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1617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7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多元智能与教师的教育智慧一、当今的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缺少什么 ?总体而言,经过了二十多年持续性的教 学改革,特别是经过了近年来新课改的冲击 与洗礼,中小学课堂教学整体面貌应该说已 有了大的改观。在一波又一波改革的推动下 ,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思想、观点纷至沓来 ,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技术、手 段不断涌进课堂。以往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 理论匮乏、方法单一、技术落后的问题已得 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在这样的形势下,当下 的课堂似乎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方法、技术 ,也不缺少改革的热情和由此带来的繁荣局 面。 问题 :长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课堂教学应有的生机 和活力为什么仍然迟迟不能激发出来?学生在课堂

2、 中的生命创造和灵性为什么依然得不到释放,甚至 在日复一日的机械学习中被销蚀、磨灭?教师在面 对各种新的挑战和复杂多变的教学场景时为什么依 然时常表现得无所适从、茫然无助?流行于课堂的 各种理论、方法、概念、话语不断变换,但课堂的 面目为什么依然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 长期以来在我们热衷于将各种理论模式方 法引入、移植到课堂,并要求教师接受、认 知、照搬和实施这些新的东西时,忽视了教 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 成的教育智慧的作用,甚至压抑了这种作用 的发挥。 当下的课堂究竟最缺少什么?或者教师的 素质中急待加强些什么?那么答案应该是 一致的:教育智慧。为师的六个层次: 巫 师:造

3、孽 庸 师:浪费 经 师:传授知识 能 师:培养能力 名 师:启迪智慧 大 师:大智大慧二、什么是智慧?霍华德加德纳 (Dr.Gandner)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 院认知和心理学教授、“零 点项目”研究所所长。1983 年在其著作智力结构: 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提 出七种智能;1997年增加 了一项智能,1999年又提 出了一项新智能。(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观多元智力理论n言语/语言智力n逻辑/数理智力n视觉/空间智力n音乐/节奏智力n身体/运动智力n人际交往智力n自我反省智力n自然观察者智 力n存在智力Gardner指出,每种智能还包含有次级智能:例如:音乐智能演奏歌唱作曲指挥音乐评论欣赏音乐

4、多元智能理论可能涵盖于三个更宽广的 范畴之中。如:与物体相关的智能范畴 :视觉空间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自然观察者智能与物体无关的智能范畴 :语言修辞智能音 乐 智 能与人相关的智能范畴 :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识智能 生命存在智能n智能有多种类型,它们反映了我们与世界的不 同作用方式。n九种智力成分相对独立; 各种智力成分相互组合;n智能包括神经方面的潜能;这些潜能可能会也 可能不会被激发;n需视某种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及其所提供的机 会以及自己受个人、家庭、教师和其他人影响 所做的决定。 九种智力成分都强的人几乎没有,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或几种智力成分比较强。 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变短

5、为长1、语言智能v 喜欢戏剧、诗歌、读书、听收音机和谈话v 从书籍、录音带、演讲和听别人谈话中学到很多东西v 使用丰富的词汇进行流利的、富有表情的谈话v 善于解释事情v 喜欢把事情写下来2、数理逻辑智能v 喜欢逻辑解释v 喜欢猜谜语和解决问题v 喜欢在事物之间寻找模式和关系v 以逻辑的、一步一步的方式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v 喜欢数学和自然科学3、视觉空间智能v 良好的方向感v 观察别人不注意的事情v 可以在心中清楚地“观察”事物v 用电影电视、幻灯和录像带帮助学习v 可以很容易地使用图表和地图4、音乐智能v 喜欢自然界的声音v 对音乐有兴趣v 喜欢听或演奏音乐v 有良好的节奏感或旋律感v 很容易

6、学习和记住歌词5、人际关系智能v 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困难v 对别人的态度和反应非常敏感v 对别人的思想和感受感兴趣v 参加俱乐部或社区活动v 喜欢团体工作,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合作6、内省智能v 喜欢做白日梦、想像和幻想v 喜欢独立做事情v 喜欢静静地工作和思考v 能够了解自己的感受、思想和做事的原因v 对自己做事是否得当进行沉思,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出结论7、身体运动智能v 喜欢动手处理问题,直接参与,动手来做v 摆弄东西时很熟练v 喜欢运动、游戏v 喜欢移动、摆弄和触摸所学的东西v 与所看、所听的事相比,对于自己所做的事记忆清晰8、自然智能v 可以认出很多不同类型的植物、树木和花草v 对环境事宜非

