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烈汉教授——健康新概念_秋冬养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1739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米烈汉教授——健康新概念_秋冬养生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米烈汉教授——健康新概念_秋冬养生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米烈汉教授——健康新概念_秋冬养生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米烈汉教授——健康新概念_秋冬养生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米烈汉教授——健康新概念_秋冬养生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米烈汉教授——健康新概念_秋冬养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烈汉教授——健康新概念_秋冬养生(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 冬 季 养 生全 国 政 协 委 员 中国老年学学会学常务理事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理 事米烈汉 教授健康新概念讲座健康新概念顺时养生健康养生 小贴士 “养生”一词始见于道家的庄子内 篇。所谓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 中医养生主要是通过调养精气形神,达到 强身益寿的目的。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起 源,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神是人体 生命活动的体现,形是人体生命的外在表 现。精气形神协调统一,常盛不衰,则内 使生命力旺盛,外可与自然界协调,从而 保持健康与长寿。清积和中养元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 。是我国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不仅对文

2、化教育有卓越的贡献,而 且养生保健上也独有建树,是我国 古代十分重视养生的一个哲人。他 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 多生活纷扰,可仍活了73岁。人生 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 的 。孔子主张,人的生活和行动一定要掌握分寸。 “若夫智士仁人,将身有节,动静以义,喜怒以时,无害其 兴,虽得寿焉,不亦宜乎!” 孔子家语 孔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视精神生 活,他很博学,但淡泊名利,还很 热爱音乐,擅长唱歌和弹奏乐器,不追求物质享受淡泊名利,品德高尚。孔子在生活上非常简朴,很讲 求卫生,他还强调尊重父母,提倡孝道,敬老爱老,这些精 神生活都十分有益于身心健康。 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 文学家

3、 庄子,在古时活到了 84岁,被传为佳话。因为古时人的寿命比 较短平均寿命才30岁。 常言道:“人活七十 古来稀”,庄子可谓老寿星了。是什么原 因使他长寿呢?就是善于养生。他养生方法的 主导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 观点。庄子以超然的态度看待人的生死问题。庄子至乐篇中讲述了“庄子鼓盆”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告诉后人,在古时,庄子能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人体的生命现象作出的独特解释令后人钦佩。他“为人达观、善于养生”的经验者的后人借鉴。乾隆皇帝即爱新觉罗弘历,为清世宗雍正皇帝之四子 。“乾隆皇帝下江南”几乎家喻户晓,然而他是个老寿星,未必 妇孺皆知。纵观自秦始皇以来的约2000多年的封建

4、社会,在300多 个皇帝中,活到70岁 (虚岁)以上的只 有16人,活到80岁 以上的仅有6人,其中唯 独清代乾隆 皇帝寿命最长,活了89岁,居于 首 位。是中国封建帝王中长寿之最。 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 四朝,上 瞻下教共历七代,这在民间亦属罕见。乾隆皇帝的养生秘诀养 生四 诀 适 时 进 补 吐纳肺腑 活动筋骨 十 常 四 勿 津 常 咽 齿 常 叩 耳 常 掸 鼻 常 揉 睛 常 转 面 常 搓 足 常 摩 腹常运 肢常伸 肛常提 食勿言 卧勿语饮勿醉 色勿迷 孙思邈是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家居鉴山之 畔,约生于公元541年,卒于公元682年,享年一百四 十一岁,一生经历了

5、北周、隋、唐三个朝代十一位帝 王。北周宣帝时以王室多事故而隐居太白山中,号“ 太白处士”。他终生不慕仕进,隐居山林,研究医学 和养生之道,人称“药王”又号“真人”,时人以神 仙视之。其品性高雅,医德高尚,深怀慈悲悯恤之心 ,誓愿普救生灵之苦,对待病人皆如至亲之想,“见 彼痛苦,若己有之”,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是以孙氏 死后,人们在其故乡鉴山之畔建立药王庙,千百年来 ,香火兴旺。 孙思邈 的 养生诀 窍一曰啬神 二曰爱气 三曰养形 四曰导引吐纳五曰言论 六曰饮食 七曰房室 八曰反俗 九曰医药 十曰禁忌 孙思邈保健口诀清晨一碗粥,夜饭莫叫足。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切勿贪色欲。坐卧莫当风

