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8618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学】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学】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学】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学】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福建省龙海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龙海二中龙海二中 2015-20162015-2016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学年上学期期末考高二化学试题高二化学试题(考试时间:(考试时间:9090 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100100 分)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1.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有专家提出:如果对燃料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让它们重新组合,使之能够实现下图所示循环,那么不仅可以消除燃烧产物对大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燃料,缓解能源危机。在此构想的物质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 )A.化学能 B.热能 C.生物质能D.电能2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熵值增大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适合于所有的反应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3.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4.反应 A+B C(H 0)分两步进行:A+BX (H 0) 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25. 25 、101 kPa 下:2Na(s)+1 2O2(g)=Na2O(s

3、) H1=-414 kJmol-12Na(s)+O2(g)=Na2O2(s) H2=-511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 、101 kPa 下,Na2O2(s)+2Na(s)=2Na2O(s) H=-317 kJmol-1B.和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C.常温下 Na 与足量 O2反应生成 Na2O,随温度升高生成 Na2O 的速率逐渐加快D. 和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6.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是( )A.氯化镁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 C.碳酸氢钠溶液D.硫酸铝溶液7.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

4、2O3+3H2O 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 Ni2O3,负极为 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 pH 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2Ni(OH)2+2OH-2e-=Ni2O3+3H2O8.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 2CO2(g)+S(l) Ht1):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n(CO2)/moln(H2)/mol01.200.6000t10.80t20.20下列

5、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 t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 v(H2)=10.4 tmolL-1min-1B.平衡时 CO 的转化率为 66.67%C.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1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 n(CO)=0.60 mol,n(H2O)= 1.20 mol,则平衡时 n(CO2)=0.20 mol11.下列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412.常温下,稀释 0.1 molL-1 Na2CO3溶液,如图中的纵坐标可以表示( )A.CO32-水解的平衡常数 B.溶液的 pHC.溶液中 HCO3-的数目 D.溶液中的 c(CO32-)13.氢氟酸是一种弱酸,

6、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 25 时:HF(aq)+OH-(aq)=F-(aq)+H2O(l) H=-67.7 kJmol-1H+(aq)+OH-(aq)=H2O(l) H=-57.3 kJmol-1在 20 mL 0.1 molL-1氢氟酸中加入 V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 F-(aq)+H+(aq)H=+10.4 kJmol-1B.当 V=20 时,溶液中:c(OH-)=c(HF)+c(H+)C.当 V=20 时,溶液中:c(F-)0 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

7、)14.一定温度下,石灰乳悬浊液中存在下列溶解平衡:Ca(OH)2(s) Ca2(aq)2OH(aq),当向此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a2)不变B.c(Ca2) 增大 C.c(OH)增大D.c(OH)减小15.以 MnO2为原料制得的 MnCl2溶液中常含有 Cu2、Pb2、Cd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 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 MnS 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 MnCl2。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 MnS 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5A.具有吸附性B.溶解度与 CuS、PbS、CdS 等相同C.溶解度大于

8、CuS、PbS、CdS 的溶解度D.溶解度小于 CuS、PbS、CdS 的溶解度16.电离常数(Ka或 Kb)、溶度积常数(Ksp)是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计算或运用正确的是( )A.某一元酸溶液 pH=4.3,则其电离平衡常数 K1=1.010-8.60B. Ka(HCN)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Q1 kJ,物质 X 的转化率为 m;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1)化学计量数 a 的值为_。(2)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a 必须用具体的值表示)。(3)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A.容器内压强一

9、定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C.容器内 Z 分子数一定 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4)X 的转化率 m=_,Y 的平衡浓度为_molL-1(均用含 Q、Q 1的代数式表示);(5)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 Q1 kJ 的是_(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A.2 mol X,1 mol Y,1 mol Ar B.a mol Z,1 mol WC.1 mol X,0.5 mol Y,0.5 mol Z,0.5 mol W D.2 mol X,1 mol Y,1 mol Z18.(13 分)膜技术原理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人设想利用电化

10、学原理制备少量6硫酸和绿色硝化剂 N2O5,装置图如下。(1)A 装置是_ 。 (填“原电池”或“电解池”)。(2)N2O5在 B 池的_(填“c 极”或“d 极”)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_。(3)A 装置中通入 O2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4)若 A 装置中通入 SO2的速率为 2.24 Lmin1(标准状况),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左侧水的流入速率应为_mLmin1。19.(15 分)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1)A 为 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11、由大到小顺序为_。(2)B 为 0.1 molL-1 NaHCO3溶液,请分析 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3)C 为 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 FeCl3溶液时常加入_溶液以抑制其水解,若把B 和 C 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D 为含有足量 AgCl 固体的饱和溶液,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 Ag+(aq)+Cl-(aq),在 25 时,氯化银的 Ksp=1.810-10。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100 mL 蒸馏水中;100 mL 0.2 molL-1 AgNO3溶液中;100 mL 0.1 molL-1AlCl3

12、溶液中;100 mL 0.1 molL-1HCl 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7小的顺序是_(填写序号)。20.(12 分)物质 AE 都是由表中的离子组成的,常温下各物质从 1 mL 稀释到 1 000 mL,pH 的变化如甲图所示,其中 A 与 D 反应得到 E。请回答:(1)根据甲图中各物质的 pH 变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D_。(2)甲图中 a9 的理由是_。(3)另取浓度为 c1的 B 溶液 25 mL,向其中逐滴滴加 0.2 molL-1的 D 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c1为_ molL-1。G 点溶液呈中性,则加入 D

13、溶液的体积 V_(填“” “”或“=”)12.5 mL。常温下 B、C 溶液的 pH 分别是 a、b,且 a+b=13,则将 B、C 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B、C 溶液的体积比 VBVC=_。龙海二中龙海二中 2015-20162015-2016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学年上学期期末考高二化学参考答案高二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48 分)1-5 BCBDA 6-10 DCABC 11-16 DCBACC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817(12 分). (1)1(2) (3)A、C (4)Q1/Q1-Q1/Q (5)A (每空 2 分)18(13 分). (1)原电池(2 分)(2)c 极(2 分)N2O42HNO32e=2N2O52H (3 分) (3)O24H4e=2H2O (3 分)(4)13.4 (3 分) 19(15 分). (1)c(NH4+)c(SO42-)c(H+)c(OH-)(2)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溶液中 c(OH-)c(H+)(3)盐酸Fe3+3HCO3-=Fe(OH)3+3CO2(4) (每空 3 分)20(12 分). (1)NaOH CH3COOH(2)A 是氨水,稀释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3)0.1101 (每空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