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长葛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7765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4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长葛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长葛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长葛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长葛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长葛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长葛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许昌市三校(、、长葛一高)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许昌市三校联考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值150 分。第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儒学之用曹雅欣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颇为波折,由民间学派上升为官方指定学说,由一家之学完善为社会主流思想,后又经“五四”时期以来的西化思潮与批孔运动冲击,渐渐式微至人们心目中的腐朽旧说。但是,儒家思想长久以来被认作中国社会的官方正统学说,是有其充分必要性的,也是经过了历史严苛的检验。从个人层面看,儒家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人生指导。儒家提出的理想虽高远,但实践方法十分朴素,所谓“道不远人”是也。比如对于“爱”的践行

2、,墨家的“兼爱”观,认为爱无等差,博爱天下应当等而视之。然而这种理想虽然高尚,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实现。相比之下,儒家告诉人们“泛爱众,而亲仁”,使人能够照着入手去做,儒家的爱有等差,正是说明了一种美好理论的可操作性。而儒家的“八条目”更是具体,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步地设定出了内修己身、外治家国的步骤和方法。可以说,儒家学说,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的教化作用,是中国君子养成的成功学典籍。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是一种提倡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与佛家的看破红尘相比,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鼓励莘莘学子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贡献自我,可

3、以说,儒家从创立之初,就始终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这种人才,是“常以天下为己任”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就拿中国本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儒道两家对照来说:道家像是天空中的翱翔者,而儒家像是大地上的苦行者;道家崇尚个体意志、追求超脱世外,儒家推崇集体精神、担负家国天下。所以儒家知识分子是为构建仁爱社会、和谐社会、礼乐社会、大同社会而奔走呼号的行者。他们践行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理想,虽“人不堪其忧”,但是“不改其乐”。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

4、,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以儒治国、 以文治国, 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就连那些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央政权,如元朝、清朝,经过一段时期的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最后也不得不回归到儒家治国方略。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它是一种进取型、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的文化,特别适用于个人的平稳上升、社会的稳步发展、国家的安定和谐、世界的和合万邦。当今,我们的国家经过政权稳定、经济发展,也进入到了文化复兴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文化繁荣的时代命题。此时,儒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精华部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部分,也

5、随历史规律又一次苏醒在我们的社会中,它以古为今用的智慧传承,滋养着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比如,我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既承袭着儒家学说的智慧基础,又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时代需求,是一种涵古纳今、承前启后的价值导向,也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一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选自论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大会上讲话,有删改)1. 下列关于“儒家学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儒家提出的理想虽然高远,但实践方法很朴素,既适合现实

6、又可操作,较之墨家容易践行。2 B. 儒家学说是中国培养君子的成功学理论,含有内修己身、外治家国的步骤和方法,以文化人。C. 与佛家看破红尘、道家清净无为相比,儒家敢担当,弘毅远志,具有鲜明的济世功能和特征。D. 儒家从创立之初就以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号召儒家弟子积极地服务社会,贡献自我。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程中,儒家学说几经起落,颇多曲折,从一家学说发展成封建社会官方正统学说。B. 儒家的“仁爱观”是有差别的爱,墨家“兼爱观”是无差别的爱,因而墨家理念更为高明,只是难以实现罢了。C. 回顾中国历史,可发现一条规律: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

7、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用儒家思想。D. 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都会自觉或被动地吸收儒家思想的精华,来巩固或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儒家思想,自从受到“五四”时期西化思潮和批孔运动的冲击后,其在国人心目中就逐渐成了一种腐朽的学说。B. 儒家推崇集体、 担负家国, 道家崇尚个体、 超脱世外, 但并不意味着儒家比道家在哲学上境界更高、影响更大。C.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针对“内修己身”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针对“外治家国”的。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吸收了儒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又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时代

8、需求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导向。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 题。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为其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元和初,召为国子博士,迁都官员外郎。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

9、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 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 近者锷还省父, 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乃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

