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5:明代戏曲、诗文、清代诗文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69279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50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5:明代戏曲、诗文、清代诗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50页
中国古代文学5:明代戏曲、诗文、清代诗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50页
中国古代文学5:明代戏曲、诗文、清代诗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50页
中国古代文学5:明代戏曲、诗文、清代诗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50页
中国古代文学5:明代戏曲、诗文、清代诗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5:明代戏曲、诗文、清代诗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5:明代戏曲、诗文、清代诗文(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明代戏曲v第一节 明代戏曲概述v第二节 明代杂剧概述v一、明初杂剧作家作品1、朱权(13781448)v自称大明奇士,别号涵虚子、丹丘先生等, 安徽凤阳人,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 年(1391)封于大宁(今蒙古宁城西),卒 谥献,世称宁献王。朱权学闻广博,多才多 艺,著述宏富,历史哲学、文学艺术无所不 包,最可称道的是其杂剧创作和曲论研究著 作。所作杂剧12种,现仅存卓文君私奔相 如、冲漠子独步大罗天2种,曲论3种 ,仅存太和正音谱1种。2、朱有燉 (13791439) v号诚斋、全阳翁、全阳道人、梁园客、老狂生、锦 窠老人等。朱元璋第五子周定王长子,洪熙元年( 1425)袭父爵,

2、在位十五年,谥宪,世称周宪王。 博学好古、善书好墨名世,也以警拔至孝的德行为 世人称道,在时人心目中有相当高的地位。有诗文 杂著诚斋新录、诚斋词、诚斋遗稿、 家训、东书堂法帖等,散曲集诚斋乐府 ,杂剧集诚斋传奇含作品31种、包括神仙喜 庆剧、历史与现实剧、宗教教化剧3种类型。贾仲明(13431422后) v一作仲名,号云水散人、云水翁,淄川(今山东淄 博)人。出身书香门第,录鬼簿续编称他:“天 性明敏,博究群书。”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为其文学 待从,擅作宴会应景之作,颇受恩宠。交游广泛, 声名卓著。所作杂剧16种,现存李素兰风月玉壶 春等5种。有作品集云水遗音传世。贾仲明 的贡献主要是对元杂剧的

3、研究,他对元人钟嗣成所 作录鬼簿进行整理,并为80余位作家补写了吊 词,概括每人的创作特色准确生动,是为录鬼簿 续编。 杨 讷 v生卒年不详,名暹,后改名讷,字景贤,号汝斋。 蒙古人,早年流寓江南,元至正时学吏于江南行台 (今江苏南京)。张士诚占据平江(今江苏苏州) ,又以流寓者身份参加其科举考试,中选为乡贡进 士。后移居钱唐(浙江杭州),依附于姐夫杨镇抚 ,人因以杨姓称之。杨讷是元代李直夫后唯一卓有 成就的少数民族作家,录鬼簿续编称其:“善琵 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锦阵花营,悠悠乐志 。”永乐初年被召入宫与贾仲明、汤舜民等同为成祖 的文艺侍从,死于金陵。作杂剧18种,是此时最多 产的杂剧

4、作家,现存2种:西游记和马丹阳 度脱刘行首。 二、 明中后期杂剧作家作品v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号渼陂,别署紫 阁山人,鄠县(今陕西户县)人。出生于低级文官 家庭,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华横溢,弘治九年 进士,后任吏部郞中,受时任内阁大学士的李东阳 赏识,因与李东阳文学主张不合转从李梦阳复古派 ,加之个人恩怨为李东阳所忌怨,刘谨倒台后被迫 回乡以布衣终老。一生著述丰富,有诗文集渼陂 集、渼陂续集,县志鄠县志,散曲集、 词集碧山乐府、碧山续稿、碧山新稿 、碧山诗余等传世。杂剧2种:杜子美沽酒 游春、中山狼院本。康海(14751540) v字德涵,号对山,晚年自号沜东渔父、浒西山人、

5、太白山人等。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出身书香, 博学多才,弘治十五年状元及第,诗文与王九思齐 名,两人交好,同为前七子成员。有对山集、 沜东乐府传世。康海才华过人,但由于青年得 志、恃才傲物,不拘小节,不懂官场奉迎,为权贵 同僚所不容,在刘谨倒台时被借机罢官。后二人游 山玩水,作曲度日,共享晚年。康海剧作不多,传 世只有中山狼、王兰卿服信明贞烈2种杂 剧。v冯惟敏僧尼共犯v徐复祚 一文钱 v汪道昆 大雅堂乐府v最高成就:徐渭四声猿 第三节 徐渭及四声猿v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山 人、青藤道士、田水月等。浙江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作有杂剧四声猿、诗文集 徐文长三集等。v四声猿

