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2001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与岳麓书院(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典哲学 第二章 中国传统宗教 第三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第四章 中国传统科学与技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文学 第六章 中国传统艺术 第七章 中国传统史学 第八章 中国传统教育第九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附 篇 第一章 岳麓书院的历史沿革第二章 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第三章 岳麓书院的人文精神第四章 岳麓书院的文物古迹一、先秦原始宗教一、先秦原始宗教1、 宗教的起源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有意志有人格,是人类朝宗教迈出的第一步。灵魂不灭与万物有灵观念的出现,标志着宗教的产生。值得指出的是,原始宗教不仅是我们远古先民们对周围世界的一种认识和解释,

2、而且具有礼仪规范和价值规范的效力,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设想,在那漫长而艰苦的岁月中,如果没有宗教作为精神支柱,我们的祖先也许难以战胜无数的艰难困苦,最终迎来文明时代的曙光。2、 自然崇拜日月星辰气象崇拜。土地山川湖海崇拜。动植物崇拜。3、 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 在一起的一种原始宗教。被当作图腾来崇 拜的动植物,不是某动植物的个体,而是 个体所代表或象征的类,这是图腾崇拜与 自然崇拜的区别之所在。4、 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在原始氏族制度发展到父 权制阶段的产物。先民们通过对神化了的 祖先的追忆与敬仰,表达出自己征服自然 的愿望、自信与力量。同时,他们通过这 种方

3、式也可以达到加强共同的血缘观念, 巩固氏族或部落的内部团结的目的。祖先崇拜的方式与方法表现在丧礼、 葬礼、祭祀等方面。中华民族祖先崇拜相当盛行,其影响非 常深远。古代中国社会之所以带着氏族制的 脐带跨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并由氏族制发 展到宗法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祖先 崇拜观念。祖先崇拜观念对中国的家庭结构 、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心理各方面都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5、 原始巫术活动原始宗教中,先民们想出许多手段与方 法,进行宗教性活动,以对付、迎合鬼神 ,趋福避祸,逢凶化吉。这些手段与方法 ,就是原始巫术。我国的原始巫术种类很多,按其目的划分,大概有求、逐、避三类。其中占卜 ,是向鬼神请求启示

4、、预告吉凶祸福的方 法。二、二、 中国道教中国道教1、 道教的起源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以汉民族 为主体的多民族宗教。道教的产生有其特殊之处。道教的 创教活动分散而缓慢。早期教派并非经由 同一途径、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形成, 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稳 定的教团组织。大体说来,道教酝酿于汉代,诞生于汉末。大致可以把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看成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把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看成道教实体出现的标志。道教的思想来源,归纳地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古代的宗教与民间巫术。第二,秦汉时期的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第三,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此外,先秦儒家、墨家、阴

5、阳五行思想、 古代医药学与养生学知识也是道教吸收思想营 养的重要来源。佛教的许多现成的教规、教义 也为道教所吸利利用。2、 道教的发展演变道教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这一发展演变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汉魏晋南北朝道教、隋唐道教、宋元道教、明清道教几个阶段。隋唐时期,尤其是唐代,是道教全面发展的繁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道教进入了发展、变革的新阶段。明清两代,道教从停滞走向衰落。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原始道教从民间兴起逐步演变发展成为成熟的官方正统宗教的时期。近代以来,随着,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道教已基本上归于消亡,但是它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于民间。3、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视“ 道”为宇宙本体

6、,认为“ 道”无形无象,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根源。认为“ 道”是凡人成仙的桥梁与道路。避谷法;服饵法;胎息法;导引法;房中术;符 法;斋醮、祈祷、诵经、礼忏等一系列驱邪的宗教仪式;平生行善积德。此外,道教还吸收了佛教的禅定方法,比较重视静坐、修心、见性。道教提出了一整套修炼方法。具体的有:道教修习的目的是得道成仙。道教的神仙谱系相当复杂,神仙阵容也极其壮观。按从天上到地下的次序,神仙们排列为十个阶层。与其他宗教相比,道教的天国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神仙数量可以不断增加。4、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现象,道教与其他文化现象处于共生状态。在长期互相排斥而又互相影响、互相吸收的过程中,道

7、教对中国传统文化其他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 道教与中国古代思想(2) 道教与古代文学艺术(3) 道教与古代自然科学三、中国佛教三、中国佛教1、 佛教的产生及其基本教义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而后,广泛地传播于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对那里的社会政治、文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理论思辨程度较高,教义繁琐复杂。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四谛、缘起、八正道、五蕴、十二因缘与业报轮回、三法印、八不中道、六度等等,是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修养论在内的庞大体系。佛教的典籍称“ 三藏”,包括经、律、论三大部。“ 经”是以释迦牟尼口气所

