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70145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0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物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物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物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物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 月份)月份)一、本题共一、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48 分(第分(第 3、4、8、9、为多选题)、为多选题)1对声波的各种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红色光换成紫色光,相邻亮条纹间距变宽B 古代某和尚房里挂着的磐常自鸣自响,属于声波的共鸣现象C 绕正在发音的音叉为圆心走一圈,可以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D 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声波的衍射现象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在介质中传

2、播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B 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形成的波也立即停止传播C 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D 波源振动越快,波的速度越大3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t=T,则在 t 时刻和 t+t 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B 若 t 时刻和 t+t 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 一定为 的整数倍C 弹簧振子的回复力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周期也为 TD 若t= ,则在 t 时刻和 t+t 时刻弹簧的长度相同4研究单摆受迫震动规律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共振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象的纵坐标为位移B 图象的纵坐标为振幅C 单摆的固有周期

3、为 0.5s2D 图象的峰值表示共振时的振幅5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在 t1到 t2的时间内( )A 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不变B 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改变C 振子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D 振子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先后以相同的速度依次通过 A、B 两点,历时 1s,质点通过 B 点后,再经过 1s,第二次通过 B 点,在这 2s 内,质点的总路程是 12cm,则质点振动的周期和振幅分别为( )A 2s,6cm B 4s,6cm C 4s,9cm D 2s,8cm7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同一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发生干涉的图样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

4、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B B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减弱C C 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处于平衡位置D D 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8有一束光射到放在空气中的平行玻璃砖的界面 ab 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A 若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光将不会进入玻璃砖B 只要让光斜射向界面 ab,光线就一定能进入玻璃砖C 若光从界面 ab 进入并传播至界面 cd,则光有可能不从界面 cd 射出D 若光从界面 ab 进入并传播至界面 cd,则光一定能从界面 cd 射出9如图所示,S1

5、、S2是弦线两端的两个波源,它们的振动周期都为 T,振幅都为 A某时刻 S1发出的波恰好传到 C,S2发出的波恰好传到 A,且 S1C=S2A,图中只画出了此时刻两列波在 AC 之间部分的叠加波形,S1、A 间和 S2、C 间波形没有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C 三点都是振动减弱点B A、C 是振动减弱点,B 是振动加强点,其振幅为 2AC 再经过 ,AC 间的波形是一条直线D 再经过 ,AC 间的波形仍为图示波形10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23s 时的波形图,图是这列波中 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A v=25cm/s,向左传播 B v=50

6、cm/s,向左传播C v=25cm/s,向右传播 D v=50cm/s,向右传播411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 v=4m/s,已知距坐标原点 x=0.8m 处质点的震动图象如图所示,在下列 4 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 t=0.35s 时的波形图的是( )A B C D 12振源 O 起振方向沿y 方向,振幅为 l0cm,从振源 O 起振时开始计时,经 t=0.7s,x 轴上 0 至 5m 范围第一次出现如图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 0.7s 内,x 轴上 3m 处的质点的运动路程为 20cmB 此波的周期可能是sC 此列波的波速为m/sD 此波的周期一定是 0.4

7、s二、本题共二、本题共 2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分13甲同学想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大小为 3cm 左右,外形不规则的大理石块代替小球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A将石块用细线系好,结点为 M,将细线的上端固定于 O 点(如图所示)B用刻度尺测量 OM 间细线的长度 l 作为摆长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 =3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 30 次全振动的总时间 t,由 T=得出周期则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错误的是 5若该同学用 OM 的长作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偏大或偏小) 如果该同学改

8、正了错误,改变 OM 间细线的长度做了 2 次实验,记下每次相应的线长度l1、l2和周期 T1、T2,则由上述四个量得到重力加速度 g 的表达式是 14某同学为了测量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左侧插上两枚大头针 P1和 P2,然后在棱镜的右侧观察到 P1像和 P2像,当 P1的像恰好被 P2像挡住时,插上大头针 P3和 P4,使 P3挡住 P1、P2的像,P4挡住 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1)在答题纸的图上画出对应的光路;为了测出三棱镜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若以 AB 作为分界面,需要测量的量是 和 ,在图上标出它们;(3

9、)三棱镜玻璃材料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是 n= (4)若在测量过程中,放置三棱镜的位置发生了微小的平移(移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底边仍重合) ,若仍以 AB 作为分界面,则三棱镜材料折射率的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小”、 “小于”、 “等于”) 三、本题共三、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40 分分15如图所示,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0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经过时间t=0.06s 的波形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已知在 t=0 时刻,x=1.5m 处的质点向 y 轴正方向运动6(1)判断该波的传播方向;求该波的最小频率;(3)若 3Tt4T求该波的波速16如图所示,某透明液体深 1m,一束与水平面