6、,频于暖处浴。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神嗔。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在个人。 若能遵此理, 平地可朝真。诺贝尔奖金是根据瑞典 著名化学字 诺贝尔的遗愿, 自1901年起设立的。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已有500多人及团体分别荣获其中某一项奖金。这些人可以说大 都是 脑力劳动者,然而长 寿者却占相当 大比重。除自强不息的脑力劳动外,还心情开朗, 遇事达观,如罗素活到98岁,他的养生三法(诗译 ):“手倦抛书夜梦长,儿孙之事只商量。江河流 水终归海,逝者何须挂肚肠。”徐特立的养生密诀生命在不停的运动中延伸胸阔涵宇宙,达观铸长寿夫妻长相爱,双双做寿星 博学强记 健脑养生

7、谢觉哉的长寿十诀1、注意饮食。2、多多运动。3、保持身体及居住环境的清洁。4、促进新陈代谢。5、起居有时注重睡眠。6、衣着宜整洁宽松。7、平调呼吸。8、强壮皮肤增强抗外邪能力。9、注意脑部休息。10、平调情志。祖国医学理论认为,人和其他的生物一样,都浮游在天地间,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顺应四时就是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自己的身体。人如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春天的时候开始发芽,气血开始向外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四季调养身体,这是古人养生的一大规律。 春天夏天、人的气血由内向外走,外面的气血越来越旺盛,而里面的阳气就相对不足了。所以这时候你要用点西洋参 这样的药物辅助你的阳气。慢性病在

8、春天、秋天的时候发作率最高,为 什么呢?我刚刚讲了,夏天阳气在外,冬天阳 气在内,而春天和秋天这两个过程是什么呢? 一个是气血由里向外走,一个是由外向里走, 人和自然界是完全相应的,古人对人体生命活 动有非常科学的总结。秋天,秋气与肺气相通,秋天这个 季节是气血往里走的季节,树叶变黄, 气血就开始由外向内收,中医说肺主治 节,可使你的 气血由外向 内收,以适应 自然的变 化。气血往里 走,就会出 现秋燥,甚 至出现咳嗽 。这时候建 议大家吃点秋 梨膏,梨的津气重,花是白色的,吃点 秋梨膏可以润肺,有助于气血速降,有 利于气血向内走。 冬天大雪封山,所有的气血都藏在里 面,里面有余,而外面不足。

9、这时候 正好是补养的时候,所以老北京说一 过秋天就可以吃羊肉了,没有大热天吃涮羊肉的 ,因为夏天气血都在外面,吃了也白吃。秋天气 血向内走,吃了可以蕴藏气血。我们的树要冬灌 ,就是因为营养都在里面,给点水就可以迅速吸 收。男同志以精气为主,所以建议根据自己的身 体情况,秋天吃点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女 同志吃阿胶、大枣等。秋冬养生之道 顺时养生,更要注重良好养生之道和节气与健康的关系。秋冬季养生应根据秋冬的气候特点来进行。秋季养生 之道“秋防燥” 防胃病防胃病 “秋冻” 防哮喘 春天毛孔是从闭合向开放走的,气候由冷到温 ,你穿得多一点,有助于毛孔从闭合向开放走。不 少女孩刚刚早春二月就穿上裙

10、子了,本来毛 孔打开,一冷又闭上,容易生病。秋天是从炎热向寒冷状态走,毛孔从 开放走向 闭合,在这种时候, 稍微冻一点,有助于毛孔闭 合,也助于适应冬天那种完全闭合的状态。 冬季来临,应根据自己的体质类型,实行合 理的选食与食补。腻滞型燥红型迟冷型晦涩型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肺的生理功能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 。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 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 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从中医五行学说来看,肺与秋

