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8932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甘肃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甘肃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甘肃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历史】甘肃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历史】甘肃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甘肃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甘肃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14-20152014-2015 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60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周初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B、削弱贵族和功臣的权力C、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2.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 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

2、.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3.据史籍记载,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 ,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身微,非正妻,因此启虽为长子却不能承袭帝位。帝乙的小儿子辛(纣王) ,因其母是正宫,嫡出,故继承了殷商的帝位。这说明A.殷商后期实行兄终弟及制 B.殷商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C.殷商实行“传长不传贤” D.殷商时期宗法与分封互为表里4. 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海内,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赤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A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推广行省制度5.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

3、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由此可知, “中朝” (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 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 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6.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7.右图是当时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

4、意宰割中国领土的现象。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2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C清朝统治阶级的抗争D资产阶级革命派兴起8.20 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A.严谨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同意销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9.2009 年,受国人普遍关注的嘉仕德拍卖行所拍兽首,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在一次战争中流失的文物。这一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 299 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

5、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1.1919 年,上海某商店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正应筹亡羊补牢,哪有心思看跑马。 ”其中“亡羊”喻指A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12.1923 年 12 月北京大学 25 周年纪念日曾做过一次民意测验,有一题目是:“下列各种方法,你以为那种可以救中国?”结果,回答国民革命的有 725 票,而其他选项的票数不足 30 票。这里的“国民革命”是指A、开展工人运动,夺取全国政权 B、反帝反军阀,谋求中国统一C、发动工农革命,实行武装割据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13.193

6、7 年 7 月,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A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3D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14.某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 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15.诗词是历史信息的反映。如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宜将余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谁人不知

7、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百万旌旗大展开,蒋匪到处成飞灰。其中反映解放战争时期的是A. B. C. D.16.毛泽东有首诗中“钟山风云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其中“天翻地覆”是指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辛亥革命取得成功 C.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17.“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上述歌词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次巨变是指A国民革命运动 B辛亥革命 C抗战胜利 D新中国成立18.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

8、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辛亥革命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D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19.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 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20.张导演想创造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历史新纪元开国大典 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

9、新阶段 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A B C D21.下面四个省级自治区有关图片,其中成立于 1965 年的是4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22.世纪末,我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外电评论:“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 ”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会议是( )A.一届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中共十六大23.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周恩来能够改变

10、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24.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A.缔结同盟关系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结伴而不结盟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5.某年 9 月 6 日重庆大公报社评:“自上月 20 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并克复了重要据点。 ”据此推断该战事应是A百团大战 B平型关战役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26.有人

11、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场景是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 B 27.“部落和村庄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 ”与这一改革成就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苏格拉底528.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 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 18 岁, ,辉格党领袖墨尔

12、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女王)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维多利亚女王“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的主要原因是( )A受政治体制的约束 B政府决策的合理有效C女王有较高的素养 D英国政治传统的影响29.美国 1787 年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总统有权缔定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A自由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平等原则30.二战后存在两种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各类经济组织(如欧盟、亚太经

13、合组织等)举行与经济有关的峰会(如 G20 峰会)大大增加,二是军事冲突此起彼伏(如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 。对此现象理解有误的是( )A和平与动荡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特点 B强权政治威胁世界和平C一超多强格局遭受巨大挑战 D经济民主化成为历史潮流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01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以

14、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三 中国总理温家宝 2007 年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而是整个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既代表了近年来中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崭新视野,也是探索科学和民主“百年长途”的终极答案。(1)从材料一看,唐太宗是如何看待设置丞相一事的?在丞相制度上,唐朝有何创新之举?6这一制度有何作用?(3 分)(2)材料二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认识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的理解。 (4 分)(3)新中国建立初期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3 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