6、:狂鼓史渔阳三弄、v 玉禅师翠乡一梦、v 雌木兰替父从军、v 女状元辞凰得凤第四节 明代传奇概述v明代传奇分三个时期:v一、明初传奇:伦理化、道德化倾向v邱濬五伦全备记、邵璨香囊记元末明初,五大传奇的出现,成为杂剧时 代向传奇时代转变的标志。五大传奇指的是 琵琶记和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 拜月亭、杀狗记(合称荆、刘、拜、 杀)。白兔记、拜月亭和杀狗记 三种保持着民间创作通俗、质朴的本色,荆 钗记、琵琶记二种则出现了典雅化的苗 头,此后南戏逐步规格化,宫调系统渐渐严密 ,作者多为文人雅士,说明南戏已开始由民间 创作步入文人创作的阶段。经过元末明初一段短暂的繁荣,传 奇创作很快进入低谷。根据现有文

7、献, 从洪武到永乐年间,传奇作品极少。现 有文献一般都记载,至成化、弘治年间 才大量产生。v朱元璋对标举风化,有益人心的琵琶记 赞不绝口,他说:v 五经、四书如五谷,家家不可缺 ;高明琵琶记如珍馐百味,富贵家岂可 缺耶。v邱濬伍伦全备记:v备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v若于伦理不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v徐复祚评曰:“纯是措大书袋子语,陈腐臭烂 ,令人呕秽。”(曲论)邵燦五伦香囊记v 张九成与贞娘夫妻团圆后的点题诗:v 忠臣孝子重纲常,v 慈母贞妻德永臧。v 兄弟爱慕朋友义,v 天书旌异有辉光。v开启了明代传奇骈俪化、典雅化、八股化的 源头。v明初传奇较少受到道学气、八股味 污染的有:v 姚茂良精忠

8、记;v 王 济连环记;v 沈 采千金记;v 苏复之金印记二、明中期三大传奇:v李开先宝剑记、v梁辰鱼浣纱记、v王世贞鸣凤记。v从总体水平上看,明代前期传奇创作成就不 高,但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传奇在嘉靖 年间便盛行起来,成为剧坛的主流艺术。这 一时期,作家的创作更加自觉,更能直面现 实,社会政治的腐败,边境敌寇的骚扰,内 忧外患促使作家在剧作中发出沉重的呐喊。 明代四大声腔的成熟和明中叶三大传奇的问 世是传奇创作走向繁荣的标志。明传奇四大声腔v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昆山腔v昆山腔的改造:v1、兴起于江苏苏州府昆山县v2、昆山人顾坚加工提高v3、太仓曲师魏良辅改造加工v4、梁辰鱼创作浣纱记昆

9、山腔是元末明初流行于江苏苏州府昆山一 带的地方声腔,据说为顾坚所创。嘉靖年间 ,音乐家魏良辅在民间艺人的帮助下,对昆 山腔进行改造、整理和提高,使之发展成为 一种细腻、婉转的新腔,亦称为“水磨腔”。 其特点是字少腔多,纡徐绵邈,转音若丝, 细致婉转,启口轻圆,收音纯细,乐器兼用 笛、箫、笙、琵琶,加之表演上风格优美, 舞蹈性强,因而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最完整的 一种舞台体系,压倒馀姚、海盐,将弋阳腔 挤出城市,雄踞舞台近三百年之久。李开先宝剑记李开先(15021568),字伯华,号中麓,系嘉 靖八才子之一。宝剑记全剧52 出,是第一部根 据小说水浒传改编而成的戏曲。与小说最大的 不同在于,剧中的林

10、冲是主动向奸臣出击的英雄。 他一再上疏弹劾童贯、高俅而遭迫害,被逼上梁山 ,后来带领义军包围京城,迫使皇帝除掉奸臣,对 义军实行招安,这样就突出了忠奸斗争的主题,表 现了林冲疾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人格精神。梁辰鱼浣纱记浣纱记是一出沉重的政治悲剧,全剧45出 ,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复国的故事。 剧本将范蠡和西施的爱情与越国的兴衰巧妙 地结合起来,将爱情主题与政治主题融为一 体,在明清戏曲史上具有开创意义;同时它 还是第一部运用魏良辅改造过的昆腔进行写 作的传奇剧本,对昆曲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王世贞或其门人鸣凤记v鸣凤记41出,剧本通过忠奸对立及其间 严酷的斗争比较广泛地揭露了嘉靖年

