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68765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2012咬文嚼字编辑部评选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6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一、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象。如:“就象树一样挺立着。”“象”应为“像” 。“象”曾是“像”的简化字,1986年重新公布 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 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二、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丙戍年。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 主角。”“丙戍”应为“丙戌”。戌,音x,地支 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戍,音sh,义为防守,和地支无关。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三、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神州六号。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

2、 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神州 ”。“神州”是中国的代称。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四、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即/既。如:“即来之,则安之。”其中的“即”应为 “既”。“既便他不来,我们也得把这事定下来 。”其中的“既”应为“即”。“即”,音j,有未 然义;既,音j,有已然义。两字音近而义殊。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五、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美發。如:“美容美發中心”。滥用繁体字不合用 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 美發”。“發”,音f,是“出發”的“發”;“髮” ,音f,是“头髮”的“髮”。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

3、6 六、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启示/启事。如:“招聘启示”“征稿启示”。“启示”应为 “启事”。“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 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和文体无关。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七、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哈蜜瓜。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 应为“哈密”。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由于哈密瓜吃着很甜,容易与同样很甜的“ 蜜”相联系,从而导致误写。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八、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信封上误用括号 。如:“王伟(先生)收”“王伟先生(收)”。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信封上的 称谓和“收”字并非注释,无需加括号。其实 信封上的“收”

4、“启”之类的字完全是多余的,不写最好。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九、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食色,性也。”如:“孔子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 至理。”“它使我们想到了孟子的名言:食色 ,性也。”“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既不是孔子说的,也不是孟子说 的,而是另一位思想家告子说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6 十、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八国联军火烧圆 明园。如:“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是野蛮人的行 径。”圆明园是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 毁的。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肆意践踏中国主权,其时圆明园已是废园。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7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家父

5、。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 ?”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 习惯上用敬辞“令尊”。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二、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无间道。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 学会避开无间道”。电影无间道问世后, “无间道”成了流行词语,常被用来表示失败 、痛苦或灾难,这是以讹传讹。电影片名“无 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佛教中“无间 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无间地狱”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 无有间断。两者含义不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三、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戴上紧箍咒。如:“给权力戴上紧

6、箍咒。”在西游记小说中,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头上 的金箍便要收紧。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 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四、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州/洲。如:“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 地义也改用后起区别字“洲”来表示。“九州”为中国的代称。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五、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娈童。如:“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 娈童犯黑名单”。在这类新闻中,“娈”字一律 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侵犯、猥亵”等犯罪 行为;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 。“娈童”

7、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六、书面文字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权力/权利 。如:“业主的合法权力应该得到保障”,“政 府干涉经济生活的权利应该受到限制”。在这 两个例子中,“权力”应为“权利”,“权利”应 为“权力”。“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它是以别人的 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 益为特征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七、成语运用中常见的词形错误:唇枪舌战 。如:“法庭上一番唇枪舌战,谁也没说服 谁。”汉语词汇中有“唇枪舌剑”,义为唇如枪

8、,舌如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也有“ 舌战”一词,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舌战 群儒”的情节,“舌战”指口头交锋。“唇枪舌 战”显然是两者杂糅的产物。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八、商品名称中常见用字错误:碳烧(烤) 。如:“碳烧咖啡”“碳烤月饼”“碳烤牛排”, 等等。“碳烧(烤)”均应为“炭烧(烤)”。“ 炭”指木炭,用木炭烧烤食物,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加工方法,它可以使食物带有独特的芳 香;而“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无法直接用作燃料。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九、计量单位中常见用字错误:吋。如:“52吋液晶电视”。“吋”是一个淘汰字 ,应该改用“英寸”。1977年国家发出关于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

9、统一用字的通知,淘汰 了部分计量单位的旧译名用字,“吋”字是其 中之一。在涉及计量单位时,首先要考虑使 用法定计量单位;因故做不到这一点时,必 须保证用字规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7 十、引用古诗名句的常见错误:“海上升明月” 。每到中秋节时,媒体上常会引用“海上生 明月,天涯共此时”,但往往把“生明月”误为 “升明月”。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 望月怀远。一个“生”字气象万千,出神 入化,是诗中的传神之笔;误为“升”字则成 了直白的写实,既不忠实于原著,又削弱了 诗的意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一、电视中引用名言经常读错的字:“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

10、的“乐”。此处应该读l,往往误读成yu。不仅谈 话节目中嘉宾读错,主持人也容易读错,连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也有主持人读成“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yu乎”。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二、容易读错的社会热词:三聚氰胺。2008年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使三聚氰胺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氰胺”应读qngn, 但不少人误读为qngn。尤其是“氰”字,多 年来人们一直把“氰化钾”“氰化钠”的“氰”读 成qng,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性误读。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三、高考作文中的高频别字:“震撼”误为“震 憾”。2008年高考,不少考生写汶川大地震时, 用到“震撼”一词,但往往误为“震憾”。“撼” 为手旁,