7、常敏感并积极支持v 对自然有亲和力,可以把自己想像为一个农民或渔夫v 可以辨认天气特征,散步中能够辨认野生动植物或野兽的足迹v 对于宇宙星球和生命科学的知识保持更新6、内省1、语言2、数理 逻辑3、视觉空间4、音乐5、人际 关系7、身体运动8、自然观察自我探索结果图示(二)智慧:IQ和EQ的综合体nIQ智商nEQ情商:n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n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n自我激励的能力n认识他人情绪的能力n调控他人情绪的能力(三)社会生活中的智慧在社会生活中,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 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 ,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 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 过程和

8、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 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 它是每个 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 和境界。 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 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 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 。因此,教育在人的智慧发展特别是 人的早期智慧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重要作用。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 ,只有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 的学生。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 ,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 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 、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 教育境界。如同智慧之于个体一样,教

9、育智慧之 于教育,同样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 态和境界。 三、什么是教育智慧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是 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及 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 环境、教育管理在内的教育的一切方面 的。 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教育智慧主要是 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的。 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 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 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 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 能力。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 的产物,是教师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 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 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

10、、教育机智 、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 体现。 教育智慧内容类智慧(学科专业素养)方法类智慧(教育专业素养)知性智慧 理性智慧情感智慧 实践智慧n(1)深刻:简单轻松中的入木三分n(2)独到:独具慧眼的真知灼见n(3)广博:广阔博大、左右逢源n(4)启发:灵性启迪悟性(内在的启发)n(5)机智:随机应变 n(6)绝招:教学特长中的特长(a+b)=a +2ab+baa1 11aa1a1a2a2222教学因素间的交往与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n是一种精神交往关系n互相倾听和言说n尊重彼此的观点和阅 历 共享知识、共享 经验、共享智慧、 共享人生的意义和 价值n教师和教材之间 n用教材来教;n

11、开放式的把握(个性化的 自我解读);n将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情 境视为激励力量。四、如何成为智慧型教师n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后所呈现出的前所未有的艰 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 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势、 把握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 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n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 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客观需要。n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一)淡化改革及科研的功利取向 快餐式改革 一课成名的刺激 科研木偶科研是手段不是目的摆脱浮躁,宁静致远 新的划一取代旧的划一 教师失语症(二)关注日常的实践积累和实践反思智慧源自实践。

12、教育学理解是一种应用型理解,只有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实践是教师成长的基石。(三)重视个体经验,尊重个人风格。智慧在本质上是高度个性化的。学会独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说话。走自己的路。(四)提升自身的职业情感状态 职业认同师爱:爱和关心孩子是教育的前提条件 责任感:对孩子的责任感也是教育的条件(五)提高教学机智水平 机智能对意想不到的情境进行崭新的、出乎意料的塑造 。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机智表现为对教育工作及教育对象深刻的理解。(六)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综合学养 知识 经验 实践反思 终身学习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 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时代的呼唤,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13、课 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新时期 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智能理论的区别传统智能观点多元智能理论人生而具有一定数量的智能 。每个人都拥有上述9种智能以上 ,但其组合不同。智能可以用短小的问题测试 :多元智能测试不用简短的问题传统智能观点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水平终身不变。每个人的智能都能得到改善, 但不同的人可能在某一特定的 智能方面更容易改善。智能由逻辑和语言能力组成。智能有多种类型,它们反映了 我们与世界的不同作用方式。 传统教育中,教师给每个学生 讲授同样的内容。建立在多元智能基础上的教育 学意味教学与评价要根据学生 的智能优势和弱势而定。教师“教”学科知识。教师围绕问题组织 教学。教 师应该发 展这样的教学策略, 即允许学生以多种方式进行理 解,并且重视每个学生的独特 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