8、叙述的典籍;“ 律”即戒律,是对佛教徒生活与行为的种种规范及有关解说;“ 论”是从理论上解释“ 经”的著作。中国禅宗创始人慧能大师的坛经,是中国僧人著述中惟一获得“ 经”的尊号的著作。2、 佛教的传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佛教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血肉相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宋元明清阶段,佛教由盛转衰,进入停滞期。中国佛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东汉魏晋南北朝阶段,佛教由传入到逐 步兴盛。(2)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趋于鼎盛。3、 佛教中国化的硕果禅宗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不断与中国本土固 有文化相融合,努力实现其中国化。到隋 唐时期,佛

9、教中国化的过程基本完成,出 现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禅 宗最为典型,在宋代以后几乎一枝独秀, 成为中国佛教中流传最久远、影响最广泛 的宗派。禅宗是在印度禅学的基础上,融汇佛教其他理论,并与中国土生土长的老庄理论、魏晋玄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既有精致的世界观理论,又有相应的认识、修养方法的宗教流派。(638713)禅宗是对佛教理论的一次革新。禅宗破 除以往佛教教条繁琐,经卷浩繁,宣扬“ 即心是佛”,“ 见性成佛”,“ 言下顿悟”,主张不读书,不礼佛,不坐禅。这种通俗说教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禅宗因此迅速崛起。禅宗还提出“ 立无念为宗”。所谓“ 无念”,即在与外界接触时,对外界的一切不动心,

10、不受其影响。这种理论,实际上是要求人们放弃对外界的认识与改造,安于现状,去除物欲。中唐以后,禅宗逐渐取代佛教的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等各家宗派,成为中国佛教的强宗,对中国思想文化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该说,这与禅宗理论的简易直捷,方便易行,有很大关系。4、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消化、吸收与融合,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民间习俗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相当程度的影响。(3) 佛教与社会生活(1) 佛教与中国哲学(2) 佛教与中国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典哲学 第二章 中国传统宗教 第三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1、第四章 中国传统科学与技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文学 第六章 中国传统艺术 第七章 中国传统史学 第八章 中国传统教育第九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附 篇 第一章 岳麓书院的历史沿革第二章 岳麓书院的教育传统第三章 岳麓书院的人文精神第四章 岳麓书院的文物古迹一、中国传统的主要德目: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合称“ 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德目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1、

12、 仁仁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是“ 全德”之称。(1)“ 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 (2)“ 爱人”。 (论语颜渊)前者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后者讲的是如 何对待别人。仁的基本精神:根据论语,“ 克己”有四个层次:(1)推己及人。所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2)责己恕人。所谓“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化)“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3)非礼勿视听言动。礼的本质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克己复礼就是要用社会道德规范 约束自己。因此,克己是对个人的自然属性的 贬抑,复礼是对他人与社会的尊重。(4)杀身成仁。所谓

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 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化)这是克 已的极至境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仁”演 绎成为了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 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 杀身 成仁”的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 爱人”是仁的根本目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儒家的“ 爱人”不是墨家的“ 兼爱”。而是爱有本末,爱有差等,爱有理智,爱有原则。所谓是爱

14、有本末,爱有差等,是“ 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孟子解释为“ 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为务。”亲就是亲亲,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贤就是贤贤,就是尊敬人才,关爱人才,重用人才。所谓爱有理智,爱有原则,是爱人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失去原则,更不能结党营私。所谓“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仁政”是“ 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 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 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15、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2、 义义社会善恶是非观念的总和。义意味着善和美。义是人类共同的、根本的利益的体现。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由于义和利紧密联系,在中国思想史上,义利之辨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已的重要问题。“ 利者,义之和也。”(周易乾卦文言)儒家重义轻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6、(论语微子)孟子提出“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己矣。 ”(孟子梁惠王上)董仲舒提出“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进一步把重义轻利的观念推向极端。宋代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先秦的义利观, 视义为儒者为学做人、立身处世的首要原则。这 种正义的观念,具有坚持人格尊严、实现个人价 值的意义,深化了义的内涵。但是,与此同时, 理学家对个人的私利追求也进行了过分的排斥与 否定,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中重 义轻利倾向占主导地位的状况。历代也有一些儒家思想家主张把道义与功利结 合起来,比较合理地解决了义利关系问题。荀子:“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荀子大略)颜元: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应该说,这一主张已经较好地解决了义利关系问题。如何确立适合时代需要的义利观仍然是一个重 要的课题。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 为我们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