦用力“磨”是通过增大的办法来增大摩擦的15、( 2010?烟台)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

8、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乙)(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2)它说明了什么?16、( 2009?青岛)暑假,小雨到海边码头,看到渔民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晾晒,准备做成干货对于准备马上卖的大鱼虾,因为天热怕其变质,不断用凉水使其降温小雨发现,今天的海鲜腥味儿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请你运用 2 个物理知识, 分别解释上述场景中的相关现象(1) 解释现象一:;(2) 解释现象二:17、( 2012?绍兴)建设中的绍兴奥体中心,运用奥体中心内的管道,分布在地下二千多口的 100 米深井和温度基本恒为18的百米地下形成一个水循环热交换系统夏天,系统将地

9、上奥体中心内与室温相同的水送到地下,放热、降温后回到地上,降低中心的温度,循环进行;冬天,则相反提高中心内的温度,达到“冬暖夏凉”,又节能的效果(1)打 100 米深井的人造金刚石钻头硬度大,熔点高,是一种(选填 “晶体” 或“非晶体”)(2)热交换系统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的(3)卫星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热管温控技术,利用液体在高温端汽化,在低温端液化,这样反复工作,使卫星两端温度趋于平衡液体汽化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8、 (2011?厦门)如图是对A、 B两种品牌保温杯的保温效果进行测试所获得的图象信息利用该信息和你具有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从该实

10、验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AA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BB品牌的保温效果更好CA和 B两种品牌的保温效果相同D保温杯在水温较低时能自动加热(2)保温杯周围环境的气温是(3)测试过程热水降温的快慢是不同的,热水与周围空气的温差越大,降温越19、( 2012?厦门)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形,如图1 所示(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和(2)水沸腾的温度计示数如图2 所示,该示数是段所对应的温度(选填“AB”或“DE”)此实验室的大气压1个标准大气压 (选填“高于” 、 “等于” 或“低于” )(3)如图 1(a)所示, OA段与 BC段的倾斜程度不同

11、,这是因为20、( 2011?济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小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仔细观察和思考, 可以发现小汽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1)小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如图所示),当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缸体的温度很高,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对缸体进行冷却汽车发动机常用水作为冷却剂,这主要利用了水的的特性若汽车的水箱中装有10kg水,当水温升高50时吸收的热量是Jc水=4.2 103J/ (kg?) (3)你还发现小汽车的哪

12、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哪些现象与物理知识有关?试举一例(要设计或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4) “五?一” 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外出旅游,途中看到如图所示的限速牌小明用了10min的时间通过了这段10km长的限速路段,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超速了吗?近期,我国又加大了对超速和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请你写一句相关的警示语,以提醒司机朋友一定要按交通法规驾车(5)下图为某小汽车测定油箱内油量的电路原理图其中: Rx为压力传感器,它的电阻值随受到压力的变化而变化,阻值随压力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表 A为油量表, 它实质是一只电流表,油箱内油量的变化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显示出来; R0是阻值为5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

13、恒为15V;油箱位于压力传感器Rx 上,空油箱重 50N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该油箱加满油时,指针恰好指示最大刻度,求:此时, R0两端的电压是多少?Rx的阻值是多少?油箱最多能储油多少升?(1 升=1dm3)(取 g=10N/kg、 汽油=0.7 103kg/m3)(6)小汽车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但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能源消耗、尾气污染、噪声污染、交通阻塞等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如何减小汽车的负面影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热和能习题解答1、分析: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因为分子很小,人肉眼看不到,看到的就不是

14、分子的运动解答:解: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 错;B、因为海绵内由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 C 错;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难点: 分子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理解并记住:分子的运动是人用肉眼看不到的,看到的就不是分子的运动2、分析:(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固体和液体很

15、难被压缩(2)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3)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讲,温度反映了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4)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 倍的时候,分子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解答:解: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于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远地运动着,故在0时物体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也是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破镜不能重圆,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 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

16、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间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和原子的结构的相关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3、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1)物质是有分子组成; (2)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3)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 A、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 正确B、分子之间有作用力,但是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故B不正确C、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的时候,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但是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故C不正确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但是扩散现象不能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故D 不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扩散现象的特点,是中考的热点4、分析:(1)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内能,物体吸收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