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1906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例析本讲主要内容l对有效教学的理解l无效与低效生物教学的常见成因与表现l有效教学的理念l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主要策略及案例l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l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 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课程理念l核心目标: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l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l主要教学建议加强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的教学,重视探究性学习落实STS关系的教育

2、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高考考试大纲对理综命题的要求l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 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 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l生物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思考l生物新课程教学目标与高考目标,矛盾吗?l在教学中,有无可能兼顾到二者?l怎样兼顾?就现实的高中教学而言,抛开应试而谈学生发展是不现 实的,以追求学生升学为唯一目标的教学是教学的悲哀,是 对学生未来的不负责。我们不能期待两者的完全重合,但追 求

3、两者的最大交集则是每个教师应该做的。有效的课堂教学 不仅应指向学生素养的提高,还应有助于有效提高学生应试 的能力。 林祖荣(北师大附中 生物特级教师)崔允漷教授对于好课的标准l教得有效,l学得愉快,l考得满意。 如何理解“有效教学”l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 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 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 ,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中,引起世界 各国同仁的关注。 l有效教学的表现(姚利民)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教学时间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综合 表现有效教学的概念l有效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以尽可能少

4、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即有效益)。l教学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必须具备三个逻辑必要条件。有效教学的三个逻辑必要条件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学习动机,想学。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 ,即学什么及学到哪种程度。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组织起有效的思考或活动等。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教学质量Q教学的适当水平A时间 T诱因 I有效教学无、低效教学的成因和常见表现l教学目标片面化l教学内容泛化l教学活动外化l教学反馈随意化l教学过程机械化l教学评价简单化无、低效教学的成因和表现之一 教学目标片

5、面化l过程、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l“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l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无、低效教学的成因和表现之二 教学内容泛化 l生物学科味不浓l教材受到冷落l没有充分挖掘出生物学科特有的价值无、低效教学的成因和表现之三 教学活动外化 l学生“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 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 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l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 望的背景下,应付式、被动式地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 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l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接部就班地经历

6、探究过程 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 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 涵和精神的“空壳”。有人批评我们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 ,也是这个道理。即课堂上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 处的精神愉悦。 无、低效教学的成因和表现之四 教学反馈随意化l缺乏有效的过程反馈;l盲目布置作业;l缺乏有效的调节矫正反馈三要素:预测目标反馈信息调节矫正无、低效教学的成因和表现之五 教学过程机械化l表现之一:预设过度。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 只能获得表层甚至虚假的知识,这种知识缺乏活性, 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l表现之二:生成过多。随

7、意和低效失去方向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无、低效教学的成因和表现之六 教学评价简单化l评价有失中肯l评价有失全面 l评价反馈不及时小结:避免无、低效教学的基本措施l第一,要牢固确立三维目标的意识,为每一节课制订切 合实际的课程目标,并准确地加以描述,使每一节课都 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l第二,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精选教学内容 ,突出学科特色,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每 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l第三,要真正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认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小结:避免

8、无、低效教学的基本措施l第四,要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下功夫,要十分注重 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 责任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 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l第五,要把生成和预设和谐统一起来,既要注重高水平 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从而既提升知识教学的效 率又提升能力培养的效果。l第六,要重视评价内容的有效设计和评价结果的及时反 馈。有效教学的四条基本原理l情意原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 师与学生间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 动力。 l序进原理 教师根据不同对象的发展水平,有步骤地提高所呈 示的知识和经验的结构化程度

9、,组织好从简单到复 杂的有序累积过程,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基础。 有效教学的四条基本原理l活动原理 教师精心组织各类行为活动与认知活动,并使之合 理结合,学生充分发挥活动的自主性,是促成行为 结构与心理结构迅速互化的有效途径。 l反馈原理 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学生自我评价 的参与,可以大大改善学习的进程,有效地反馈机 制是目标达成的必要保障。 有效教学的理念l要有“对象”意识l关注“全人”的进步或发展l关注教学的效益l关注结果的可评估性(最好可量化)l养成对自己教学的反思习惯l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的策略教学准备策略(即备课)l书写教案。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包括教案),就不可能有

