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总结 装置技术课题组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71922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总结 装置技术课题组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总结 装置技术课题组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总结 装置技术课题组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总结 装置技术课题组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总结 装置技术课题组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总结 装置技术课题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总结 装置技术课题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7Tokamak2008年(春) 实验总结装置技术课题组 2008-04-11课题任务 :装置的维护与实验运行等相关工作 课题组成: 1. 真空技术; 2. 技术诊断和超导保护; 3. 等离子体与壁表面相互作用(PSI). 真空课题组 本轮实验真空运行可分为三个阶段: 3 月6 日至4 月1 日,真空组进行运行准备。 4 月1 日至6 月5日,配合托卡马克实验的运行阶段。 6 月5日后进入装置及系统测试阶段,预计6 月12 日前后退出。 目前正处在装置和系统测试阶段。真空运行准备阶段:3 月6 日启动,3 月19 日开始加班,完成了内部改造和抽真空相关工作,4 月1 日封装置法兰开始抽气

2、,投入真空排班运行。完成工作内容:安装新的IBW 天线;更换烧毁的热电偶、更换烧毁的石墨瓦、布设第一镜;协助完成了T.S.、活动限制器、CO2 散射、光谱、核测量等窗口的调整;泵组及辅助系统的维护(包括泵、阀、供电);装置运行辅助系统的维护(如:烘烤,等)。真空课题组 托卡马克实验的运行阶段:在等离子体放电前完成检漏和初步壁处理,为等离子体放电准备了必要的条件。17 天长时间的内衬烘烤45小时的感应烘烤和47小时的He-GDC放电清洗等离子体放电前内真空达到3.3E-5Pa在等离子体实验运行前期(4.225.13)的壁处理:根据需要改变烘烤温度和进行必要的壁处理(一般在夜间进行35小时He-G

3、DC,总计55 小时He-GDC)。 硼化(壁处理)在本轮装置运行中共进行了7 次硼化实验,观察到硼化抑制了源于内真空室器壁的低Z 杂质,例如,表现为残余气体中水汽的变化(水分压由硼化前的57.9%降到24%以下。),同时通过硼化减少等离子体与金属壁的直接相互作用,改善等离子体放电期间的真空状况和壁条件。硼化另外,还进行了ECR-DC清洗、在弱磁场下He-GDC 清洗的可能性、氧化实验等壁处理 实验。 真空课题组 等离子体实验结束后的装置与系统测试阶段 真空巡检系统完善; 低温泵性能摸索; 分子泵抽速测量,各泵极限测量; 充气阀门性能测量; 外真空检漏以及内真空GDC。真空课题组 本轮实验较为

4、圆满地完成了运行任务1.规范化接入、拆离装置的操作,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对等离子体实验的影响。内真空极限真空进入了10-6Pa 量级(经标定后的规管测得),为等离子体放电提供了好的真空条件。2.规范了低温泵的状态监测和再生原则。3.更换、补充泵组,提高了外真空的应急能力。外真空排除了高场区的外漏,达到了好的10-4Pa 量级。4.将两个规管标定到10-6Pa 量级,以此为基准,对装置上所有电离规进行了比对,建立了更完善的压强分布测量系统,为运行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测量标准。为更好地监测内、外真空运行,发现、排除问题,补充了手段。5.建立了HT-7 真空系统监测系统,提高了装置监测能力。6.编写了新的H

5、T-7 真空运行手册。7.重新整理了加热带烘烤、低温泵供电等线路,提高了装置运行安全性。真空课题组 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HT-7 主充气系统特征参数测量,加深了对现有系统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对HT-7 的密度反馈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建议;定量比较了Laval 喷嘴和常规充气的加料效率,得到初步结果,为未来加料系统的改进积累数据;规范化了硼化操作,尝试通过调整充气压强、气体比例、硼罐温升、抽气阀门开度,改善硼化过程中(尤其是后期)波耦合,为将来更好地开展射频硼化积累了数据;围绕硼化,开展了样品和膜厚研究,为深入理解硼化,以及未来的系统优化积累了数据;开展了ECR 清洗技术尝试,初步观察到

