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132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政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政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政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政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福建省师大附中福建省师大附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48 分)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想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起来的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A. B. C. D.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 ,镌刻在联合国的大厅上。这说明A.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C.传

2、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有创意的文化产品必然会有较好的市场文化相对独立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A. B. C. D.4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拾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A.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B.文化生产

3、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越来越重要 C.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5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这种用于治疗疟2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说明了中医药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使用文化中医药学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 中医药学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 B C D6宋代黄山谷曾说,三日不读书,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读书是获得文化知识、提升素质的源泉读书是

4、培养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读书是塑造人生的重要途径读书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A. B. C. D.7广大劳模以其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克服一切困难,为社会的不断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说明了劳模精神促进人们塑造完美的人格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的未来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A. B. C. D.8节日是破解一个民族特征的密码。一个民族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往往可以通过节日一窥究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文化因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

5、的集中展示和体现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 B C D9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中国商品遍及全球市场,要让中国商品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良好载体,在一些出口的商品中体现中国文化创意。这反映了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借助经济活动,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3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 B. C. D.10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

6、衡 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A.B.C.D.11网络流行语“no zuo no die(不做死就不会死) ” ,2014 年被“美国在线”录入俚语(民间非正式、较口语的语句)词典 Urban Dictionary,引发大量网民围观。这表明文字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现代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强大功能 文化在交流中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A. B. C. D. 122015 年 11 月 1 日,韩国首尔韩电艺术中心举行“中国旅游年”闭幕仪式。李玉刚应邀为国际友人献唱梨花颂 、 莲花等东方唯美歌曲。他的妆容歌舞和对中国特色文化的诠释令中韩

7、嘉宾赞叹不已。李玉刚的表演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创新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手段 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A B C D2014 年 12 月 5 日是第二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据此回答 1314 题。13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A B C D14当天发布了名为“爱心放飞梦想”的中国志愿服务标识。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鸽子和彩带图案诠释了友爱互助的民族传统;标识有“中国志愿服务”的中英文字样,多处巧妙地以英文字母“V”构图。标

8、识传达的文化信息是中国传统思想对志愿服务具有深刻的影响4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志愿服务与国际志愿服务接轨并交融志愿服务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A B C D 15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迅速升温,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国学院延伸至中小学。重视国学有利于全面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传承国学经典,实现文化的复古A B C D16慕课(MOOC)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

9、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A B C D172014 年 12 月 5 日,文化部正式启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组织 32批艺术家采风小组,深入近 20 个省区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艺术采风和体验生活。举办这一活动是为了在交流中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能够促进艺术家相互借鉴,博采众长有利于文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有利于创作人民群众需要的文艺作品A. B. C. D. 182015 年 10 月 18 日下午 4 点 30 分左右,中国首届青运会开幕式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举行。开幕式前的暖场演出有漳

10、州大鼓凉伞表演、福州高湖舞龙表演、宁德霍童线狮表演、南平建瓯挑幡表演,深受观众好评。这些凸显民俗特色的表演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民族文化异彩纷呈A B C D19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 ”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永恒不变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20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 ,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

11、化上应该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文化统一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A. B. C. D.21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美味,所以羊大为“美” ;“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羊性情温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动力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2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说,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他将国家发展兴盛作为

12、最高目标,倾其所有智慧,成为我国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荣获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于敏的事迹中可以看出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实现完美统一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科学家特有的优秀品质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AB CD23在回眸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 “风景这边独好” 。这不仅在于中国拥有“中国道路” ,也在于拥有“中国精神” 。正是“中国精神”造就了这个国家遇难不惧的定力、化危为安的魄力。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决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其具体内容是永恒的6是

13、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A. B. C. D.242015 年 9 月 3 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阅兵在天安门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组织的阅兵盛典。举行这一阅兵盛典的意义在于缅怀先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铭记历史,激发民族对日仇恨正视过去,警示人民勿忘国耻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ABCD25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国将每年的 9 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其目的在于将中华民族精神转化为时代精神 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提升学生素质,培育“四有”公民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A B C D26伴随着移动终端和 4G 网络的普及、自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全民在线”传播时代,移动阅读已逐渐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这说明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传媒的商业性给文化生活带来可喜变化大众传媒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 科学技术进步会影响文化发展ABCD 27部分“风水从业者”通过自我神化包装,以“风水大师” 、风水机构为名,借由淘宝网等互联网交易平台高价兜售“灵符”等风水吉祥物,赚取高额利润,一些骗局虽然十分低级,但受骗者数以万计。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弊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