10、独特的教 学风格。 教学准备后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 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班上学生的反 应。l教学目标的全面准确设计。不能混淆“目标”与“目的”。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教学主体、行为 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教学目标的要求l关注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l说明教学的结果,而不是教学的过程l可观察、可操作和可测量、有弹性l反映出学习结果的类型和相应的学习水平l体现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 为条件、行为标准(基本表现程度)。加涅的“五成分”目标确定法1、情境:学生面临的刺激情境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2、习得性能的动词(LVC):相当于行为动词

11、的作用结果。 3、对象:学习者行为表现的内容。 4、行为动词 5、工具、限制和特殊条件举例l理解电路的概念。l情境给予电池、灯泡、开关和几根电线, 行 动 用电线连接电池和开关,限制检测灯泡是 否发亮,以此LCV演示对象 电路的制作。l培养具有个人承担将设备放回原处的责任l情境 当实验室活动结束或终止时,LCV 选 择行动 将设备归还原处的对象行动方向。教学目标误用举例l有一位教师“克隆技术”,他写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理解克隆的概念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3)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2、能力训练目标:把克隆的知识与教学相关内容相联

12、系,培养观察、分析 、综合、归纳及思辨的能力。 3、情感训练目标: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4、德育培养目标:通过研究讨论克隆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情况,帮助学生 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形成看待问题的科学观和 方法论。主要问题:行为主体混乱;有些行为动词不明确;有 些是目的而不是目标;目标分类不科学;简单问题复 杂化。教学实施策略(即上课)l课堂教学实施行为分为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主要教学行为:直接指向目标和内容的、事先可以作 好准备的行为。分呈示、对话和指导行为等。辅助教学行为:直接指向具体的学生和教学情景,许 多时候都是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因而事

13、先很难或根 本不可能作好准备。如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课堂强化 技术等。课堂管理行为: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和确保单 位时间的效益。如课堂规则、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课 堂管理模式、课堂时间管理等。l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对行为的合理选择。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l主要教学行为:呈示:语言、文字、声像、实验、动作对话:问答、讨论指导:阅读、练习、活动l选择主要教学行为的依据:目标与内容学生与资源教师自身的优势语言呈示的误用l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心理倾向。l讲述时间过长,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如 小学、初中生10-20分钟,高中生20-30分钟。l讲述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l讲述没有顾及学生原有知识的准

14、备或作想当然的假设。教师提问的缺失现象l专叫好学生l批判性的评价者l随意提问l糟糕的听众l提问太快,学生无法形成适当的答案。l提问太慢,以致学生分散注意力。多媒体手段的合理使用l多媒体手段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辅助l怎么合理使用?使用理念:经济适用、不被束缚使用时机:创景、诱思、训能使用方法:与板书搭配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鲍里奇)l清晰授课 口齿清楚、要点明确、清晰解释、易于理解 l多样化教学 教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多样地、灵活 地呈现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提问 有效教学的五种教学行为(鲍里奇)l任务导向 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 下学习。 l引导学生投入

15、学习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 手操作、讨论交流),引导建立相互倾听的课堂。 l确保学生成功率 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要素(日本学者)1、精神能量:包括:(1)朝气、热情和动力;(2)接纳 、肯定; 2、教材把握力:要求教师努力研究好教材,创造性地应用 好教材,并根据学生学习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有创意地设计 好每一节课; 3、学生把握力:不是对学生的控制力。指教师能够根据学 生的成长特点,组织、安排、指导、管理他们的学习活动的 能力。 4.技术指导力:指那些与教师工作相匹配的知识、技能、思 想以及思维方式。指教师不仅需要具备现代教

16、育技术,拥有 扎实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懂得一些现代教 学的理论。教学能力(教材把握力)(学生把握力)(技术指导力)(精神能量)美国2061计划的科学有效教学原则l科学教学应该培养亦应很好地利用学生们的好 奇心和创造性。 l教学应该强调理解的质而不是强调信息的量。l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碰到和以不同的方式叙述出来时学习的效果极佳。有些概念只有当学生依据有强烈吸引力的证据改变其思考方式时才能记住。 美国2061计划的有效科学教学原则l如果你指望学生们最终能在新的情况下运用所学 知识严密审慎地思考问题,分析情况,把某些科 学上的想法公诸于人,能进行逻辑论证,能与他 人共同工作,他们就必须有机会在多种多样的情 况下亲自进行诸如此类的实践。 l学生们还需要有很多不同的机会参与诸如搜集证 据、观察现象、写概述、会见记者和使用仪器等 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