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328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4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业务人员分管区域泰 安 市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7761 平方千米。总人口547 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泰山区,邮编: 271000。行政区划代码: 370900。区号: 0538。拼音:Taian Shi 山地占总面积的18.30,丘陵占41.10,平原占40.60。行政区划泰安市辖2 个市辖区、 2 个县,代管2 个县级市。泰安市面积 7761 平方千米,人口547 万人( 2003 年) 。泰山区面积337 平方千米,人口62 万。邮政编码271000。区人民政府驻升平街。岱岳区面积1750 平方千米,人口96 万。邮政编码271000。区人民政

2、府驻粥店街道粥店村西侧。新泰市面积 1933 平方千米,人口135 万。邮政编码271200。肥城市面积 1277 平方千米,人口96 万。邮政编码271600。市人民政府驻新城街道。宁阳县面积 1124 平方千米,人口81 万。邮政编码271400。县人民政府驻宁阳镇。东平县面积 1340 平方千米,人口77 万。邮政编码271500。县人民政府驻东平镇。历史沿革宋开宝五年( 972 年) ,乾封县治迁岱岳镇(今泰城),为境内有县治之始。金天会十四年(1136 年) ,奉符设泰安军,泰安得名始此。大定二十二年(1182 年) ,泰安升军为州。清雍正十三年( 1735 年)升州为府,设附郭泰安

3、县。民国二年(1913 年) ,裁府留泰安县。新中国建立后,泰城为泰安专署及泰安县驻地。1958 年 6 月,泰安城关镇及周围村庄划出建立泰安市。同年11 月 29 日,泰山市与泰安县合并建立泰安市。1963 年 4 月撤市复县。 1982 年 3 月泰安县再次改为泰安市。 1985 年 5 月泰安地区撤销,成立地级泰安市,原县级泰安市分设泰山区、郊区。 2000 年 4 月 19 日,国务院批准讲泰安市郊区更名为泰安市岱岳区,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泰安区迁至粥店街道粥店村西侧。1997 年,全市共有7 个街道、 72 个镇、 29 个乡。 年末人口总数532.81 万人, 面积 7762平方千米。

4、1998 年,全市共有7 个街道、 72 个镇、 29 个乡。 年末人口总数535.95 万人, 面积 7762平方千米。1999 年,全市共有7 个街道、 72 个镇、 29 个乡。 年末人口总数538.59 万人, 面积 7762平方千米。2000 年,全市共有8 个街道、 61 个镇、 17 个乡。 年末人口总数540.74 万人, 面积 7762平方千米。2001 年,全市共有8 个街道、 61 个镇、 17 个乡。 年末人口总数543.08 万人, 面积 7762平方千米。2000 年,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泰安市总人口5334631 人; 其中: 泰山区615720人、岱岳区

5、922491 人、宁阳县777546 人、东平县725877 人、新泰市1344395 人、肥城市 948602 人。截至 2002 年 12 月 31 日,全市共有10 个街道、 61 个镇、 15 个乡。聊 城 市聊城市总面积8714 平方千米。总人口563 万人。市人民政府驻东昌府区,邮编:252052。 行政区划代码: 371500。 区号:0635。 拼音:Liaocheng Shi。 行政区划聊城市辖 1 个市辖区、 6 个县,代管1 个县级市。聊城市面积 8714 平方千米,人口563 万人( 2003 年) 。东昌府区面积 1254 平方千米,人口100 万。邮政编码25200

6、0。临清市面积950 平方千米,人口72 万。邮政编码252600。阳谷县面积 1065 平方千米,人口75 万。邮政编码252300。莘县面积 1416 平方千米, 人口96 万。邮政编码252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茌平县面积 1120 平方千米, 人口57 万。邮政编码252100。县人民政府驻茌平镇。东阿县面积799 平方千米,人口42 万。邮政编码252200。冠县面积 1161 平方千米, 人口74 万。邮政编码252500。县人民政府驻冠城镇。高唐县面积949 平方千米,人口47 万。邮政编码252800。历史沿革1949 年 8 月 20 日,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属平

7、原省。聊城、阳谷、 东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县、莘县、高唐、寿张及聊城城关区(县级)隶属该区,濮县、范县、观城、 朝城属平原省濮阳专区,馆陶、 临清镇属河北省邯郸专区。1952 年 11 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1997 年 8 月 29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设立地级聊城市和东昌府区。 1998 年 3 月,地级聊城市挂牌成立。2000 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聊城市总人口5412115 人。其中:东昌府区950319 阳谷县722863 莘县921225 茌平县546125 东阿县413735 冠县707131 高唐县456464 临清市6942

8、47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截至 2002 年 12 月 31 日,全市共有12 个街道、 74 个镇、 42 个乡。德 州 市德城区乐陵市禹城市陵县 宁津县齐河县武城县庆云县平原县夏津县临邑县概况德州市总面积10356 平方千米。总人口547 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德城区,邮编:253012。行政区划代码:371400。区号: 0534。拼音: Dezhou Shi。行政区划德州市辖1 个市辖区、 8 个县,代管2 个县级市。德州市面积 10356 平方千米,人口547 万人( 2003 年) 。德城区面积539 平方千米,人口57 万。邮政编码253011。乐陵市面积 1172平方千米,

