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安徽省合肥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290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安徽省合肥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理】安徽省合肥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理】安徽省合肥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理】安徽省合肥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理】安徽省合肥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安徽省合肥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安徽省合肥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卷(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安徽省合肥五中安徽省合肥五中 2014-20152014-2015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818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3 3 分,共分,共 5454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3 分)某同学在向西急速行驶的列车中观察铁道旁边的房屋,如果选择他乘坐的列车为参考系,则房屋()A 向东运动B 向西运动C 保持静止状态D 运动方向与列车速度大小有关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2、,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选择他乘坐的列车为参考系,铁道旁边的房屋向后“飞去” 则房屋是向东运动的故选项 A 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 (3 分)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研究一列火车从芜湖长江大桥上通过时间可将火车看成质点B 乒乓球很小,无论乒乓球在空中飞行还是发的弧线球均可看成质点C 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吴敏霞的跳水动作时,能把她看成质点D 同一物体在不同物理情境中,有时能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考点:质点的认

3、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2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一列火车从芜湖长江大桥上通过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能将火车看成质点,故 A 错误;B、乒乓球很小,研究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看简化为质点,但研究发的弧线球时要考虑自旋,不能简化为质点,故 B 错误;C、研究奥运会跳水冠军吴敏霞的跳水动作时,要考虑动作,不能简化为质点,故 C 错误;D、同一物体在不同物理情境中,有时能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要看具体的问题,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

4、必须要掌握住的,题目比较简单3 (3 分)关于路程和位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必和路程相等B 质点做不改变方向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和路程完全相同C 两次运动的路程相同时位移也一定相同D 若质点从某点出发后又回到该点,不论怎么走位移都为零考点:位移与路程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的路线无关解答:解:A、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相等故 A 错误B、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两个物理量不能相同,故 B 错误C、路程相同,位移不一定相同故 C 错误D、若

5、质点从某点出发后又回到该点,不论怎么走,初末位置相同,位移为零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与运动的路线无关34 (3 分)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

6、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大,但所需时间更长的话,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可能很小,则加速度就会很小,故 A 错误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故 B 正确;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以变化,例如平抛运动,故 C 错误D、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却增大,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速度与加速度均是矢量,速度变化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方向,却与速度方向无关同时加速度增加,速度可能减小,所以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关系决定速度增加与否5 (3 分)从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第 1s 内、第 2s 内、第 3s

7、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A 1:3:5B1:4:9C1:2:3D 1:考点:平均速度;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4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 秒内、第 2 秒内、第 3 秒内、第 n 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n1) ;先求解第 1 秒内、第 2 秒内和第 3 秒内的位移之比,然后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解第 1 秒内、第 2 秒内和第 3 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解答: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 秒内、第 2 秒内、第 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公式,其第 1 秒内、第 2 秒内和第 3 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1:3:5;所以选

8、项 A 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结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常用推论要记牢6 (3 分)某人站在体重计上称体重,保持立正姿势称得体重为 G,当其缓慢地把一条腿平直伸出台面,体重计指针稳定后读数为 G,则()A GGBGGCG=GD 无法判定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人受力分析可知,人一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对体重计的压力始终等于人的重力解答:解:对人受力分析,在两种状态下,人一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对体重计的压力始终等于人的重力所以 C 正确故选:C点评:无论是双腿站立还是单腿站立,人的重

9、力的大小是不变的,对称体重的压力也不变7 (3 分)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5A 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如拳击运动员一拳出去却没打着对方,此时只有施力物体而没有受力物体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可能有力的作用C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成对出现的D 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存在考点: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 分析: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物体只要有力的作用,必然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一定要接触解答:解:A、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只要有力的作用,必然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故 A 错误;B、

10、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和铁钉之间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故 B 错误C、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只要有力的作用,必然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故 C 正确D、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只要有力的作用,必然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所以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不可能有力的产生,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就是对力的概念的直接考查,掌握住力的概念即可解答本题8 (3 分)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 x=(4t+2t2)m,由它可知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A 0,4m/s2B4m/s,2m/s2C4m/s,1m/s2D 4m/s,4m/s2考

11、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即可知道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6解答:解: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得:v0=4m/s,a=4m/s2故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9 (3 分)在图中,A、B 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A、B 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BCD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假设有弹力或无弹力,根据力的合成判断物体所受到的力合力是否为 0;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合力应该为 0;如果发

12、生矛盾说明假设不成立解答:解:A、对物体 A 而言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如果 B 对 A 有弹力方向水平向左,那么 A 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与 A、B 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 A 错误B、对物体 A 而言受重力,斜向上的拉力,如果 B 对 A 没有弹力,那么 A 受到的二力不能平衡,与 A、B 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 B 正确C、对 B 而言受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如果 A 对 B 有弹力方向水平向右,那么 B 受到的三力不能平衡,与 A、B 均处于静止状态矛盾,故 C 错误D、图中物体 A 和物体 B 虽然接触,但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物体 A 与物体 B 间没有弹力,故 D 错误故选:B

13、点评:在实际问题中判断两物体有无弹力常用力的平衡特点去判断,而弹力产生的条件显得不方便710 (3 分)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描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 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C 前 4s 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 t=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 vt 图象的性质可知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加速度,由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知两物体通过的位移关系解答:解:A、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由图知,两个物体的速度均为正,所以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故 A 错

14、误B、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则知乙物体的加速度比甲物体的加速度大故 B 错误C、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所以前 4s 内乙物体的位移较大故C 错误D、t=4s 时,两图线相交,说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大小,斜率表示加速度,进行分析判断11 (3 分)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甲做加速运动,经过 1s 速度由 5m/s 增加到 10m/s;乙做减速运动,经过 8s 速度由 20m/s 减小到 0,则()A 甲的速度变化量大,甲的

15、加速度大8B 甲的速度变化量大,乙的加速度大C 乙的速度变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D 乙的速度变化量大,乙的加速度大考点: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甲做加速运动,经过 1s 速度由 5m/s 增加到 10m/s;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甲的速度变化量v甲=105=5m/s,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得a甲=5m/s2,乙做减速运动,经过 8s 速度由 20m/s 减小到 0,乙的速度变化量v乙=020=20m/s,负号表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a=得v乙

16、=2.5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乙的速度变化量大,甲的加速度大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选:C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 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12 (3 分)某物体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9A 若 x 表示位移,则物体做往复运动B 若 x 表示速度,则物体做往复运动C 若 x 表示位移,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 若 x 表示速度,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规律解答:解:A、若 x 表示位移,则物体先向正方向做匀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