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河北省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8846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河北省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河北省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河北省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河北省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河北省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河北省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河北省唐山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 2014-20152014-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汉晁错)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指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以家庭为单位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分散性2.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武帝时得到迅速推广。其主要原因在于A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水排的推广 D铁农

2、具的广泛应用3.下列图片能够反映汉代农耕方式特点的是4.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买卖”的现象,这表明当时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D “市”突破空间限制5.“宋代瓷器是中国陶瓷业大放异彩的时代” ,其中“胎质坚细,釉薄,色白滋润,所烧多碗、盘等,常用铜或金、银镶口装饰,多印花、刻花和划花”的瓷器应产自( )A河北定窑 B河南汝窑 C浙江哥窑 D河南钧窑6.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远落后于印度 B实行闭关锁国C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 D传

3、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7.右图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从事对华贸易的机构洋行在各通商口岸设立的情况。该图反映了2清政府企图加强对外贸的控制外国的商业势力进一步侵入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经济扩张性加剧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得到缓解A B C D8.剑桥中华民国史载, (辛亥)革命后 10 年,民族资本主义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一战” 是“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很高D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益处9.南京国

4、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改善人民生活 B.巩固政府统治 C.发展官僚资本 D.增加财政收入10.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大量内迁,主要是因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 大量爱国人士迫于战争需要呼吁东部工厂内迁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 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A B C D11.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的压迫 繁重的捐税负担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2.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资金少,技术弱 B重工业发展突出C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 D受制于西方列强13.1958 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

5、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 ,3贬为“农村作风” 、 “游击习气” ,这显然是不对的。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大跃进导致了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对 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人们有不同态度C此时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正确的 D毛泽东认为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是不对的14.造成表中我国所有制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经济成分1978 年1987 年全民所有制企业77.6%59.7%集体经济22.4%34.6%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三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为 05.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6、,外资企业落户中国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A B C D15.1979 年,深圳的一家 5 口每月可凭猪肉票买 6.80 元的肉,凭豆腐票买 064 元的豆腐,可凭鱼票买 320 元的鱼,可凭海味票买 070 元的海鲜。这一现象可以印证当时A人们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 B我国已完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C政府给予深圳特区特殊的经济政策 D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6.阅读下图,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年份出现的原因是A改革开放刚刚起步B城乡改革进度不同C开放格局尚未形成 D市场经济尚未实行17.1957 年毛泽东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1978 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

7、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十六大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后,党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A中国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418.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 、 “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等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指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农民进城务工19.1992 年 4 月 8 日, 邓小平与深圳一九九二春一书面世并在

8、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A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明确了中国 2001 年加入 WTO D解决了困扰改革的诸多思想问题20.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有穿得暖向穿得好、 、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欧美文化的影响C.“左”倾思想的影响 D.港台文化的影响21.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 1969 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 45 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 ,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

9、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A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B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C记录者是普通百姓,史料详实 D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可信度高22.“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 ”最能支撑上述观点的依据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23.某报纸曾经刊登过这样一则消息: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 B工业生产竞争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

10、厂的规模壮大24.大国崛起中说道:“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5济联系在了一起。 ”其评价的是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B余粮收集政策 C苏联的工业化 D斯大林模式25.1929-1933 年,胡佛任总统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修建了 37000 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 40%,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 英亩,1930 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A放弃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坚持了可持续发展

11、战略C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社会经济 D找到了使美国摆脱危机的正确途径26.20 世纪 50-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主要在于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B.世界市场的开拓C.第三次技术革命进行 D.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7.经过了 20 世纪 70 年代整整十年在“滞涨”泥潭中的痛苦挣扎,到 1981 年里根上台时,他看到的是 2 位数的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超过 20%的高利率,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但与此同时, “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 。此处的美国政策向“右转”是指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投入 D大力

12、发展信息产业28.右图中 1973 年苏联评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增长率主要是因为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普京改革29.1950 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后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 屡遭战争重创 B. 社会制度相同C. 发展水平相似 D. 历史上关系紧密30.“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 80 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

13、头。 ”为此国际社会建立了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第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三个小题,其中 31 题 14 分,32 题 14 分,33 题 12 分,共 40 分)631.(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持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 ,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不同态度。 (4 分)材料二 宋朝放宽抑商的政

14、策形成了商业大发展态势,各个阶层的人士都被卷了进来,他们在东京城中大量经营邸店,侵街占道,承当了街市形成的开路先锋和中流砥柱。同时,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东京原有的东、西两市无法应付城市给养和物资供应,于是首先在汴河两岸兴起的行市逐渐在全城扩展。摘编自城市发展史讲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东京市坊制度被破坏的主要因素。 (6 分)材料三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 ,稍有不从, “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 ,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的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 分)32.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1952 年-1956 年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 1956 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变化的经济(政策)因素。 (4 分)材料二 7(2)材料二中所示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