10、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常以为自魏、晋已还,为文者多拘偶对,而经诰之指归,迁、雄之气格,不复振起矣。故愈所为文,务反近体,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后学之士,取为师法。当时作者甚众,无以过之,故世称“韩文”焉。(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注】量移:唐宋时,被贬边远地区的官员,遇赦酌情移至近处任职。荣悴:兴衰。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3 A. 而观诸权门豪士/ 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

11、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 不介意 / B. 而观诸权门豪士/ 如仆隶焉 / 瞪然不顾 / 而颇能诱厉后进/ 馆之者十六七/ 虽晨炊不给 / 怡然不介意 / C. 而观诸权门豪士/ 如仆隶焉 / 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 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 / 怡然不介意 / D. 而观诸权门豪士/ 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 / 诱厉后进 / 馆之者十六七/ 虽晨炊不给怡然/ 不介意 /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尊称,“字”一般应该是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B.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

12、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C “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D “坐”:本义指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 坐时两膝着地, 臀部压在脚跟上。 后也指“因,犯罪”,文中即为此意。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韩愈从小失去母亲,跟随父亲和兄长,自幼刻苦读书,后来考中进士,文章得到别人的赏识,终成一代名士。B韩愈曾上过几千言的奏章,把宫市的弊端毫无保留地讲了出来,皇上不仅不听,反而大为生气,把韩愈贬到边远的阳山做县令,后来才酌情内移到江陵任职。C元和十二年,韩愈担任裴度的行军司马,因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

13、镇之乱有功,被朝廷任命为刑部侍郎。韩愈借撰写平淮西碑替裴度歌功颂德。D韩愈性情宽宏通达,与他人交往,不论人家地位如何变化,他总不改变态度。他跟孟郊、张籍的友情,就是很典型的例子。7.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5 分)(2)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乃呼其字。(5 分)(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 分)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

14、诗人去世前半年多。小寒食: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因禁火,所以冷食。隐:倚、靠。隐几,即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8. 这首诗的颈联十分精妙,请结合全诗分析。(5 分)9. 尾联中“愁看直北是长安”中的“愁”具体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分析。(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孔子认为,一个国家不必担心贫困或人口少,他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宋朱敦颐在爱莲说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孔子表达过类似意思的句子是:“不曰坚乎,;不曰白乎,。”孔子和学生们谈论各自的志向

15、,他说自己的志向是:“,少者怀之。”第 II卷表达题4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陈衡哲一个中国新文学不应该忘记的人阎纯德陈衡哲从小在家读书,没有上过小学,她的思想和才华是在家庭环境里熏陶出来的。大约五六岁时,每当舅舅回家省亲,陈衡哲总是天不亮便起身去看舅舅。舅舅在广东省城对欧美文化耳闻目睹,他的思想很新,很佩服西洋的科学和文化,更佩服那些到中国来的有着进步思想的美国女子。他把所看到的西洋医院、学校和各种近代文化生活情形讲给陈衡哲,最后一句话总是:“你是一个有志气的女孩子,你应该努力的去学习西洋的独立的女子。”当时的陈衡哲最易受感动,舅舅最后那句话

16、,往往使她热泪盈眶。她问舅舅:“我怎样学方能像她们呢?”舅舅说:“进学校呀!, ”舅舅还对她说:“一个人必须能胜过他的父母尊长,方是有出息。没有出息的人,才要跟着他父母尊长的脚步走。”陈衡哲回忆说:“这类的话,在当时真可以说是思想革命,它在我心灵上所产生的影响该是怎样的深刻!”1918 年,她在瓦沙女子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又进芝加哥大学继续学习。 1920 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开放大学“女禁”,先打电话给陈衡哲,聘她为教授。这一年,她获硕士学位后,在新文学革命运动的高潮中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5 年 9 月,她的丈夫任叔永任四川大学校长,她也同去成都,任该校西洋史教授。在大学任教期间,陈衡哲曾针对中国当时存在的妇女问题,写了许多文章,从不同方面谈及妇女与政治、社会、家庭和子女教育的问题。在四川大学的时候,她发现有不少女学生是官僚、财阀们的姨太太。这使她心头萌发了对四川当局的强烈不满,也更同情那些深受蹂躏、压迫的女性。她在新新新闻上发表了一篇揭露四川问题的文章,说做姨太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