10、成 30角的光线从空气射向该液体,进入该液体的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试求:(1)该液体的折射率;进入液体的光线经多长时间可以照到底面17如图所示,ABC 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横截面,其顶角 =30,P 为垂直于直线 BCD 的光屏,现有一宽度为 H=AB 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 AB 面,结果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宽为的光屏,BO=H(1)求出射光的偏折角求介质的折射率718一根弹性绳沿 x 轴方向放置,左端在原点 O 处,用手握住绳的左端使其沿 y 轴方向做周期为 1s 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列简谐波,求:若从波传到平衡位置在 x=1m 处的 M 质点时开始计时,此时波形如图,那么经过多长时

11、间,平衡位置在 x=4.5m 处的 N 质点恰好第一次沿 y 轴正方向通过平衡位置?在答卷上准确画出所求时刻弹性绳上的波形从绳的左端点开始做简谐运动起,当它通过的总路程为 88cm 时,N 质点振动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8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河南省郑州市中牟二中高二下学期月考物理试卷(4 月份)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题共一、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48 分(第分(第 3、4、8、9、为多选题)、为多选题)1对声波的各种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把入射光由红色光换成紫色光,相邻亮条纹间距变

12、宽B 古代某和尚房里挂着的磐常自鸣自响,属于声波的共鸣现象C 绕正在发音的音叉为圆心走一圈,可以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是多普勒效应现象D 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声波的衍射现象考点: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声音的共鸣分析: 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结合波长的变化,从而确定条纹的宽度;空房子里讲话,声音特别响,是声音的反射现象,而磐常自鸣自响,属于声波的共鸣现象,即固有频率与振动频率相等;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声波的直线传播解答: 解:A、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把入射光由红色光换成紫色光,波长变短,则相邻亮条纹间距变窄故 A 错误B、古代某和尚房里挂着

13、的磐常自鸣自响,是由于振动频率与磐自身固有频率相等,出现共鸣现象故 B 正确C、绕正在发音的音叉走一圈,可以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由于路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偶数倍为振动加强,若为奇数倍则为振动减弱,这声音的干涉结果,故 C 错误D、把耳朵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远处的火车声,属于声波在固体中传播,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 考查声音的反射、干涉与衍射现象的应用,掌握了波的基本特性及声音的共鸣,注意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内容,及多普勒效应原理2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频率由波源决定,与介质无关9B 如果波源停止振动,形成的波也立即停止传播C 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14、D 波源振动越快,波的速度越大考点: 波的形成和传播分析: 形成机械波的条件是:一是机械振动;二是有传播振动的介质介质中各质点振动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各点振动快慢相同波源停振时,介质中的波动不会立即停止解答: 解:A、波的传播频率等于振源机械振动的频率,与介质无关,故 A 正确;B、波源停振时,由于惯性,介质中各质点还要振动一会儿,不会立即停止故 A 错误C、根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可知,如果没有介质,机械振动不会形成机械波,故 B 错误;D、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和波源的振动无关,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对机械波形成过程的理解能力抓住形成机械波的条件、频率特点等是关键明确波

15、速由介质决定,而频率由振源决定3一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 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t=T,则在 t 时刻和 t+t 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B 若 t 时刻和 t+t 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 一定为 的整数倍C 弹簧振子的回复力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周期也为 TD 若t= ,则在 t 时刻和 t+t 时刻弹簧的长度相同考点: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简谐运动专题: 简谐运动专题分析: 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在最大位移处时,速度最小,加速度的大小最大振子位移是指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从平衡位置指向振子所在的位置,通过同一位置,位移总是相同速率和动能相同,但速度有两种方向,可能不同10解答: 解:A、若t=T,则在 t 时刻和(t+t)时刻振子的位置与开始时位置相同,所以这两时刻加速度的大小一定相等,故 A 正确;B、若 t 时刻和 t+t 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 一定为 的奇数倍;故 B 错误;C、弹簧振子的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而位移是成正弦规律变化的;故回复力也按正弦规律变化;故 C 正确;D、若t= ,则在 t 时刻和 t+t 时刻关于平衡位置对称,故长度不相同;故 D 错误;故选:AC点评: 本题考查对简谐运动物理量及其变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