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最后一轮冲刺练习物质的性质(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7651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最后一轮冲刺练习物质的性质(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最后一轮冲刺练习物质的性质(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最后一轮冲刺练习物质的性质(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最后一轮冲刺练习物质的性质(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最后一轮冲刺练习物质的性质(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最后一轮冲刺练习物质的性质(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中考化学最后一轮冲刺练习物质的性质(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物质的性质基础练习12015 台州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C ) A氢气燃烧B菜刀生锈C冰雪熔化D电解水22015 泰安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32015 山西模拟 如图 14-9 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C ) 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在AB段是液态C海波在BC段吸热,温度不变D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8min 【解析】不理解晶体熔化温度需要达到熔点才开始熔化,错误的认为

2、给晶体加热就是熔化过程的开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不能错误地认为温度不变,没有吸收热量。42015 武汉模拟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订如下的实验计划: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 ) ABC D【解析】用“差值法”测量液体密度时,不需要测量空烧杯的质量。52015 汕尾 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14-10 图甲所示。图 14-92 图 14-10(1) 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

3、方法正确的是_B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左 _(选填“左”或“右”) 图。(2)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99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_小于 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标准大气压。(3)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熄灭酒精灯 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 水沸腾时, 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液化 _( 填物态变化名称 ) 形成的。62015 金华 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1) 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

4、情景,他的操作错误的是_直接用手取放砝码( 或没有用镊子取放砝码)_ 。图 14-11(2) 改正错误后, 小明正确操作,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_2.7_g/cm3。能力提升12015 德阳 下列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3 B用食盐制得纯碱C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D将石油分离制得汽油【解析】用聚乙烯塑料制得食品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用食盐制得纯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将液态空气分离制得氧气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5、将石油分离制得汽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2015 广州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B ) 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解析】碳、氢气、一氧化碳均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冶炼金属;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作为助燃剂,但其本身不具有可燃性,并不能作为燃料;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作食品等的保护气;石灰石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备生石灰。32015 哈尔滨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选项事实解释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6、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稀盐酸、稀硫酸均显酸性溶液中都含有氢元素C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都含有相同原子42014河北 下列实验不能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解释的是 ( C ) A闻到气味 B气体混合 C刻出划痕 D品红溶解【解析】闻气体气味、气体混合、品红溶解等都是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黄铜与铜之间刻出划痕,是由于两者硬度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引起的。4 52015 黄冈 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

7、开了 ( 冰的密度比水的小)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C该方法 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62015 东营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不需要的是( B ) A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m1B用天平测量量筒的质量m2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量筒中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72015 常德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B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C冬天人呼出的“白

8、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解析】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 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液化是放热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8如图14-1 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D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图 14-15 【解析】由图可知: 将胳膊抱在胸前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9、,使人感觉不那么冷。92016预测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水的沸点 / 98.2 98.9 98.5 98.6 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只有第 2 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只有第 1 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解析】水的沸点不一定是100。实验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要操作正确,应尊重实验事实。10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 14-2 所示。则

10、量筒的质量与液体的密度是 ( A ) 液体与量筒的质量m/g 40 60 80 100 液体的体积V/cm320 40 60 80 图 14-2A20g, 1.0 103kg/m3 B60g,0.8 103kg/m3C60g, 1.0 103kg/m3D20g, 0.8 103kg/m3【解析】 差值法求解, 液体的密度 m/ V(60g 40g)/(40mL 20mL)1.0g/cm3,则量筒的质量m20g。112015 成都 在打扫教室清洁时,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这是水的6 _汽化 _ 现象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夏天, 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

11、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水蒸气在液化过程中要_放热 _( 选填“吸热”或“放热” ) 。【解析】用湿抹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就会变干,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这是水的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面,这个过程要放热。122015 ?南京 小明利用如图14-3 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 14-3(1) 应选用颗粒 _较小 _( 选填“较大”或“较小”) 的冰块做实验。(2) 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晶体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这样判断

12、的依据是_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_。(3) 图乙中第3min 时,物质处于_固_态。(4) 图乙中, 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_小于 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在B点时的内能。【解析】 (1)应选用较小颗粒的冰块做实验,因为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2) 由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3) 由图像可知,图乙中第3min 时,物质处于固态。 (4) 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B点时的内能。13 2015 益阳 建筑工地要用500m3的沙石,现取这种沙石1103m3, 测得其质量为2.6kg ,则这种沙石的密度为_2.6 103_

13、kg/m3,若用载重4t 的卡车运送,需运送_325_车。【解析】这种沙石的密度2.6kg/(1 103m3) 2.6 103kg/m3,由m/V可得,沙石的总质量m总V总 2.6 103kg/m3500m31.3 106kg1300t ,则需运的车数为:7 nm沙石 m载 1300t/4t325( 车) 。14 2015 武汉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如图14-4 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图 14-4(1) 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_水蒸气

14、_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2) 分析图乙可知, 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_。(3) 小明在第9min 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_高于 _(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_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_。152015 孝感 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天平、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等,实验过程如下。图 14-58 (1) 调节天平平衡时, 应将游码移至_零刻度线 _处,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

15、右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左_调( 选填“左”或“右” ) ,直至天平平衡。(2)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3) 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置于天平上,平衡时的读数为m2。(4) 如图乙所示, 接着用细线将石块拴住,使之完全浸没在上述烧杯的水中,天平平衡时的读数为m3( 此时手向上拉住细线另一端,石块不触杯壁和杯底,水不外溢) 。(5) 若水的密度为 水,则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_m3m2_,石块的体积为_(m3m2)/ 水_。(6) 石块的密度表达式为石_m1水/(m3m2)_ 。(7) 此实验过程中若将(3)(4)顺序对换,则所测密度偏_小_。162015 衢州 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 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300mL、350mL)、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 ( 比小钢珠大 ) 、沙子、量筒(500mL) 、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1) 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_大小 ( 或容积 )_ 有关。(2) 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