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70002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理】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理】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理】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理】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2016 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变速运动B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但一定与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 F合=0 的一种特殊情况D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就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如图,固定斜面,CD 段光滑,DE 段粗糙,A、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 C 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 A、B 保持相对静止,则( )A在 CD 段时,A 受三个力作用B在 DE 段时,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在 DE 段时,A 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D整个下

2、滑过程中,mgsin、mgsin 均处于失重状态3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 8s,改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 4s 停下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1:2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2:1D通过题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4如图所示,重物 A 被绕过小滑轮 P 的细线所悬挂,小滑轮 P 被一根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的 O 点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O是三根线的结点,bO水平拉着 B 物体,aO、bO与 cO夹角如图所示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

3、于静止状态若悬挂小滑轮的细线 OP 的张力是 20N,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10m/s2) ( )2A重物 A 的质量为 2kgB桌面对 B 物体的摩擦力为 10NC重物 C 的质量为 1kgDO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5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物块 A、B 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A 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左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当用同样大小,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 B 上,且两物块以相同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A xBxC2xD动摩擦因数未知,无法求出6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

4、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 t1时间,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再经过 t2时间,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53,则 t1:t2为( )A9:7B7:9C16:9D9:167水平面上有一个直尺,某时刻起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用笔尖靠在直尺上端匀速向下滑动,则笔尖画出的图形是( )ABCD8现在城市的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在水平地面上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一定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如图所示,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落3在滑板原来的位置上,要使这个表演成功,运动员除了跳起的高度

5、足够外,在起跳时双脚对滑板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 )A竖直向下B竖直向上C向下适当偏后D向下适当偏前9质量为 m 的汽车在平直路面上启动,启动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从 t1时刻起汽车的功率保持不变,整个运动过程中汽车所受阻力恒为 Ff,则( )At1t2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等于B0t1时间内,汽车的牵引力等于 mCt1t2时间内,汽车的功率等于(m+Ff)v1D汽车运动的过程中最大速度 v2=10在斜面上等高处,静止着两个相同的物块 A 和 B两物块之间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 K,斜面的倾角为 ,两物块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 ,则弹簧的最大伸长量是( )ABCD411质量为 m 的

6、物体,从距地面 h 高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 g 竖直下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mghB物体的动能增加 mgh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mgh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122013 年 6 月 20 日上午 10 时,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在神州十号飞船中由女航天员王亚平执教,在太空中王亚平演示了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内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王亚平在太空仓中演示的悬浮的水滴关于悬浮的水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绕地球运行时的线速度一定大于 7.9 km/sB水滴处于平衡状态C水滴处于超重状态D水滴处于失重状态13小车上有一根固定的水平横杆,横

7、杆左端固定的斜杆与竖直方向成 角,斜杆下端连接一质量为 m 的小铁球横杆右端用一根轻质细线悬挂一相同的小铁球,当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时,细线保持与竖直方向成 角() ,设斜杆对小铁球的作用力为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沿斜杆向下,F=BF 沿斜杆向上,F=CF 平行于细线向下,F=DF 平行于细线向上,F=514如图甲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沿斜面以速度 v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 f1;如图乙所示,若对该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 F1,使其加速下滑,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 f2;如图丙所示,若对该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 F

8、2,使其减速下滑,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 f3下列关于f1、f2、f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0Bf2f3Cf2f3Df2=f315用细绳拴住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小球将一端固定在墙上的水平轻弹簧压缩了x(小球与弹簧不拴接) ,如图所示,则将细线烧断后( )A小球立即做平抛运动B细线烧断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a=gC小球脱离弹簧后做匀变速运动D小球落地时的动能大于 mgh162008 年 9 月 25 日至 28 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 343 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 343 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

