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99045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数学】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数学】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数学】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数学】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重庆市九龙坡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6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杨中高杨中高 2017 级高一(下)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级高一(下)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第第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道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分) 1.在ABC 中,若 a2,c4,B60,则 b 等于 ( )A B12 C D2832722.等差数列中,若,则等于 ( ) na58215aaa5aA3 B4 C5 D6 3.若,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 ( )baRcba,A B C Dba1122ba 1122cb ca|cbca4.如右图,程序框图所进行的求和运算是 ( )5. 某战士在打靶中,连续射击两次,事件“

2、至少有一次中靶”的对立事件是. 两次都不中 . 至多有一次中靶 .两次都中靶 .只有一次中靶 6.已知与之间的一组数据:01231357则与的线性回归方程必过点 ( )A(2 ,2) B(15, 0) C(1, 2) D(15, 4)7.在 200 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则塔高为( 2)A. B. C. D. 8. 已知正数组成的等比数列 ,若,那么的最小值为 na100201aa183aa A.20 B25 C. 50 D不存在9. 在面积为 S 的内部任取一点 P,则的面积大于的概率为ABCPBC4SA. B. C. D. 41 43 94 16910.在中,若

3、,则是ABC)sin()()sin()(2222BAbaBAbaABC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11.已知满足,若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4 倍,则的值为yx, axyxxy2yxz 2zaA B C D45112 41 2112.数列满足,则的 na)( 1,23*2 11Nnaaaannn 20123211.111 aaaam整数部分为 ( )A3 B2 C1 D0第第 II 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二、填空题(本题共 4 道小题,每小题道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20 分)分)13.在ABC 中,则ABC 的面积

4、为_31cos, 32,23Cba14.下列说法: 设有一批产品,其次品率为 0.05,则从中任取 200 件,必有 10 件次品; 做 100 次抛硬币的试验,有 51 次出现正面.因此出现正面的概率是 0.51; 随机事件 A 的概率是频率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3随机事件 A 的概率趋近于 0,即 P(A)0,则 A 是不可能事件;抛掷骰子 100 次,得点数是 1 的结果是 18 次,则出现 1 点的频率是;509随机事件的频率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其中正确的有_15.若,则 nnS) 1(1.321 211 16.若不等式对任意的实数恒成立,则实数 a 的最小值为yxayx0,

5、0yx三、解答题(本题共三、解答题(本题共 6 道小题道小题,第第 1 题题 10 分分,第第 2 题题 12 分分,第第 3 题题 12 分分,第第 4 题题 12 分分,第第 5 题题 12 分分,第第 6 题题 12 分分,共共 70 分)分) 17. (本小题满分 10 分)已知等差数列 10, 4,52aaan()求的通项公式; na()令,求数列的前 n 项和na nb2 nbnS18.(本小题满分 l2 分)在ABC 中,分别为内角 A、B、C 的对边,且有.cba,AbBaccoscos)2((I)求角 B 的值:()若ABC 的面积为,求 a+c 的值7, 310b19.关于

6、的一元二次方程(I)若 a 是从 0,1,2,3 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 0,1,2 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 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若 a 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 3 , 0 2 , 0根的概率。20.某班同学利用春节进行社会实践,对本地4岁的人群随机抽取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将生活习惯55,25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 率分布直方图。(一)人数统计表: (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在答题卡给定的坐标系中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出、的值;()从40,50

7、)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则40,45),45,50)每段各抽取多少人;()根据所得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在本地25,55岁的人群中“低碳族”年 龄的中位数。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已知内角,设,32,3BCAxB 三角形 ABC 的面积为 S.()试用表示 AB 边的长;()求面积 S 的最大值.22.设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首项,公比. na nS11a)0 , 1(1)(fq(1)证明:;nnaS)1 (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b)2,)(,21* 11nNnbfbbnn nb5(3)若,记

8、,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当时,1) 11(nnnbac nc nT.42nT6第二次月考数学答案第二次月考数学答案 第第 I 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道小题,每小题道小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60 分)分)一、 选择题ACCCA DAADD CC12. ,又 又,则,故的整数部分为 1. 选 C. 二、填空题13. 14. 15. 16. 34nn12三、解答题17.已知等差数列an,a24,a5 10()求an的通项公式;()令 bn,求数列bn的前 n 项和 Sn17.解析:解析:(1) a5-a2=3d,d=2 2 分,an=a2+(n

9、-2)d=4+2(n-2)=2n 5 分7(2) 7 分,422nn nb10 分314 3)41 (4 1)1 (11 1nnnnqqbS18.(本小题满分 l2 分)在ABC 中,a、bc 分别为内角 A、B、C 的对边,且有(2c 一 a)cosB=bcosA。(I)求角 B 的值:()若ABC 的面积为 10,b=7,求 a+c 的值18. (I)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2sinCsinA)cosBsinBsinA=0, 2 分2sinCcosB(sinAcosB+cosAsinB)=2sinCcosBsin(A+B)=2sinCcosBsinC=0,4 分sinC0,cosB=

10、,则 B=; 6 分(), 8 分由余弦定理得, 10 分。 12 分19.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I)若是从, ,四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b 是从, ,三个数中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若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是从区间任取的一个数,求上述方程有实根的概率。19.解析:解析:.设事件为“方程有实根”当,时,方程有实根的条件为2 分()基本事件共 12 个:8其中第一个数表示的取值,第二个数表示的取值 4 分事件中包含 9 个基本事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6 分()试验的全部结束所构成的区域为8 分构成事件的区域为10 分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P12 分20.某班同学利用春节进行社会实践,对本地岁

11、的人群随机抽取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将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一)人数统计表: (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在答题卡给定的坐标系中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出、的值;()从岁年龄段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 则40,45),45,50)每段各抽取多少人;()根据所得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在本地岁的人群中“低碳族”年龄的中位数。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20.9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已知内角边,设内角B=x,三角

12、形 ABC 的面积为 S.()试用表示 AB 边的长;()求面积 S 的最大值.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21.解解析析:()由为锐角三角形可知因为(2 分)应用正弦定理,知(5 分)()由,知(7 分)因为(10 分)又因为,所以10所以,当时,S 取最大值(12 分)22.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首项,公比.(1)证明:;(2)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3)若,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证:当时,.答案及解析:答案及解析: 解析:解析:(1) 2 分而所以 3 分(2), 5 分是首项为,公差为 1 的等差数列,所以,即. 6 分(3) 时, 7 分11相减得 10 分, 11 分又因为,单调递增, 12故当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