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2)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71566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2)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2)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2)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2)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2)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2)(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w1 单级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 w2 单级压缩制冷的实际循环 w3 工况与性能1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的理论循环w1.1 系统与循环 w1.2 压焓图 w1.3 制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w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1.1系统与循环液体蒸发制冷构成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是 :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低温)下蒸发, 成为低压蒸气将该低压蒸气提高压力为高压蒸气将高压蒸气冷凝,使之成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降低压力重新变为低压液体 ,返回到从而完成循环。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蒸汽,并造成蒸发 器中低压、冷凝器中高压,是整个 系统的心脏。冷凝器: 输出热量的设备,将制冷剂在蒸发 器

2、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 转化的热量排放给冷却介质。节流阀: 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 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蒸发器: 输出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蒸发器 中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从而达 到制冷的目的。1.2 压焓图phThspx压焓图v等容线-向右上方倾斜的虚线,比等熵线平坦;等温线-液体区几乎为垂直线。两相区内,因制冷 剂状态的变化是在等压、等温下进行,故等 温线与 等压线重合,是水平线。过热蒸气区为向右下方弯 曲的倾斜线;等熵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实线;等干度线-只存在于湿蒸气区域内,其方向大致与饱 和液体线或饱和蒸气线相近,视干度大小而定。等焓线-垂直线;等压线-水平线;1.3 制

3、冷循环过程在压焓图上的表示ph12345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AB CD123 45A压缩机; B冷凝器; C节流阀; D蒸发器。单级蒸气压缩 式制冷系统图1.4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的热力 计算(1)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即在压缩过程 中不存在任何不可逆损失(2)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制冷剂的冷凝 温度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蒸发温度等于被 冷却介质的温度,且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都 是定值单级理论循环是建立在以下一些假设的基础上的:(4)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没有流动阻 力损失,忽略动能变化,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 内的管子外,制冷剂与管外介质之间没有热交 换(5)制冷剂在流过节流装置时,流速变

4、化 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且与外界环境没有热交 换(3)离开蒸发器和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蒸 气为蒸发压力下的饱和蒸气,离开冷凝器和进 入膨胀阀的液体为冷凝压力下的饱和液体hp12345理论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按照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在控制容积中进行 的状态变化存在如下关系:这里,把自外界传入的功作为负值。(1-1) 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都可以单 独作为一个控制体进行分析。(2)冷凝过程:(1-3) (3) 节流过程: (1-4) (1)压缩过程:(1-2) (4)蒸发过程:(1-5) 单位制冷量可按式(1-5)计算。单位制 冷量也可以表示成汽化潜热r0和节流后的干度 x5的关系:为了说

5、明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 的性能, 采用下列一些性能指标。 (1-6) 由式(1-6)可知,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 大,或节流所形成的蒸气越少(x5越小)则单 位制冷量就越大。(1)单位制冷量(2)单位容积制冷量(1-7)对于单级蒸气压缩制冷机的理论循环来 说,理论比功可表示为(1-8) 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的理论比功也是随制 冷剂的种类和制冷机循环的工作温度而变的。(3)理论比功(4)单位冷凝热单位(1kg)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 放出的热量,称为单位冷凝热。单位冷凝 热包括显热和潜热两部分(1-9) 比较式(1-5)、(1-8)和(1-9) 可以看出,对于单级压缩式蒸气制冷机理 论循环,存在着

6、下列关系 (1- 10)(5)制冷系数对于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 制冷系数为(1-11) 制冷系数愈大经济性愈好在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相同的条 件下:(6)压缩终温影响到制冷剂的分解和润滑油结炭。(7)热力完善度单级压缩蒸气制冷机理论循环的热 力完善度按定义可表示为(1- 12) 这里c为在蒸发温度(T0)和冷 凝温度(Tk)之间工作的逆卡诺循环的 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愈大,说明该循 环接近可逆循环的程度愈大。 2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实际循环w 2.1 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w 2.2 蒸气过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w 2.3 气-液热交换器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w 2.4 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对

7、循环性能的影响 w 2.5 单级压缩实际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上面所述的循环,是单级压缩蒸气制冷 机的基本循环,也是最简单的循环。在实 用上,根据实际条件对循环往往要作一些 改进,以便提高循环的热力完善度。在单 级制冷机循环中,这一改进主要有液体过 冷、吸气过热及由此而产生的回热循环。2.1 液体过冷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将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冷却到低于冷凝 温度的状态,称为过冷。带有过冷的循环,叫做过冷循环。采用液体过冷对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都是有利的ph12345过冷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45(1-13)(2)单位容积制冷量(3)理论比功(1)单位制冷量不变增加增加(4)单位冷凝热(5)制冷系数(6

8、)压缩终温不变增加增加(1-15)(1-14)2.2 蒸气过热对循环性能的影响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气的温度高于 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时,称为过热 。具有吸气过热的循环,称为过热循环。下图示出了过热循环1-1-2-3-4-5-1的lg p- h图。图中1-1是吸气的过热过程,其余与基 本循环相同。 ph12345过热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12过热循环分有效过热和无效过热两种情况 (1-13)(2)单位容积制冷量(1)单位制冷量增加有效过热循环 有效过热循环:过热过程中产生的冷量也为 被冷却介质所吸收。 ?(4)单位冷凝热(5)制冷系数?增加(1-15)(1-14)(3)理论比功(1-14