9、人口64 万。邮政编码253600。市人民政府驻市中街道。禹城市面积990 平方千米,人口50 万。邮政编码251200。市人民政府驻市中街道。陵县面积 1213 平方千米,人口56 万。邮政编码253500。县人民政府驻陵城镇。平原县面积 1047 平方千米,人口45 万。邮政编码253100。夏津县面积882 平方千米,人口49 万。邮政编码253200。县人民政府驻夏津镇。武城县面积751 平方千米,人口37 万。邮政编码253300。县人民政府驻武城镇。齐河县面积 1411平方千米,人口61 万。邮政编码251100。县人民政府驻晏城镇。临邑县面积 1016 平方千米,人口52 万。邮

10、政编码251500。县人民政府驻临邑镇。宁津县面积833 平方千米,人口46 万。邮政编码253400。县人民政府驻宁津镇。庆云县面积502 平方千米,人口30 万。邮政编码253700。县人民政府驻庆云镇。历史沿革德州地区始建于1950 年 5 月,系由原渤海区的沧南、泺北两专区合并而成。1994 年,撤销德州地区和县级德州市,设立地级德州市,市人民政府驻原德州地区行署驻地。 德州市设立德城区,以原县级德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德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原县级德州市人民政府驻地。2000 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德州市总人口5293674 人。其中: 德城区 552445 陵县529537

11、 宁津县432880 庆云县286427 临邑县508213 齐河县593341 平原县439701 夏津县479817 武城县361179 乐陵市615833 禹城市494301 (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截至 2002 年 12 月 31 日,全市共有10 个街道(此数据根据山东年鉴2003 ) 、80 个镇、 34 个乡。截至 2003 年 12 月 31 日,全市共有11 个街道、 80 个镇、 34 个乡。莱 芜 市莱城区钢城区概况莱芜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大汶河上游,西依泰山,北接济南,东临淄博,南靠新泰。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总面积2246.

12、21 平方千米。总人口 124 万人。市人民政府驻莱城区,邮编:271100。行政区划代码: 371200。区号:0634。 拼音:Laiwu Shi 。行政区划莱芜市辖 2 个市辖区。莱芜市面积 2246 平方千米,人口124 万人( 2003 年) 。莱城区面积 1910 平方千米,人口100 万。邮政编码271100。钢城区面积 336 平方千米,人口24 万。邮政编码271100。历史沿革莱芜,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国,故址在今城东10 千米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 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城子县村;平州邑在莱芜西部。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北郡

13、。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 因治所设在淄水流域的莱芜谷,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 千米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莱芜三县同属于泰山郡。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时撤销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消牟县,并入博平县。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城县,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 年)撤销嬴县,并入博平县。唐长安四年(704 年) ,于北魏嬴县故城(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

14、,属兖州鲁郡。宋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 清代属泰安州。 1915 年属济南道。 1925年属泰安道。 1928 年直属山东省。1941 年,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东、莱南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1983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莱芜县,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2 年11 月,经国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 个乡镇、办事处。2000 年 12 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市将所辖30 个乡镇

15、、办事处,合并调整为 4 个办事处、 14 个镇、 1 个乡。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莱芜市总人口1233525 人;其中:莱城区998634 人、钢城区234891 人。截至 2002 年 12 月 31 日,全市共有5 个街道、 14 个镇、 1 个乡。2006 年 6 月 23 日, 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莱政发 200629号)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莱芜市莱城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鲁政函民字20069 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将莱芜市莱城区辛庄镇划归钢城区管辖的批复(鲁政字 2006168 号) ,对我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一、将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

16、处26 个行政村和辛庄镇3 个行政村, 共 29 个村划归鹏泉街道办事处管辖。29 个村庄分别是凤城街道办事处的东龙崮、南龙崮、前坡、磨山子、近崮、邹家埠、北张家庄、东沈家庄、长安、老鸦峪、孔家庄、姜家庄、傅家庄、大山、小山、侯盘龙、前盘龙、陈盘龙、马盘龙、段盘龙、草沟、汶阳、西陈家峪、中陈家峪、小陈家峪、上陈家峪;辛庄镇的郭家沟、秦家洼、大石家。二、将莱城区辛庄镇划归钢城区管辖。调整后, 辛庄镇行政区域不变,镇政府驻地不变,辖 68 个行政村,分别是辛庄、东辛庄、下朱家店、杨家横、吕家峪、岔道、上三山、下三山、王响泉、桑响泉、刘响泉、徐家店、上陈、下陈、上河、北王家庄、蔡店、侯家台、前城子、后城子、桑园、百咀红、崖下、大徐家庄、纸坊、坡庄、乔店、后峪、天井峪、赵家泉、兴隆庄、芦城、南埠子、赵家庄、苗家庄、南王家庄、上田庄、培峪、东宋家庄、朱家沟、墨埠、东照临、西照临、于家官庄、北蛇沟、南蛇沟、簸箩、大官庄、东涝坡、东铁车、西铁车、桃科、旋车沟、郎郡、团坡子、傅宅科、砟峪、城岭、石湾子、大沟、裴家庄、南宝台、北宝台、红崖、团圆坡、西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