6、明显清洗效果;补充充气系统,为杂质注入提供条件。 真空课题组 真空运行中的异常状态:1. 4 月11 日,外漏,36 帕,罗南昌、王义云是主要的组织实施人,他们连续工作于4月19日彻底排除。2. 6 月3 日,失超。真空运行组给出预判。3. 6 月4 日,外真空突然上升到1 帕水平,外真空压强分布测量显示电流引线段是源,具体原因尚不明。4. 内真空主要有: 5. 4 月22 日,#2 分子泵掉电,真空室返油,油分压达30%。1 小时D2 GDC 后,降到3%以下。未影响放电。6. 5 月22 日,硼化后拆除膜厚仪时,由于设计问题,导致外漏达千帕。和当班Operator 讨论后,通过GDC、烘烤

7、,24 小时恢复正常放电。真空课题组 存在的问题1. 外真空密封材料老化,随时会发生新的外漏;2. 外真空内漏需要再次评估;3. 外真空运行中的真空特性需要和低温配合,继续摸索。4. 内外真空已发生泄漏。判断漏率约9Pam3/s;5. 内真空部分阀门,如气动探针、磁力传输杆的阀门均有10-5Pam3/s 的漏;6. 内真空内部原件烘烤温度限制在180 度,限制了烘烤壁处理的能力;7. 内真空检漏发现的波纹管、水管、诊断法兰泄漏,涂胶排除后的处理。 真空课题组 改进计划 1. 外真空电流引线段监测; 2. 差分系统; 3. 壁处理充气; 4. 硼化加热(流量控制); 5. #6 分子泵机组极限真

8、空测量;6. 低杂波分子泵组极限真空测量。需要修理的设备、仪器1.两个150 插板阀;2.差分系统气动插板阀; 3.#3 机组; 4.#6 机组旋片泵;5.低温泵阀门; 6.#5 机组。真空课题组 装置安全组 HT-7装置上包括技术诊断,纵场电源供电和纵场线圈超导保护工作。主要负责如下任务:1:低温磁体温度,内外氮屏温度测量;2:24饼超导线圈温度拐点测量;3:装置磁体短路状况测量;4:部分真空室温度测量;5:纵场线圈电源供电,自动励磁6:纵场线圈失超保护及失超诊断工作。本轮实验调试及运行状况: 在两个多月的运行时间里技术诊断系统,纵场供电系统和超导保护各个分系统运行正常,确保了装置的顺利运行

9、。1:技术诊断和纵场供电和超导保护系统实验前准备和调试工作,包括109道温度采集系统测试,电源系统试运行,电机空载调试及超导保护模块测试2:电源系统老化部分的更新及电机维护,清洗和电刷更换3:本轮试验要求提供电流正向励磁,通过软件升级,完成实验中正向励磁要求,自动励磁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多次配合完成纵场扫描,电流稳定度达到0.5。4:本轮实验超导保护系统发生两次失超。一次低温系统出现故障,在快退磁过程中;另一次在外真空出现变坏后,超导保护系统都对电流做出保护切断,确保了装置安全。 完成的工作内容: 装置安全组 1:测真空室温度电脑已老化且硬盘存储空间过小. 计划改成用测温表头直接进行温度显示.2:低温采集系统主机老化,长时间运行易造成主机温度过高. 需要更新主机.3:失超保护诊断采集系统存在硬件老化,采集程序运行不稳定,使本轮发生失超后数据保存不正常,不能对失超线圈个数及先后进行准确判断。(在实验暂停间隙已对失超保护诊断采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全面更新。现在可以对各个线圈信号进行实时显示和正确的数据保存。)4: 本轮实验中出现两次外真空突然变坏的状况,一次没有快退磁大概5分钟后出现纵场失超,造成低温系统气体泄漏。建议增加(快速?)退磁联锁保护. 同时采用语音及报警提示总控值班人员,纵场已自动退磁。实验中出现问题及改进(计划 ): 装置安全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