11、季都属 于金,它们都有相通的属性。秋季偏燥的 气候特性容易引起肺脏疾病的发生。养生 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顺时养生”,我们应遵 循和人与自然相合谐的法则,在秋季的养 生与疾病防治的过程中,注意顺应天时, 着重“养肺”。养肺的方法 1、饮食养肺辩证施食 2、运动养肺适体运动 3、按摩擦养肺 4、抑悲养肺 5、戒烟限酒饮食养肺 1、滋阴润燥秋冬季饮食应以滋阴润燥为主,如猪肺、龟肉、 燕窝(燕窝食品)、银耳、蜂蜜(蜂蜜食品)、芝麻、豆 浆、藕、核桃、花生、鸭蛋、菠菜、梨等,这些食物 与其它有益食物或中药配伍,则效果更佳。 少吃辛辣 刺激如尖辣椒、胡椒等食物,应当多吃一些水果(水 果食品)和蔬菜(蔬菜食品

12、),增加肝脏的功能,这样可 抵御过盛肺气的侵入,冬瓜、萝卜、西葫芦、茄子、 绿叶菜、苹果(苹果食品)、香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2、补而不峻秋冬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的平补之品。具有 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 枣、核桃等。患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可以服食 具有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等。 3、防燥不腻秋冬季肺应选用防燥不腻的食品,如滋养润燥、益中 补气的食品,这类食品有银耳、百合等。银耳含有碳水化 合物、脂肪、蛋白质(蛋白质食品)以及磷、铁(铁食品)、 镁、钙(钙食品)等,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补益 作用。有较好的效果;百合也有养肺阴、滋肺燥、清心安

13、 神之功效。运动养肺秋冬季应适当多参加体育锻炼。可根据个人的年龄、 体质、喜好和兴趣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 散步、做操、打球、爬山、郊游、跳交谊舞、打太极拳和练 气功等。秋冬季运动应柔和、不可太剧烈,不可进行激烈运 动以致大汗淋漓,否则汗液流失太多易伤津液。中医认为, 汗为人体津液所化,过度出汗会耗阴伤肺,不利秋日保健。 我国民间有九九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约上亲朋好友,郊 游爬山、登高远眺,饱览自然美景,不但锻炼身体、欣赏风 景、调剂生活,而且能开阔胸襟、使人心旷神怡,消除忧郁 、悲伤和惆怅的不良情绪,真是“一举多得”。但老年人登山 宜缓上,途中多休息几次。不要追赶别人,也不要

14、与他人比 速度。同时应适当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洗脸、浴鼻等,以 加强对季节变换、气候变化和晚秋寒潮的适应能力。按摩养肺 摩鼻 经常按摩鼻部可防伤风、流涕,缓解症状。将两手 拇指摩擦生热后,用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 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位于鼻唇沟与鼻翼交 界处)30次。每天1-2遍。 深吸气 本法有助于锻炼肺部的生理功能。每日睡前或起 床前,平卧床上,以腹部进行深吸气,再吐气,反复做20- 30次。呼吸时要缓慢进行。 捶背端坐 此法可以通畅胸气,有预防感冒,健肺养肺的 功效。腰背自然直立,两手握成空拳,反捶脊背中央及两 侧,各捶3遍。捶背时要闭住呼吸,叩齿10次,缓缓吞咽 津液数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反复数次。 防悲养肺中医学认为,五脏中肺全五行属金,七情中五行属金都为“悲”,在五行属金的秋季,人们则容易产生伤感的情绪。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红楼梦中的黛玉悲秋,“鉴湖女侠”秋瑾临刑前豪迈悲壮的千古绝唱:“秋风秋雨愁煞人”,更令后人触景生情,无限惆怅!悲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