11、义为以手摇物;“憾”为心旁,义为 心有缺失。两者形近而义殊。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四、旅游景点说明牌的常见别字:“故里”误为 “故裏”。大凡景点都会重点介绍当地名人,告诉游 客某地是某人“故里”。有人误以为“里”的繁 体字是“裏”,结果在用繁体字书写的说明牌 中,“故里”往往误为“故裏”。其实“里”字本 有其字,和“裏外”的“裏”不相干。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五、新闻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狙击/阻击。如:“狙击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长三角狙 击赤潮”。两处“狙击”应为“阻击”。“狙击”和 “阻击”同为军事术语,但含义不同:“狙击” 是进攻性的偷袭,“阻击”是防御性的阵地战 。年度十大

12、语文差错之2008 六、社会机构称谓中容易混淆的词:营利/盈 利。媒体新闻中,经常把“非营利机构”误为“ 非盈利机构”。营利是指主观上谋取利润,盈 利是指客观上获得利润。两者的出发点是不 一样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七、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词:期间。如:“期间,我曾三上北京”“期间,我参 加了一次考试”。两处“期间”应为“其间”。“ 期间”前面必须有修饰语,指明具体的某段时 间,才能够充当句子成分。这个词是不能单 独放在句首做状语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八、出版物上容易用错的成语:望其项背。“只能望其项背”这类错误用法,不仅出现 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也出现在某些知名作 家的笔下。

13、所谓“望其项背”,义为能看见别 人颈项和背脊,这说明距离不大;要强调距 离悬殊,应采用否定式,说成“不能望其项背 ”“难以望其项背”,或者反问式,如“怎能望 其项背”。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九、财经新闻中容易出错的术语:存款准备 金率。在不少报道中,往往将“存款准备金率”和 “存款准备金利率”混为一谈。金融机构为了 保证客户提现和资金清算,按照规定必须将 吸收到的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 缴存到中央银行。前者是指提取准备金的比 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8 十、红楼梦研究中容易出错的术语:索 隐派。近年来“红学”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兴趣,出 版了一批

14、关于红楼梦的图书,但在谈到“ 红学”流派时,索隐派一再被误为“索引派”。 “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 ,和供检索用的“索引”是两回事。年度十大语文差错2009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9 一、经常混淆的概念:“祖国”和“新中国”。2009年是新中国建立60周年,在相关纪念 活动和媒体报道中,“祖国60岁生日”频频出 现,正确的说法应是“新中国60岁生日”。“新 中国”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指祖先世 代居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有5000 年的文明史。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9 二、经常误用的量词:位。如:“三位罪犯落入法网”“我是一位歌手” 。作为量词,“位”是含有敬重意

15、味的,不应 用于“罪犯”等不应受到敬重的人,也不应用 于自称。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9 三、媒体中容易用错的成语:首当其冲。如:“他首当其冲坚持上一线工作”“大地 让人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母亲”。这类说法不仅 出现在广播电视中,也出现在报刊图书里。 所谓“首当其冲”,义为首先受到冲击,遭遇 灾难与不幸,不能理解为“冲锋在前”,也不 能简单地等同于“首先”。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9 四、日历上的常见用字错误:“己丑年”错成“ 己醜年”。2009年是农历己丑年,有人以为“丑”的繁 体字是“醜”,就在日历中将“己丑年”误为“己 醜年”。其实“己丑年”里的“丑”本有其字,它 是地支的第二位,和繁体字“

16、醜陋”的“醜”无 关。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9 五、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故里。一些地方为了提高知名度,常号称是某名 人的“故里”,理由是该名人曾在当地居住。 其实,“故里”指的是故乡、家乡。住过的地 方应称“故地”,住过的居室应称“故居”,它 们和“故里”不是一回事。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9 六、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人名错误:“貂蝉”错 成“貂婵”。如:“貂婵是所谓的四大美女之一”。三 国演义中貂蝉出现在汉代,当时人认为“貂 ”与“蝉”都是美好的事物,因此用来作美女的 名字。“婵”可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但人名“ 貂蝉”是不能写成“貂婵”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之2009 七、菜单上经常出现的菜名错误:“宫保鸡丁” 错成“宫爆鸡丁”。不少人误以为此菜出自宫廷,其烹饪方式 是爆炒,因而得名“宫爆”。其实,正确的写 法应是“宫保鸡丁”,它的得名和清代丁宝桢 有关。此人曾官封太子少保,被尊称为“丁宫 保”。据说,丁宝桢的家厨擅长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