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088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第卷(选择题共 70 分)一、请你选一选(下列各小题中,你一定是有听过、看过、思考过的,请认真阅读,在每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一项最佳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 1 马克思说:“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 样。 ”对此可以这样理解A哲学在世界之内 B哲学就在我们身边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学习哲学可以使人聪明 2哲学的本意是指 A自然之学 B聪明人的学问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 下列说法属于世界观的是 A相隔一定的时间就会发生日全食 B张三每天都坚持锻

2、炼身体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闻鸡起舞 4 201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分别为: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 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物理学属于 A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B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C关于人的知识和思维的知识 D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知识 5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其中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在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上,不同的哲学派别、哲学家们作出了不同的回答。 据此回答 68 题。 6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指 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

3、来 B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 7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二元论 8上述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黑格尔 康德 休谟 费尔巴哈A B C D 9下列观点中体现唯物论思想的有 “心外无物”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气者,理之依也 A B C D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 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据此回答 1011 题。 10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 B C D 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在前,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斗争在后2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 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A B C D 12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说: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 来评价正确的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5、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13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4月亮绕地球转动,水向低处流,苹果落地等,这些联系都不是规律本身。这是因为 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联系 规律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 规律只有运用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A B C D 15杜牧在江南春中写有“千里莺啼绿映红” ,但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却说

6、: “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 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杨慎的观点 A强调文学创作要尊重创作的客观规律 B没有看到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C没有看到艺术想象并不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D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6 “巧妇能为无米之炊”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两种观点的最根本区别是 A是否承认人有能动作用 B是否承认人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的制约C人的意识能否反映客观事物 D是否承认做事情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7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这句话体 现的哲理是 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理论和实践应当相

7、结合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A B C D 18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这句话 说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 19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 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这一观点 A否认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B否认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认为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更有意义 D主张知识的获得不需要通过思维加工 20一个女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母亲、女儿

8、、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 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3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普遍性 D联系的主观 21 “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 1963 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 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回 答 2223 题。 22 “蝴蝶效应”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9、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23 “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 揭示了 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 B C D 24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25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畏

10、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 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26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 。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A B C D 27下列属于矛盾分析法的叙述有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各占一定比例 互联网所带来的利、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对

11、立的方面 互联网本来是好东西,只是后来被坏人利用了 互联网同其他事物一样在同一与斗争的关系中发展A B C D 28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 ”遂其子 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429在 Windows Vista 研制成功后,微软的步伐并没有停息。他们 研发了界面更加绚丽,内核更加完善、更加安全的操作系统 Windows 7,这种不断创新的精神是微软不断走向

12、成功的重要原 因。这启示我们 要敢于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要发扬大胆抛弃一切的革命批判精神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A B C D 30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有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原因 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 A B C D 31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 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 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 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反

13、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 B C D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 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回答 3233 题。 32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 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A B C D 33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 “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这就需要我们 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A B C D 34某视频于中,一只小猫头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 “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这给我们 的启示是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 35事业有成的查晓元在 47 岁时放下一切,来到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