9、船运行周期约为 90 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相等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6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17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 30,AB 物体与水平面间摩擦系数均为 =0.4,现将A、B 两物体(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物体初始位置距斜面底端 O 的距离为LA=2.5m,LB=10m不考虑两物体在转折 O 处的能量损失(1)求两物体滑到 O 点的时间差(2)B 从开始释放,需经过多长时间追上 A?18山谷中有三块石头和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青

10、藤,其示意图如下图中 A、B、C、D 均为石头的边缘点,O 为青藤的固定点,h1=1.8m,h2=4.0m,x1=4.8m,x2=8.0m开始时,质量分别为 M=10kg 和 m=2kg 的大、小两只滇金丝猴分别位于左边和中间的石头上,当大猴发现小猴将受到伤害时,迅速从左边石头 A 点起水平跳到中间石头,大猴抱起小猴跑到C 点,抓住青藤下端荡到右边石头上的 D 点,此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过程中猴子均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1)大猴从 A 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2)猴子抓住青藤荡起时的速度大小;(3)猴子荡起时,青藤对猴子的拉力大小19一倾角 =30的光滑斜

11、面下端与水平传送带相连,一工件从 h=0.20m 高处的 A 点由静止滑下后到达 B 点的速度为 v1,接着以 v1 滑上水平放置的传送带已知:传送带长L=15m,向右保持 v0=4.0m/s 的运行速度不变,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0,g=10m/s2,空气阻力不计,工件可看成质点求:7(1)求工件从 A 点由静止下滑到离开传送带 C 点所用的时间(2)假设传送带是白色的,工件为一煤块,则工件从 B 滑到 C 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下黑色痕迹的长度 S=?8答案1.【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且其方向可以与速

12、度成一定夹角匀变速运动受力是恒定的由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可判定 C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义已经特征可以判定 D【解答】解:A、匀变速运动受力是恒定的,故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合成后合力还是恒定的,故合运动一定也是匀变速运动,故 A 正确B、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与速度成一定夹角,如随圆盘一起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摩擦力指向圆心,而速度在切线方向,故 B 错误C、牛顿第一定律表述物体具有惯性,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牛顿第二定律表述 F,m,a 三者之间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 F合=0 的一种特殊情况,故 C 错误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

13、反向,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两个物体互为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不一定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甲乙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各自受到方向相反的 10N 的拉力,这两个力就没有任何关系,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判断,依据其定义一般判定不准确,必须考虑其特征:两个物体互为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则这样的两个力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超重和失重 【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隔离对 A 分析,判断 B 对 A 是否有摩擦力,从而明确两物体的受力情况

14、【解答】解:A、在 CD 段,整体的加速度 a=,隔离对 A 分析,有:mAgsin+fA=mAa,解得 fA=0,可知 A 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故 A 错误9B、设 DE 段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在 DE 段,整体的加速度 a=gsingcos,隔离对 A 分析,有:mAgsin+fA=mAa,解得 fA=mAgcos,方向沿斜面向上若匀速运动,A 受到静摩擦力也是沿斜面向上,所以 A 一定受三个力故 B 错误,C 正确D、整体下滑的过程中,CD 段加速度沿斜面向下,A、B 均处于失重状态在 DE 段,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处于失重状态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

15、受力分析,A、B 保持相对静止,之间有无摩擦力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本题通过整体隔离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3.【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根据平均速度推论求出平均速度之比和位移之比【解答】解:A、设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 v,则加速的加速度大小,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可知加速度大小之比 a1:a2=t2:t1=1:2,故 A 错误B、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可知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1:1,故 B 错误C、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位移 x=,因为时间之比为 2:1,则位移之比为 2:1,故 C正确D、根据题目中的数据,无法求出最大速度的大小,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4.【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根据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与 Oa 绳的拉力关系,求出 Oa 绳的拉力以结点 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绳子的拉力和绳 Ob 的拉力重物 A 的重力大小等于 Oa 绳的拉力大小再根据物体 B 平衡求出桌面对物体 B 的摩擦力10【解答】解:设悬挂小滑轮的斜线中的拉力与 Oa 绳的拉力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