11、间政治 的黑暗,反映了当时的重大政治事件,是古 代戏曲中第一部描写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剧 ,在中国文学史首开时事剧创作的风气。三大传奇的问世,预示着传奇创作高潮的 到来。宝剑记打破“十部传奇九相思”的格 套,将政治斗争的主题引入传奇的舞台;浣 纱记对历史上王朝的盛衰成败进行反思; 鸣凤记迅速、及时地再现现实中的重大政治 事件。所有这一些都表明,当时的剧作家开始 有意识地运用传奇进行政治的、历史的、人生 的探索,有力地提高了戏曲艺术地思想水平、 美学品格和社会地位,并使得戏曲史和思想史 紧密连接,成为戏曲蓬勃发展的推动力。三、明后期传奇的兴盛万历至崇祯年间(15731644),传奇创作 进入了高潮

12、期和繁荣期。以汤显祖为杰出代 表的传奇作家,成为戏曲史上一支重要力量 ,以沈璟为代表的吴作家在创作和理论 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从剧目建设上看, 这一时期涌现出数百种优秀的剧作;从声腔 发展上看,昆腔传作一支独秀;从剧作精神 看,本时期最为突出的创作倾向是张扬个性 ,批判封建专制,通常表现为对恋爱自由、 婚姻自主的演绎上。v明代后期优秀剧目:v 高 濂玉簪记v 周朝俊红梅记v 孙钟龄东郭记玉簪记:写女道士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的 爱情故事,源出古今女史。剧本歌颂了男 女青年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对僧侣禁欲 主义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剧本对人物塑造比较 出色,作者把陈妙常对爱情既热烈追求,又害 羞畏怯

13、的复杂心里,描写得真实细腻,具有强 烈的喜剧效果。语言典雅华美,一直是舞台演 出的名作。红梅记:此剧取材于剪灯新话绿衣人传,写 书生裴舜卿游西湖时遇见贾似道妾李慧娘,李对舜卿 表示了爱慕之情;贾似道便杀了慧娘,并将裴舜卿幽 禁于密室,还要夺取舜卿的情人卢昭容为妾。慧娘的 鬼魂救出裴生,后裴得以与卢昭容团圆。故事虽未脱 离才子佳人的窠臼,但能在爱情故事中引入了反权奸 的时代内容,给后来的戏曲以启示。此外,裴舜卿与 李慧娘的故事写得精彩动人,李慧娘的形象尤为出色 ,表现出一种“一生虽死,此情未泯”的情爱。全剧剧 情离奇曲折,安排场次多巧思。东郭记:情节撷取孟子人物的事迹, 并以齐人有一妻一妾章为主

14、线,写了齐人 乞食墦间,骄其妻妾,后来竟成为上卿。王欢 靠赃银行贿,步步高升;淳于髡则以滑稽谋求 富贵。作者通过各种漫画式的描绘,揭露了封 建社会贿赂公行,逢迎献媚的种种丑态,剧本 虽假托古代,实际上揭露的正是明末官场的内 幕。明代后期的戏曲流派明代后期戏曲繁荣的另一个标 志是戏曲流派的正式形成和互相竞争 。这一时期主要的戏曲流派有强调格 律的吴,重视内容辞采的临川派 和讲求辞藻用事的骈俪派。汤沈之争v沈璟(1553-1610),字伯英,号宁庵,江 苏吴江人。万历二年进士,因科场舞弊案受 牵连,三十七岁告病回乡,后半生以“词隐生 ”自署,从事戏曲创作与研究,编辑创作昆曲 十七种,合称属玉堂传奇

15、,同时有曲论 著作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沈璟的曲论主张v1、思想保守,提倡宣传封建伦理道德。v2、本色论,强调语言通俗自然。v3、强调讲究声律,强调“合律依腔”的场上之 曲,反对案头之曲 。v吴其他成员:v吕天成曲品、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 、王骥德曲律。沈璟与吴吴以吴江人沈璟为代表。其理论 归结为一点,即提倡场上之曲,反对案头 之曲。他的剧作大多宣扬封建伦理,艺术 上两个基本主张,一是“合律依腔”,要求 剧本创作必须在音乐上“协律”,甚至说: “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 协,是曲中之巧。”二是“僻好本色”,即 强调语言必须本色,体现了场上之曲对语 言的要求。吴的理论主张有其积极的一面 ,即比较注重舞台演出实践,对于当时 的“案头之曲”的倾向起到了救弊的作用 。其片面性在于过分强调声律的重要性 ,忽视了传奇剧本作为文学创作的艺术 价值。吴的剧作家有吕天成、叶宪祖 、冯梦龙、袁于令、范文若、卜世成、 沈自晋等。吴与临川派的主要分歧在于,吴 偏重于舞台性而临川派偏重于文学性。两派之 间的争论,实质上反映了明代戏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