9、)增加(6)压缩终温升高图2-19有效过热的过热度对制冷系数的影响过热过热 度R502 R600a R290 R134aR22NH3045.337.444.444.155.993.03073.965.772.172.986.3 131.5(1-13)(2)单位容积制冷量(1)单位制冷量不变无效过热循环 无效过热循环:过热过程中产生的冷量没有 被冷却介质所吸收。 减小(4)单位冷凝热(5)制冷系数减小增加(1-15)(1-14)(3)理论比功(1-14)增加2.3 回热器对循环性能的影响(1-20) 若不计回热器与环境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则 液体过冷的热量等于使蒸气过热的热量,其 热平衡关系为 利

10、用回热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与压缩机吸 入前的制冷剂蒸气进行热交换,使液体过冷 、蒸气过热,称之为回热。ph12345回热循环在p-h图上的表示1245回热循环中各性能指标的变化完全同于有效过 热循环。2.4 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对循环性能的 影响w 积存于冷凝器; w 冷凝压力增加; w 压缩机排气压力升高; w 比功增加; w 制冷系数下降; w 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2.5 单级压缩实际制冷循环的热力 计算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有许多不同之处, 除了压缩机中的工作过程以外,主要还有下 列一些差别:1流动过程有压力损失。 2制冷剂流经管道及阀门时同环境介质间有热 交换。3热交换器中存在温差。热交换及压

11、力损失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1)吸入管道吸入管道中的压力降始终是有害的,它使 得吸气比容增大,压缩机的压力比增大,单位容 积制冷量减少,压缩机容积效率降低,压力比增 大,制冷系数下降。吸气管道中的热交换可视情况当作有效过热 或无效过热来分析。 (2)排出管道 在压缩机的排出管道中,热量由高温制冷 剂蒸气传给周围空气,它不会引起性能的改变 ,仅仅是减少了冷凝器中的热负荷。排气管道中的压降会引起压缩机排气压力 升高。 (3)冷凝器到膨胀阀之间的液体管道 在冷凝器到膨胀阀这段管路中,热量通常由 液体制冷剂传给周围空气,使液体制冷剂过冷, 制冷量增大。然而,也可能水冷冷凝器中的冷却 水温度很低,冷凝温度

12、低于环境温度,热量由空 气传给液体制冷剂,可能导致部分液体气化,这 不仅使单位制冷量下降,而且使得膨胀阀不能正 常工作。 压力降没有关系,只要没有气化。通常膨胀阀是紧靠蒸发器安装的。倘若 将它安装在被冷却空间内,传给管道的热量 将产生有效制冷量;若安装在室外,热量的 传递使制冷减少,因而此段管道必须保温。压力降也没关系。(4)膨胀阀到蒸发器之间的管道(5)冷凝器 假定出冷凝器的压力不变,为克服冷凝器 中制冷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冷凝器时 制冷剂的压力,这必须导致压缩机的排气压 力升高,压力比增大,压缩机耗功增加,制 冷系数下降。 (6)蒸发器 若保证蒸发器的出口压力不变,为克服蒸 发器中制冷

13、剂的流动阻力,必须提高进蒸发器 时制冷剂的压力,这必然导致平均蒸发温度升 高,传热温差下降。 若保证传热温差不变,克服蒸发器中制 冷剂的流动阻力,这必然导致压缩机的吸气 压力下降,吸气比容增大,压力比增大,压 缩机耗功增加,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下降 。 (7)压缩机 在理论循环中,假设压缩过程为等熵过程 。而实际上,整个过程是一个压缩指数 在不断 变化的多方过程。另外,由于压缩机气缸中有 余隙容积的存在,气体经过吸、排气阀及通道 出有热量交换及流动阻力,这些因素都会使压 缩机的输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消耗的功率 增大。 简化后的实际循环在 p-h图上的表示ph2s345120下面是按照这样简化

14、后的循环的性能指标 的表达式,各下标对应于图2-23所示的状 态点。 (1-33) 这些同理论循环的计算完全一致。1单位制冷量、单位容积制冷量及单位 理论功(1-34)上式中点2状态的焓值用下式计算(1-35)式中 为压缩机的指示效率,它被定 义为等熵压缩过程耗功量与实际压缩过程 耗功量之比。2单位冷凝热3制冷剂的循环流量式中 为制冷量,通常由设计任务给出。 (1-36)4压缩机的理论功率和指示功率分别为(1-38)5实际制冷系数(1-39)6冷凝器的热负荷(1-40)式中为压缩机的机械效率。3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性能 及工况w 3.1 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w 3.2 冷凝温度对循环

15、性能的影响 w 3.3 制冷机工况ph345125123.1 蒸发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当蒸发温度减小时:1、单位容积制冷量2、比容积功减小未知近似认为制冷剂正气为理想气体压缩机的理论功率 对上式求导数,并令即可求出功率为最大值时的压缩比通过对不同制冷剂的计算发现:3、制冷系数氨的制冷系数与蒸发温度的关系 减小3.2 冷凝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ph52当冷凝温度升高时:4 345211、单位容积制冷量2、比容积功增加 3、制冷系数综上所述,我们希望:蒸发温度尽可能高:在满足被冷却 物体的温度要求下;冷凝温度尽可能低:在冷却介质能 满足的条件下。减小增加急剧减小3.3 制冷机工况制冷 剂剂类类 型试验试验 工况蒸发发 温度冷凝温 度吸气温度过过冷 温度R22高 温 用空调调工况540/551535/50最大压压差工况-55015(3)45最大轴轴功率工况10551550低 温 用标标准工况-15301525最大压压差工况-30450(-22)40最大轴轴功率工况-5451540R12标标准工况-15301525 最大压压差工况-30500(-22)45最大轴轴功率工况-3501545全封闭式压缩机试验工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