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394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台州市书生中学 2015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70 分)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蓝月亮”应属于()A行星 B恒星 C彗星 D卫星2 “蓝月亮”上的光照可能来自()A恒星 B地球 C行星 D太阳3下列国家建造太阳能电站,从自然条件考虑最为优越的是( ) A荷兰 B俄罗斯 C印度尼西亚 D沙特阿拉伯4利用可控震源人工激发地震波是进行石油勘探的一种主要方式。我国塔里木、胜利油田等均是用此方

2、法找到的。下图所示四幅地震波模拟示意图中,地下最有可能储有石油的是2014 年云南大理苍山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独特的高原山地地貌景观,区内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广布,此地是大理石命名地, 物种丰富。回答下列问题。5该公园中地理事象成因描述正确的是A板块张裂形成高原山地 B高纬度地区形成冰川地貌C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D流水沉积形成喀斯特地貌6苍山地区蚂蚁物种多样性平均值大体从山麓到山顶逐渐减少,这体现自然地理环境的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7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3、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8 右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 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A. B. C. D. 图为“欧洲某河流流域示意图”( 图中虚线为流域界线) ,该河流水量充沛,季节变化大,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该河流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2 C秋季 D冬季10下列关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形成11该河流流域内出产优质葡萄的气候资源优势是()A夏季高温多雨 B全年降水丰富C夏季光照充足 D冬季昼夜温差大127、8月份控制我国东部地

4、区,并形成长时间高温天气的天气系统是A.亚洲高压 B.副热带高压 C.热带气旋 D.东南季风读北京市2015 年 7 月 22 日-26 日天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7 月 22 日和 7 月 23 日昼夜温差小的原因是( ) A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弱 B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C夜晚地面辐射作用强 D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14下列热力环流图中,正确的是A B C D15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 )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太阳辐射 C.重力能 D.万有引力16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 D地中海气候17重庆

5、2015 年 6 月高考期间以阴雨天气为主,此时段重庆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出现梅雨天气,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是()A气旋 B准静止锋 C台风 D冷锋18 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国庆长假期间,北京雾霾现象重现,用有关这种自然现象的地理知识,回答各题。19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是3 A B C D20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 B 清晨郊区的能见度比市中心更低C城市的热力环流增强 D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 米到 6.5 米的速度不断上升,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

6、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据材料回答21-22 题。21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主要原因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大量燃烧化石能源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过度砍伐森林A BC D22下列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不合理的是A发展节水农业 B加强水的循环利用C进行人工降雨 D保护和恢复植被23在下列海洋等温线图中,表示南半球大洋东岸洋流分布的是24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B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长期积累起来的C地表植被覆盖率大,植物归还给土壤的有机质多D人们耕作科学,对土地的利用合理25图为甲乙两山地自然带的

7、垂直分布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甲乙两山地自然带谱数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B同一类型自然带在甲山出现的高度比乙山高4 C甲山地基带南坡较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南坡为阳坡D乙山地雪线北坡较南坡海拔高的主要原因是北坡为迎风坡26世界上经度地带性最明显的是下列哪个大陆的中纬度地区()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27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是为了A.保护植被 B.减缓坡度 C.节约耕地 D.缩短距离28全球变暖虽然会给地球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但也会带来一些好处,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导致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所使用的能源大幅度减少B全球变暖会使冰川的融化量加大,从而使世界

8、各地的水资源更加充沛C全球变暖会使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强,从而导致各地的农作物产量提高D全球变暖会使高纬度地区变得适于温带作物的生长29图为我国新疆天山南麓某区域,据图判断图中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A地下水 B大气降水C浅层地下水 D高山冰雪融水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2012 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30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A时段 B时段 C时段 D 时段31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增大茶园

9、的通风条件 B 用塑料薄膜覆盖C给茶树根部堆土 D大量施肥、施药32城市发展过快导致经常暴雨后启动“看海模式”,下图所示做法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是()A B C D2015 年 5 月 7 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4 月 25 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 第 36 题图9090180鹿特丹大连图例城市北极航线传统航线0C B D A 33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34从生态破坏角度看,

10、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35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二、非选择题(两小题 2 分,共 30 分)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材料一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材料二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1)从大连到鹿特丹的新航线,可以通航的季节是_,原因是该季节_。 (4

11、 分)(2)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A海域因受 _(填寒或暖)流影响船舶逆水航行,经过B海峡向东侧可远眺 _(填大洲)。 (4 分)(3)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船舶经过洲界C_(填运河)后,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在 D海域 _(填顺或逆)风航行。 (4 分)(4)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属。 (2 分)37下图分别为“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共 16 分)6 (1)自然带和的名称分别是_、_。 (4 分)(2)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自然带到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地域分异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_。 (8 分)(

12、3)图中自然带所处地区由于_,海洋水汽很难达到,而降水少。(2 分)(4)甲、乙两图代表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其中与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图. ( 2 分)7 台州市书生中学2015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答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70 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题号31 32 33 34 35 选项二、非选择题(30 分)36、 ( 14 分)(1)、(2)、(3)、(4)37、 (16 分)(1)、(2)、(

13、3)(4)8 第三次月考高一地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70 分)二、非选择题(30 分)36. (1)夏季( 2 分)气温高,海冰融化(2 分)(2) 寒( 2 分)北美洲(2 分)(3) 苏伊士运河( 2 分)逆(2 分)(4)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 分)37(1)热带雨林带(2 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 分)(2)纬度( 2 分)热量( 2 分)从沿海到内陆(干湿度、经度)(2 分)水分( 2 分)(3)深居内陆,远离海洋(2 分)(4)乙( 2 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D A D A C C A A D A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C B B D B B B A D D 题号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D C C B C C B D D C 题号31 32 33 34 35 选项B D D B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