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7212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丹阳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丹阳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丹阳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丹阳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丹阳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丹阳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丹阳市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省丹阳市 2017 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 I 卷客观题(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l.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 A维护社会的安定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C区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2. 孔子主张 “对鬼神敬而远之”,荀子提出 “制天命而用之”,董仲舒倡导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对三者观点理

2、解正确的是A儒家遵循“天命观”B旨在神化君权C彼此存在继承关系D都属唯心主义3. 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4.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A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B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C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D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5. 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

3、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6. 民国初年, 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 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 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2 A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 B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C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 D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8. “阎锡山把指挥部设于岭口,与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副总司令彭德怀共商作战计划;国民党高桂滋、陈长捷军正面布阵迎敌,115 师抓住友军制敌之机,

4、奇袭板垣师团第21 旅团。”此次战役A爆发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B是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C全民族抗战局面由此开始D粉碎日本迅速企图9. 蒋介石认为中共某一军事举动“东可威胁京畿( 指南京 ) ,西可威胁武汉,南可阻碍长江运输,在战略上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顾虑”。此军事举动A 扭转了解放战争的态势 B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C 解放了长江以北地区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10.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

5、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11. 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右图是20 世纪 50 年代漫画杂志的某一期封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农村棉花种植获得大丰收B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C契合了当时的形势需要D农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12.1985 年 5 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B. 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C.贯彻了“

6、科教兴国”的战略D. 形成了比较完整国民教育体系13. 罗马共和国时期,只有对“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由此可以说明罗马法A.缺乏 严格统一的刑罚标准B. 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3 C.具有广泛适用性和实用性D. 遵循主观意愿至上的原则14. 他们提出“我是人, 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B. 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C.以“

7、人性”反对“神性”D. 描绘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15.1624 年英国制订垄断法,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1624 年的垄断法,那么“18 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 B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C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161850 年普鲁士宪法规定: “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 “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 , “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A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 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

8、某些特征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7.1932 年 12 月 27 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决议,在全国实行身份证制度,惟独不给农民发身份证,理由是:“防止广大农业居民在国内各地不受控制的移动”。这一做法A.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增长 B.保证了工业化顺利进行C.巩固了苏联的工农联盟 D.维持了工农业均衡发展18. 下表为美国1981 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 单位:十亿美元) 。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内容1982 财年1983 财年1984 财年医疗、社会保险3.5 4.8 5.9 医疗、住房补贴1 1.2 1.7 其他项目2

9、1.8 29.7 35.3 A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B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19. 1961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拉对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西德总理阿登纳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个光荣孤立的大英帝国了,在我们国家,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 一起在欧共体奋斗啊! ”英国期望“在欧共体奋斗”的主要原因是A. 分享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果 B.建立欧盟摆脱美国控制4 C. 顺应青年放弃传统外交的呼声 D.攫取欧洲事务的领导权20. “他们认为感情比理性更可靠,

10、以感情指导艺术和生活,厌弃物质生活而追求精神崇高,把自然看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东西,把人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下列文学作品符合此风格的是A.巴黎圣母院 B. 安娜卡列尼娜 C.百年孤独 D.母亲第 II卷非选择题( 6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 分。其中第21 题 14 分,第 22 题 12 分,第 23 题 14 分,第 24 题 10分,第 25 题 10 分。21. (14 分)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

11、,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 二科举制大事年表1.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 年)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2.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 年)始置武举3.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年)殿试封弥(糊名)4.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 年)殿试誊录5.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 年)南北分卷6.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

12、7 年)八股文定型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废科举5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6 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4 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4 分)22. (12 分)近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旧自居“天朝”

13、,弄得英国人在南京条约内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 , 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的“夷狄”观有何变化?

14、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 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6 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视角分析近代国人由“自居天朝”到“醉心欧化”的主要因素。(2分)23. (14 分)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反全球化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6 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 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

15、性的产销平衡。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材料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 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 世纪末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5 分)(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 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24. (10 分)秦自商鞅变法逐渐形成了小家庭制度,在中国古代家庭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自商鞅变法后,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而且,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上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不仅劳动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个体小家庭。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结构,很少有涉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